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利用抖音、微信、微薄等新平台把党的历史和成功经验传播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如何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本期起,本刊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与传播”专栏,对此展开探讨、进行分享。
摘要:融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进,其溢出效应正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从党的百年辉煌征程中汲取前进力量的重要方式。要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以新型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传播方式相融合,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在传承已有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理论联系实际的新经验,开辟线上结合线下的融合模式,使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互联网传播;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10-02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一百年,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就,铸就了感天动地的伟大精神,形成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2]。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力度、深度,需要运用互联网传播方式,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方式、信息传播途径,通过打造良好的外部学习平台,推动学习过程走实、走心、走深。
一、互联网传播的技术优势
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互联网深刻改变时代发展走势。媒体传播发生了复杂变化,由单向传播发展为多向输入与多向输出相结合的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更深度改变了人的社会联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人与人的关系,也从人与自然关系演进为人、自然、互联网。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次深刻学习,更是一次深度传播。需要从互联网传播的技术优势中深刻分析有利于学习内容准确、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效率提升、学习目的达成的模式,进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互联网传播深度融合。
(一)智能算法,积累新内容
互联网大数据驱动下的信息阅读,在对已有阅览数据的分析检索中,通过对用户精准画像,推荐符合其偏好的新闻信息。这种智能算法对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显著优势,汇聚了新内容。
第一,聚焦学习兴趣。可以在结合画像的基础上,就具体党史内容进行系统的推送,巩固对这一历史节点的全方位认知,从史实、史料、史论及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等方面,进行系统而丰富的内容推送,解决信息过量、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难题。第二,拓展学习内容。结合兴趣偏好的学习更容易被学习者适应和吸收。通过利用智能算法,可以围绕学习者的兴趣点,开展有效的拓展学习,将历史节点的过程铺陈开来,收获更多的学习内容。第三,海量数据。形成智能算法的基础在于有海量的数据资源,而这些数据资源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丰富教材,有助于拓展学习的广度和覆盖面。
(二)即时互动,拓宽新路径
互联网传播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近10年,从其载体看,由电脑端迭代为手机端,从路径看,由网站升级为形式多样的客户端,这些变化为互联网传播积累了新路径。
第一,时时处处可学习。便捷化的互联网使用路径,使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终端。把碎片化时间管理,转化为学习时间的汇聚,充分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第二,所思所想可分享。互联网的即时分享能表达个人的学习感悟,更能使共情者相互联动。在单向接受的同时,拓展双向的互动,在形成学习共同体中增强学习有效性,畅快表达对学习的体会。第三,教学转换可拓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习者与教育者是相互分离的。通过对留言问题的解答,很多受教育者完成了向教育者角色的转变,同时还能集聚智慧,发挥乘数效应。
(三)开放共享,建立新范式
第一,形式丰富多样。互联网上拥有形式丰富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文本教学,具有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丰富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各式各样的学习内容。开放的学习大环境,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第二,建设强强联手。共享更注重共同建设课程的维度,不同地区、学校可以设计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进而通过互联网传播共享学习,达到集智扩能、集优促学的作用。使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
二、推进融合的基本原则
在看到互联网传播为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存在的弊端,例如信息输入把关缺失、内容输出泥沙俱下的问题。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互联网传播深度融合需要把握具体的原则规范,避免工具主義和历史虚无主义。
(一)坚持向上向善正能量
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避免互联网异化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凝聚出了红船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在新时代又在传承中形成了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需要在传承中发展。
党史教育作为落实高校思政工作这一重大任务的重要内容和教学资源,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3]。把准向上向善正能量,就能从党的光辉历史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就能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就能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航道,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充分拓展互联网传播时,应坚持向上向善正能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使冰冷的算法有温度,使技术更好地为党史学习教育服务。
(二)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化
传统的学习教育通过文本资料阅读、红色景点走访、歌曲故事熏陶等线下载体开展,互联网的优势在于线上开展大规模的体验活动。因此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合两者的优势力量,在相互促进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要以线上方式打破线下的时空局限。时间的碎片化、空间的多样化,要求做到人在哪里就把教育工作推动到那里。树立融合发展理念,是网络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指向,要整体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4]。利用线上教育的即时性,可以充分拓展学习的时空,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更好的水平。二是要以线下方式增加线上的情感温度。学习是一个多维度养成的过程,只有用心、用情、用力的教育,才能更加持久和立体,因此要在线上教育中加强互动联系,使知识学习有情感依托。
(三)实现创新创造相驱动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党史学习教育要创新叙事逻辑,将讲好党史故事与互联网传播的叙事逻辑相结合。随着互联网对社交的影响,学习方式也朝短平快和价值共鸣两大方向迭代跃迁。因此,要注重深挖历史事实、触发情感共荣的互联网传播,使党史中的历史事实、模范人物、精神品质在互联网上更好地传播。
要依托党史学习的特殊性,创造新的互联网传播模式。党史学习教育与互联网传播相融合不是简单照搬照抄现有传播模式,而是要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中开拓新格局。要进一步总结互联网传播规律和党史学习教育规律,在系统分析、广泛实践中革故鼎新。
三、深度融合的策略路径
深度融合是从相加到相融的过程,是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过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互联网传播深度融合,本身就是一场实践探索,需要在前进中总结经验,也需要在总结中有序尝试、推陈出新。
(一)加强价值引领
党的历史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在各种挑战与考验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建设史。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沿正确方向前进。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具时代性、大众性。
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是融合历史与技术的重要基础,使技术为党史学习教育发挥重要平台功能,不断开辟理论学习新领域。在相互融合中,要坚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紧密团结起来。
(二)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推动内容创新、技术革新的重要保障。规范深度融合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固化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与虚构、歪曲历史的现象作斗争。制度在规避不足的同时,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可以扫清障碍,打破创新的桎梏与藩篱,使融合过程中不适应的内容为发展让路。
(三)加强实践探索
要以各种有效的形式开展实践探索,从而丰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互联网传播深度融合的体系、内容和方案。
从传播度出发,探索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使已有的互联网傳播与学习教育积极融合,在深度触网中依托优势加快形成示范力量。
从体验感出发,探索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为基础的技术手段,通过图像、三维模型、音乐等多维度的仿真技术,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身临其境的实践教育。
从底层架构出发,探索以智慧创作和价值算法为代表的精准推送。旗帜鲜明地反对流量失序,使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效用,通过增加有规范的个性需求,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匹配。
四、结语
党史学习教育与互联网传播深度融合,既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又深化了传播的路径。这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的具体实践,更是开拓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的有益尝试,可以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提供积极示范。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通知》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N].人民日报,2021-02-27(1).
[2] 新华社.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3] 周良书,沈姗姗.当代大学生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82-84.
[4] 房广顺,李鸿凯.推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17(2):12-16.
作者简介:柯溢能(1990—),男,浙江绍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