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研究的新途径

2021-09-10 07:22王召军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新闻价值

摘要:本文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引入新闻价值研究,拓宽了传统的新闻价值研究采用的要素法。研究发现,新闻价值存在于话语中,是由话语通过词形、词汇选择等形式建构的。

关键词:新闻价值;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12-03

一、引言

国外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媒体话语研究,尤其是对新闻语篇研究由来已久。其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范戴克和佛雷尔对新闻报道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的研究、贝尔和扎克尔对新闻受众的研究、怀特对新闻语篇的语域和体裁的研究、科特尔和佩林对新闻实践过程的研究以及康波尔和费奇奈特关于新闻话语演变的研究等。这些研究的共同目的都是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外语界,且主要研究国外媒体在报道中国新闻时所体现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辛斌运用批评话语理论研究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脸书等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新闻时采用的话语策略、互文性语篇分析的框架分析和话语转述;牛瑞利用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特朗普涉华推特的语篇等。

近年来,国外批评话语分析又开始应用于新闻价值研究,尤其澳大利亚出现了新闻价值研究的话语转向:从语言符号学的视角研究新闻价值,探讨符号资源是如何构建新闻价值的。新的理论框架—新闻价值话语分析法随之出现,新闻价值话语分析法就是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新闻价值研究中,在传统的新闻要素分析法的基础上开拓了新闻价值研究新的视野。基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新闻价值研究框架,采用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既全面又综合地考察预言和视觉资源是如何构建新闻含量的。一方面,从建构主义视角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人们认识新闻媒体如何赋予现实事件以意义,也能让人们了解新闻媒体是如何建构意义的;另一方面,它又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审视新闻媒体对现实表征的精确性,即新闻报道是否违背了事件或者是如何违背现实的。

国内传播学界/新闻界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大多囿于传统的“五要素”探讨,尽管顾洁等(2018)等曾“应用十二要素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价值”[1],但对新闻价值的话语转向还可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传统的新闻价值研究

传统的新闻价值研究属于“非语言学的研究”[1],主要关注新闻要素。而对要素的认定“往往是凭新闻工作者主观经验即新闻感来确定”[2],因此不一定是客观的。

“新闻价值是个历史范畴。”[3]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新闻价值要素的量化也处于变化之中,国外由起初的“五要素”即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个要素如接近性、周期性、影响范围、争议性、影响力、破坏性、事实性和延续性等。这些要素是国外传播学界和新闻业界从新闻价值中提取出来的,分属于新闻价值的不同分类,如“新闻文本价值、新闻过程价值、新闻事件和相关人价值”[2]等。博纳雷克不仅认为“这些要素不一定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4],而且认为尽管这些要素可以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但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5],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从相同的新闻语篇中提炼出不同数量的新闻价值。

国外学者对新闻价值的研究,主要“是属于新闻文本的研究”[1],如费尔克劳的《媒体话语》中连新闻价值的索引都没有,贝克的著作《话语分析和媒体态度》只提到了新闻价值四次。另外一些学者只研究了新闻价值的某一个方面,如马勤认为新闻价值即是犯罪报道,理查森认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从业者认为的读者偏好或者观众偏好”[6],也就是说,他们对“新闻价值的研究都没有从话语分析视角采用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5]。

国内对新闻价值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五要素”,即主要用这些要素判断新闻价值,分析探讨某个新闻事件是否具备这五个要素,以及是否符合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的分析方法过于简单,使新闻价值游离于语言之外,即脱离语言谈论用语言构建的新闻价值,未能体现“语言可以显示、强调新闻价值”或者“新闻价值是镶嵌在语言中的”[4]。现在国内有研究者认为,“新闻价值理论的‘五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重新界定”[3],需要在“五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要素以符合信息时代新闻价值出现的新趋势。

三、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价值研究

(一)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价值定义与研究焦点

新闻价值是一套能界定新闻性或者新闻含量的价值观,也就是认定某事件是否能有“价值”成为新闻的价值观。具体地说,新闻价值关注的是事件的新闻性,即在一定的社区,某事件具有的潜在新闻价值,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评价和认定的新闻含量或者是通过话语构建的新闻含量[5]。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基础的新闻价值研究,其焦点是新闻建构—新闻价值的话语建构。当分析新闻含量时,首先要关注新闻文本的意义潜势、话语资源和视觉资源是如何体现特定的新闻价值、建构事件新闻含量的。

(二)批评话语分析在新闻价值研究中缺位的原因

关于批评话语分析在新闻价值分析中的缺位,博那雷克总结了四个原因。

第一,批评话语研究的学者们对新闻价值的学科源起与发展不熟悉。

第二,批评话语研究的学者们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传播/新闻界对新闻价值的定义,认为新闻价值处在文本之外,与话语分析关联不大甚至没有关联。

第三,批评话语分析学界对新闻价值的语言学分析框架缺失,这与一般的批评话語分析和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者不仅理论丰富而且路径很多,如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路径、沃戴克的话语历史分析法,以及范戴克的社会认知模式、话语空间法、批评认知法和后来的积极话语分析法等。利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主动(被动)语态、名物化、情态、言语行为、隐喻等分析新闻语篇或者文本更是常见的研究方法。

第四,批评语言学家们对语言、权势、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很重视,但对能充分体现这些关系的新闻价值没有兴趣的原因在于他们更加重视研究新闻机构代表谁、为谁说话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博那雷克的总结指出了新闻价值研究的新思路: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建构主义路径。

(三)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价值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价值研究将语言学与新闻价值研究相结合,属于语言学的研究。它除了关注新闻价值本身之外,也对新闻价值如何促进和增强新闻意义产生的过程感兴趣,即关注新闻价值的社会属性。将批评话语分析应用于新闻价值研究既能体现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又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体现新闻价值的词语、语法结构等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以及體现社会过程是如何介入语言的,因此“通过话语分析揭示社会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策略”[7]。基于此,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新闻价值,能更好地发现新闻是如何将媒体作为自己的载体来传递信息从而反映出经济的、社会的、和意识形态的这一再生产的过程的;新闻价值的各个要素不会像以往那样被孤立地研究,相反,会被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新闻语篇的意义潜势。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新闻价值的研究并不是把新闻价值简化为话语分析或认为新闻价值仅仅是靠话语建构的;新闻价值的批评话语分析路径“要融入更系统的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与话语分析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合作,增强新闻价值的认知研究和民俗研究”[5]。同时,这也为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增加了新的理论框架。

下面以一则简明新闻为例,分析及时性、严重性和负面性等是如何通过话语体现的。

英国历史上发生最严重核事故的塞拉菲尔德核工厂拆除工作目前已经启动,核科学家也参与其中,臭名昭著的塞拉菲尔德烟囱在不久的将来将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5]。

此新闻虽然简单,但新闻含量很大,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及时性是通过时和体(时即现在完成时;体即被动体)的共同作用实现的;“英国”和“塞拉菲尔德”既体现了地理接近性也体现了文化接近性,因为只有生活在附近的人才会真正感受到拆除前面临的问题;严重性和负面性是借语词“最严重的核事故”和“臭名昭著”展现出来的,这两者的特征和评价性存在交叉之处,因为“最严重”和“臭名昭著”既满足了新闻报道的负面性也体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同时体现了对此次事件的评价;突出性则由“科学家”一词实现,“科学家”参与“拆除”也隐含着新闻生产者内心的评价态度;一致性与负面性和严重性交织在一起,说明此次拆除与大众的期望是一致的。因此,新闻价值是通过开放的词汇或者语法资源,如词形、词目、短语或者小句等构建的;新闻价值的要素结合起来就构建了新闻语篇意义;社会心理学和新闻传播学在这一简短新闻中也实现了跨学科的合作,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如“塞拉菲尔德烟囱”为什么是“臭名昭著的”?“科学家”为什么“参与拆除”?

除了分析语言手段是如何构建新闻含量的,还可以从视觉角度看照片是如何构建新闻含量的(原来的报道附有拆除现场的照片)。负面性是通过拆除前后两张照片体现的:一张是核电厂的大烟囱高高立着,冒着白气;另一张则是拆除工人在科学家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拆除工作。前后两张照片告诉读者,拆除是及时的。严重性也可以通过事故前后的对比发现。

批评话语分析指导下的新闻价值研究遵循建构主义路径,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路径之外,还可以引入两大方法。

第一,多模态方法。新闻价值的意义建构和表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模式。非语言的模式包括图像、字体、字号以及背景色等各种符号渠道。所以,采用多模态方法研究新闻价值更为科学、更加全面,能使新闻价值的全景化得到更好的体现。

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宣传标语为例。

从多模态角度看,字体颜色(黄色、白色)、背景色(蓝色、白色)、字体大小(三种字体)、字号(六种字号)把新闻价值的严重性、负面性、影响力、影响范围、相关性、延续性、清晰性等要素都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显著性的呈现与其他要素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如“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出现在署名位置处,凸显了抗疫宣传的严肃性和形势的严峻,同时强调了抗疫的重要性;汉字数字“一”和阿拉伯数字“77”给人以视觉冲击,突出了新闻价值中的严重性和影响力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随后的抗疫宣传中,除了“人民日报新媒体”几个字没有变化外,上面的符号表意方式随着时间、事态的发展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符合“战疫”的阶段性需要,不断让人民群众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新的认识。

多模态是指意义建构以一种以上的模态来建构,对新闻价值研究来说,“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使事件的新闻性最大化”[1]。

此外,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新闻还非常讲究跟进报道,于是出现了新闻画廊,所以新闻价值的多模态研究方法还要关注新闻画廊中的超链接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新闻价值分析的时效性和延续性。

第二,语料库的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语料库的方法也逐渐成为交叉学科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用语料库方法研究新闻价值,可以根据需要自建语料库,在此基础上,研究某一种或者某几种传播媒介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如研究中外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或者研究国内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已有的语料库做新闻价值的共时或者历时的研究等。博那雷克认为,将语料库方法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相结合研究新闻价值,主要应该关注四点。

第一,用语料库来研究新闻价值中的词频、词/词族分布(包括某一个主题相关词汇的分布分析和定性分析)、搭配等。

第二,对语料库进行标注,采用分布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词性:主要分析与建构新闻价值有关的词的词性,如人称代词是如何呈现个人化、接近性的;比较级(最高级)、数量、程度副词是如何体现新闻价值的重要性、争议性等要素的;句子的时、体、态以及时间状语是如何体现及时性的。

第三,使用语义标注的方法分析词义:分析与建构新闻价值有关的词汇范畴,如破坏、摧毁、毁灭、损害、危害等是如何构建新闻价值的负面性的。

第四,对收集到的整个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获得额外的新闻价值。

四、结语

传统的新闻价值研究属于非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采用要素分析法。这种方法割裂了新闻价值的各个要素,忽略了整个新闻价值的意义潜势。批评话语分析路径指导下的新闻价值研究认为语言和非语言的其他符号系统都可以建构意义。因此,除了研究话语中的词汇选择、词汇形式、句子结构、语用修辞等方面是如何体现新闻价值的之外,还可以研究词汇的潜在意义,使各个要素之间成为有机整体,共同体现新闻价值。多模态法和语料库法更是拓宽了新闻价值批评话语分析的维度,使新闻价值研究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 博那雷克,卡普莱.新闻话语[M].纽约:韦斯利出版社,2012:4-12.

[2] 刘扬.网络时代新闻价值再思考[J].青年记者,2017(02):21.

[3] 黄秋萍.后真相时代新闻价值要素的变化[J].新闻论坛,2019(03):78.

[4] 博那雷克.媒体话语评价研究:报纸语料分析[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16.

[5] 博那雷克,卡普莱.新闻价值为什么重要?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价值分析新框架研究[J].话语与分析,2014(03):2-6.

[6] 理查森.报纸分析的新途径:批评话语分析[M].纽约:麦克米兰出版社,2019:68,135.

[7] 布占廷,吴亚静.新时代话语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前沿[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20(08):3.

作者简介:王召军(1971—),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媒体语言学与语用学。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新闻价值
新闻人要做好社会的“瞭望者”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中文访谈节目的批评话语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