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维度

2021-09-10 07:22林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创新精神科学技术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三章第三节专门讨论改革创新。作为中国精神的当代特点,这一节的教学维度,需要厘清改革和创新这两个概念在同一个术语中的关系。通过对教科书的分析发现,创新是这一节教学内容的主要阐述理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作为一个息息相关的因素被引入。在这一教学维度下,最终使得坚持改革创新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创新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科技创新”,最终在第三节中与“改革”处在引擎和点火系的关系之中,推动了教科书对于改革创新当代精神的论述。

关键词: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科学技术;创新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五门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奠定学习者的共产主义品德的基本地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进行教育的主要教学课程。

整本教材共六章。其中,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紧随第一章的人生观教育和第二章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之后,并承接着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道德及其本质、第六章法律基础。

本章共三节,这三节的结构为直观的总分结构,即,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从宏观的层面,论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的要义,指认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此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二节是耳熟能详的爱国主义一节,作为中国精神的民族精神部分。第三节是“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是中国精神的世代精神一节。

2015年版的教科书中,这一节的名称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本文認为,2015年版与2018年版的教科书对于改革创新精神的表述,有着侧重观点方面的不同。对于改革创新这一概念,当然有着直觉的理解方式,也就是把改革和创新相提并论,然而,二者是并列关系还是偏正关系,或者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内在逻辑,这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把握的方面。对此概念的改革创新的理解方式,将导致教学方面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效果。

其中,2015年版教科书对改革创新的阐述方式是并列式的。第57页和第58页,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世代精神”的提法的前后,对改革进行了各一个段落的介绍。

与此相比,2018年版教科书则开宗明义,直接在第66页此节的导读段里指出,“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

2018年版教科书的第一目标题是“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其中,第一段总论了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第二段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一个细节数据的展示,体现了在改革创新叙事中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侧重:“资料显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的重要内容。其中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教科书第117页指出,“科学技术…会引起…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由此在这个意义上是第一生产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改革创新的叙事这一节的创新概念本身,也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得到明确的定义。在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这个讨论认识论和实践观的章节里,有一节专门介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101页给出了一个关于创新概念的定义,创新,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创新,提供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其一是实践观中的创新概念的定义,其二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科学技术。现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第三节这里,创新和科学技术既然已经都得到了来自基本原理方面的概念规定,那么,其展开的具体方式也就可以继续得以进行讨论了。

据前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科书里,不仅我国古代就有着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取得了世界上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而且,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于,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的重要原因,就是“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进一步地,在第三节第二目“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中,教科书向学习者重点指出,“在等待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这一目有三个要点,分别是,第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二,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第三,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这些都让创新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者说,只有把创新和科学技术同时纳入到教育教学的视域之中,只有学习者理解了这一维度,才能真正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三章第三节。

正是由于创新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和禀赋,且由于与创新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几次错失,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的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接纳与探索。正是由于创新和科学技术在现当代世界上所体现的成果、所造成的国际国家间的实力强弱的事实,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我国人民,需要迎头赶上,夯实基础,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积极实践,积极创新创造,认真严肃地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科书中对创新和科学技术的论述。

教科书第69页更是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这也是为什么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教科书本页的下一段则进一步直接将“科技”和“创新”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术语。并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教科书的体系中,“科技创新”恰恰是在第三章第三节的这个地方,开始与这一节的“改革创新”术语里的“改革”,进行了理论关系上的阐述的,这个阐述采用了一个生动的、需要得到学习者重视和仔细理解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以上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三章第三节的“创新”与“科学技术”教学维度的一个纲领性的介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林航(1983-),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珠海)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原理。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创新精神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