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5G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信息传播的快捷程度远超4G时代。除了传播速度,电视台在获取独家内容方面的优势也逐渐减少,导致新闻独家报道大大减少,观众日渐减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有多种,关注新闻事件细节,面对相同事件呈现不同的报道视角、报道方式、报道重点,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办法。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避免报道的机械化、同质化,使新闻出彩,而且更容易在同类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细节;新闻报道;新闻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71-03
早先的教材在阐述电视新闻报道时,一般都不讲细节,以阐述新闻的五个W为主。电视新闻报道注重细节是一种新闻创新,它把新闻专题或者说纸媒擅长的通讯、特写等文体惯用的技巧融入电视新闻报道,使新闻变得更“厚实”、更好看。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原来有,但不多,也很少有对其的研究[1]。伴随着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采用这种方法报道的电视新闻越来越多。而新媒体、5G时代的来临,又在客观上推动了对其进行再认识、再研究的迫切性。
一、电视新闻报道关注细节的原因
电视新闻报道对细节的关注和民生新闻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民生新闻涵盖面广,既有以反映人物为主的报道,也有事件报道,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要把故事讲好,细节不可或缺,就像一篇小说,没有细节描写是不行的。恰当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将事件生动再现。因此,为了使新闻吸引眼球,记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挖掘细节来报道新闻。
电视新闻关注细节是多层次竞争的产物。自从《南京零距离》开播以后,各地争相推出民生新闻。有的地方一个城市台就有几档民生新闻栏目。然而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一天里可以报道的新闻题材有限。针对同一起事件,好几档栏目记者同时到达现场的情况屡见不鲜,记者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注重挖掘细节,更容易使稿子不落窠臼,可以巧妙地避免同质新闻老调重弹、缺乏新意的问题,有利于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因此,注重細节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记者采用。
另外,每天紧盯收视率进行研判的栏目制片、部门或频道领导不难发现,故事化新闻的收视率往往更高。台与台、频道与频道、栏目与栏目之间的竞争催生出“新闻故事化”的要求。为了讲好新闻故事,细节表达不可或缺。“新闻故事化”和节目收视率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推动了电视新闻尤其是民生新闻越来越注重挖掘新闻细节。
电视新闻注重细节还与栏目长度有关。民生新闻栏目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大容量、大时段,很少有民生新闻栏目少于30分钟,45分钟、60分钟是“家常便饭”,超过60分钟的民生新闻栏目也并非个例,省级台如此,地市级台亦如此。然而,栏目可以扩版,一个城市每天可能被发现的新闻题材,尤其是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却有限,因此,必须加强对新闻细节的关注。挖掘细节不仅可以延长新闻时长,用来“填时间”,而且有别于寡淡无味的“注水新闻”,不会影响栏目的整体收视表现,甚至可以提升记者的绩效。因此,新闻记者不可避免地要关注新闻细节。
二、什么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细节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到底指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国内电视媒体人有不少说法。能成为新闻细节的通常就是新闻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但五个W和一个H本身和新闻细节并不是一回事,它们只是新闻细节的原料,要成为新闻细节,必须经过记者编辑的放大处理[2]。因此,新闻细节可以看作是放大了的新闻要素。电视新闻细节就是借助电视手段而放大了的新闻要素,包含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指的就是电视手段、现场声音、现场画面。
新闻要素包括五个W和一个H,通常不会在一条新闻里将这些要素同时放大,而只会选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这需要记者结合现场采访,凭借自己的新闻敏感度来判断哪一个或几个新闻要素具备放大的条件和优势,更主要的是看这一个或几个新闻要素放大后能否突出新闻主题。
三、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做得相对比较好的电视新闻,或是一些获奖的电视新闻作品,究其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记者在现场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新闻细节,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或不容易发现的细节,才使报道在同类新闻中脱颖而出[3]。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增加新闻的“厚实感”
新闻细节是对新闻要素的放大,但放大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其目的是突出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使新闻更有看头。比如一个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转弯大货车掀翻小三轮》。从标题看,这条新闻讲的只是一起普通的车祸,并没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记者在报道现场发现肇事货车不是一辆普通货车,而是一辆满载液化气钢瓶的货车。换句话说,极有可能是一辆装着危险品的货车。随后,记者又顺手推了一下车上的钢瓶,发现钢瓶都是满的,证实确实就是一辆载有危险品的货车。此时的镜头是这些钢瓶把货车围挡都压弯的画面。紧接着,记者通过对司机的采访,证实了这些钢瓶确实刚加满气,正打算送往换气点。于是,记者在现场说了这样一句:如果货车侧翻,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提醒电视机前的驾驶员,十次事故九次快,司机驾车行驶一定要注意速度,尤其是当车上装满了危险品时,更应该小心谨慎。在这条新闻里,记者不是简单地介绍“Who(谁)”,而是详细地说清了它是一个怎样的货车,放大“Who”这一新闻要素,凸显出这起车祸不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而是一次隐藏着巨大安全隐患的事故。这样的报道比简单报道一次车祸的内容和价值更丰富,也更具有吸引力。
除了放大肇事车辆这一新闻要素外,记者还同时放大了“Where(哪里)”这一新闻要素。在新闻现场,记者不是简单地提一下出事地点,而是着重提醒,事发地点正好是一座大桥的下坡拐弯处,在这样的地方,三轮车和汽车同时下坡,速度都比较快,一个想右转弯(货车),另一个想直行(小三轮),就容易发生事故。随后,记者再次提醒大家车辆下坡要减速慢行。
如这样一条车祸新闻,可以简单地处理成时长为1~2分钟的短消息,但记者最后将其制作成了一条超过4分钟的长新闻,有“厚度”,又不拖沓,很有看头。记者在现场的两次提醒也都是水到渠成,没有生硬说教的感觉。
(二)有利于提高新闻价值
一条好的民生新闻不仅要吸引人,更要看它的主题如何,由此决定新闻价值的高低。而注意捕捉新闻细节,往往可以提高新闻价值。
比如有一条电视新闻,说的是在春季学校开学的前两天,某地有三个10岁左右的小学生爬山历险,其中有一个从80度的山坡上摔落下来,生命垂危,被送到医院抢救。另外两个是堂兄弟,被当地消防和公安干警成功解救。电视台在当天播发了新闻《三个男孩历险记》,讲述了事件全过程。然而,记者对事件的采访并没有就此结束。第二天,他又来到医院和那两个堂兄弟家进行追踪报道,结果发现被解救的两个男孩中的一个,大清早又和小伙伴出去玩了,直到中午仍未回家,父母也不知道他去哪里玩。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3个男孩都不是当地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父母平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被“放养”的孩子缺少关爱和教育。于是,记者将新闻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事件的善后,而是将重点放在外来务工子女缺少关爱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上。这样的新闻,其价值远远高于就事论事、仅仅着眼于事件本身的新闻。
(三)有利于加深观众记忆
有别于纸质传媒,电视新闻对细节的捕捉可以用鏡头来配合。如《转弯大货车掀翻小三轮》这条新闻中,记者摇动煤气瓶的镜头(近景)、满载的钢瓶将货车铁围挡挤歪的镜头(特写),这些现场镜头都很有说服力,有利于观众理解新闻,更能加深观众记忆。在《三个男孩历险记》这条新闻中,观众可以从一对堂兄弟胖乎乎的脸部特写,感受到小男孩的天真可爱,这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关爱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样真实的镜头不仅可以将画面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记忆中,而且有利于新闻主题的充分表达。
好的细节配合恰当的镜头,往往能起到“1+1>2”的效果,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特写,尤其是大特写,视觉冲击力极强,能给人带来震撼,使电视画面成为观众心目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在这方面,电视画面的作用远超出解说词。
(四)有利于在竞争中取胜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微博、微信的普及,使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记者”,只要恰巧在突发新闻现场,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传播信息非常便捷,远快于电视传播。但媒体记者有其优势,其职业身份使其更容易接近或直接进入普通人难以进入的新闻现场核心区,展现事实真相;更容易采访到新闻人物、相关专家、主管单位负责人甚至是相关的政府官员;还可以凭借特有的新闻敏感和长期积累的从业经验,捕捉不易被发现的新闻细节。这些都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真实、全面和权威,甚至可能使事件反转,以此对抗自媒体传播速度方面的优势。
另外,不同的媒体在面对同一新闻的时候,要想赢得竞争,只能依靠对新闻细节的敏感、抓取和解读,走出相同题材差异化报道的好棋。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媒体的目光都注视着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的审议决定。在现场的上海电视台记者发现,原来一直坐在后排观察员位置上的中国代表当天坐到了第一排,从后排到第一排,中间的距离不超过15米,但中国从申请“入世”到正式“入世”却用了整整15年。利用中国代表团座位变化的细节,再用两个数字“15”作对比,记者十分巧妙地表达了中国申请“入世”的艰难和成功的不易这一主题。这条《从后排到前排15米走了15年》的电视新闻获得了第12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而上海台作为一家地方台,报道这条新闻本来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
四、电视新闻报道挖掘细节应注意的问题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电视新闻对细节的关注也是如此。把握好了,独辟蹊径,就能寓表达于要素的选择和放大之中,有利于凸显新闻主题;处理不好,弄巧成拙,倾向明显,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要力争做到前者而非后者,关键是把握新闻细节。
(一)细节必须是真实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新闻要真实,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为了追求新闻的“新奇”“好看”,增强新闻可视性,故意制造细节是不可取的。新闻细节是放大了的新闻要素。放大是对要素的细化,使之得到凸显,而不是主观曲解,更不能无中生有。对电视新闻细节真实性的要求,不仅是表述细节的解说词要真实,还要有真实的现场镜头与之配合。在新闻现场及时抓取到细节画面并不容易,很多新闻细节稍纵即逝或阴差阳错,很多新闻细节湮没在纷繁复杂的事件场景中,很多新闻细节需要深入采访才会浮出水面,正因为如此,这样的镜头才弥足珍贵。新闻记者不能因为细节不容易捕捉,也不能因为细节弥足珍贵,就想走捷径、想歪点子。保证新闻细节的真实性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底线。
(二)正确选择新闻细节
新闻不应该为表现细节而表现细节,细节必须服务新闻主题。新闻现场的细节再好,如果不能为主题服务,就只能“忍痛割爱”。或者变换思路,改变报道主题,使新闻细节为新的主题服务。否则,播发的消息就难以达到思路清晰、主题集中的要求,甚至可能会南辕北辙。
经常有记者为报道某一重大活动来到新闻现场,但最后吸引其的往往不是活动本身,而是现场的某些细节,即所谓重要在场内、精彩在场外。遇到这样的情况,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播发两条新闻,前一条报道活动本身。后一条则是记者对活动现场的某些细节挖掘后的新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花絮。实际操作中,后一条新闻往往可视性更强,更符合观众收看兴趣。
(三)把握细节呈现方式
有一条电视新闻,说的是一对夫妻的离婚案。有别于一般的离婚案,该案的两位当事人都是高龄,男方92岁,女方86岁,这样的案子在日常生活中实属罕见。更奇怪的是,在法官调解的过程中,老太始终很平静,而老汉却屡次泣不成声,一度还让保健医生现场救治。92岁老汉痛哭,这是一个新闻细节,新闻镜头表现很充分,但记者并未对这个细节进行解读。看完整个新闻,可以了解到双方都是再婚,女方提出离婚的理由是感情不和,外加属于两人的71万房屋拆迁补偿费被男方的小儿子挪用,而这个小儿子是男方的前妻所生,和现在的老太没有血缘关系。老汉则认为两人有感情基础,老太提出离婚主要是为了钱,离婚也让他很没有面子。老汉的痛哭,或许是因为对婚姻破裂的惋惜,或许是为了自己的颜面,但也有可能有别的原因,甚至多种原因混杂,连他自己都未必说得清楚,对此记者该做怎样解读呢?从播出的新闻来看,记者对这一新闻细节的处理很讲技巧,只提供特写画面,不进行言语推断,既不放弃细节,也不进行过度解读,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相对于用画面直接呈现新闻细节,用文字解读细节有时更有难度。对细节的解读要以事实为基础,尽可能寓解读于事实中,让观众自己推断和评判细节蕴含的意思。记者如果充分把握了新闻事实,为使新闻细节表达的含义更明确,可以进行合理解读,但切忌简单、片面、主观地解读事件。对于有些细节,如果把握不了,宁可只给画面不作解读。
五、正确认识细节的倾向性
新闻报道强调客观真实,但新闻细节的呈现往往会增强新闻的倾向性。新闻要素只要不被人为篡改,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新闻要素的放大是有选择性的,是记者的主观行为。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记者往往会选取不同的新闻要素作放大处理,以表现不同的报道主题,这实际上就是放大新闻细节带有的主观倾向性的表现。比如同样报道一起车祸,有的记者关注死伤人员的情况,体现对生命的关注,也有记者关注车祸发生的原因,希望对电视机前的驾驶员和观众有所启发,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车祸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而选取什么新闻要素放大、使其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就是记者的主观行为。不管选取哪个新闻要素,是“Who(谁)”“How(怎么样)”“Why(为什么)”还是其他要素,都是为不同的新闻主题服务,都会增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但承认新闻细节的倾向性并不意味着可以使其凌驾于新闻的客观性之上。如果为了使新闻更好看、提高节目收视率而把不该放大的要素放大或进行过度解读,必然事与愿违,走向歧途,有时还非常危险。
六、结语
对于电视新闻细节的呈现,需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如何取舍,即选哪一个或哪几个要素的问题;二是怎样表现,即解读的分寸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小鹏.新闻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研究[J].传媒论坛,2020(08):74.
[2] 李铁成.谈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中应注意的细节[J].西部广播电视,2018(08):146-148.
[3] 赵乃政.细节决定新闻作品成败[J].今传媒,2011(11):149.
作者简介:胡涛(1967—),男,江苏无锡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电视编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