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2021-09-10 21:00:47罗永琼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方式

罗永琼

摘要:如何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任务,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把握知识、记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是学生走进科学、接触互联网的一种技术課程。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民逐渐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人对电脑的依赖性。对此,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很重要。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19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习达到的高效化。而有效性教学刚好适合当前课堂教学的模式。可是,在我国应试化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文化成绩更高、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会侧重学生文化学科,对信息信息技术学科的关注度少,甚至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对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影响不大,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好好学、教师不好好教的现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需要转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本文就对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构建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到同行教师。

一、设计预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心理成长最快,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最关键的能力之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更自觉、更自律。可是,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面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时,学生不能有效理解,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用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预习,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活动1 感受数字生活”这部分信息技术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正确运用和欣赏网络数据资源,了解网络经济的巨大潜在市场,教师就设计微课教学进行预习指导工作。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看的图片、视频等内容,以便让学生总直观的学习体验中,获得比较高的学习动力,激发兴趣。同时,教师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方便学生根据问题的引导进行思考和理解。当教师完威微课设计后,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上传给学生,让学生下载了解和学习。对于课件中所展示的内容,学生可以选择性记录知识,自己不会、不熟悉的内容,可以详细记录,简单的知识大致了解一下。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打卡并写出自己的预习体验,方便教师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通过设计预习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计悬疑问题,激起问题探索兴趣

众所周知,问题是学生学习和探索一门知识最重要的方式。经过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爱因斯坦说过:解决问题不如发现问题。所以,在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引导必不可少。在选择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设计适合学生解答,符合学生当前阶段的问题,难度不可太高、也不能过低,否则无法让学生学习的更高效。

例如,在学习“活动4 保障信息安全”这部分信息技术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保护学生信息安全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隐私,遵守网络道德,教师就利用情境创设,为学生设计悬疑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先准备出已经制作好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给学生带入问题,让学生剖析问题,激起他们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如,教师让学生观看《诺顿2012之数据安全防护》后,抛出问题:“你们知道信息一般储存在哪里相对安全吗?影片中的信息安全隐患有哪些?”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分享给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的方式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为学生设计悬疑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开展分层指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受到不同教育环境、个人自身发展的影响下,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层次都是不一样的。相对的,在开展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活动3 管理我的资料”这部分信息技术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windows中管理文件的方法,教师就利用分层教学,开展本节课的指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先用综合测试、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将学生按照不同能力水平进行分组。如,A、B、C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不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相似。然后,教师就按照对应小组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只有运用这样方式,才能更好的构建有效课堂。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也是自己所向往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构建有效课堂,对自己个人修养的提升、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茂强.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学生之友(最作文),2011(12):52-52.

[2]周智曼.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000(002):P.218-.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鸡飞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22:02
“微课”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12:23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