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进入了现代化信息社会,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与党建协同育人,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辅相成,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可以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能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而党建工作的开展又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才能促进思政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89-02
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都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思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水平关系到高校育人的质量。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扩大党员基础,弘扬党的精神。在大学生享受新媒体的方便快捷的同时,新媒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把思政教育与党建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使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建之间的关系
(一)党建是思政教育开展的切入点
高校学生即将走入社会,高校要抓紧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向学生宣传正确的观念,才能使学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观念,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党建工作是由党组织开展的,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切入点,在党建工作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只有做好党建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思政教育可以促進党建工作的开展
高校党组织中的成员多数都有相仿的年龄及相同的爱好,生活背景及能力水平也都相似,党内成员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容易,成为高校学生生活圈的主要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群体环境中,党内成员就要发挥好作用。党组织成员在群体工作生活中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对其他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的构建和形成。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不断进步,推动党的发展,提高党建活动的水平。因此对党内成员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范围,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中[1]。
(三)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相通之处较多
首先,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都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对事物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改变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在内容上都是从思想和制度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把新科技、新技术应用到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中,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最后,无论开展什么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思政教育和党建协同发展的意义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党组织吸收优秀成员的来源,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党员的基本素质。而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是为高校学生提供思想政治通识教育,这也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如果思政教育开展不顺利,那么党建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学生思想的成长与发展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避免学生被一些负面信息影响,使学生能正确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党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关注度下降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用于游戏、购物等网页的浏览时间为3个小时左右,但是忽略了思政。其原因是新媒体的出现使网络信息剧增,而且信息变化的速度较快,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党建的关注。另外,其还会受到社会热点舆论的影响,例如热点新闻通过网络的传播速度极快,使舆论格局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而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容易冲动,很难保持个人的观点,也很难分辨虚假信息,就会被一些错误的信息迷惑,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动摇,不利于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在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中重形式而轻内容
很多高校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建设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但是在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中所发布的内容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没有用符合大学生信息获取习惯的方式开展工作,也没有精心选取发布的内容。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的协同,忽视了资源整合,各自发布自己的内容。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党建都分为了两个部门,两个部门在工作上的重点和内容不同。两者忽视了育人的一致性目的,没有做到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协作。例如在党建工作中主要面对的是党内成员及申请入党的积极学生,而忽视了全体学生。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协同,导致高校教育效果受到限制,还严重影响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2]。
(三)在教育工作中没有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时,主要采用的还是以往传统的方式,仍然在教室内开展,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教育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没有考虑学生特点,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了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在新媒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对互联网的敏锐性,能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且还能有效控制网络中传播的不良舆论信息等,这给负责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教师带来了挑战。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及党建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一)实现目标的协同
高校在思政教育及党建工作中要实现目标的协同一致,把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作为协同育人的目标,弘扬我国传统美德,使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念,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关注度。在思政教育及党建工作中,结合国家大事、时事热点,从学生实际特点出发,利用好新媒体,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使學生看清问题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体会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端正思想和态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得了较多的知识和信息,思政教育及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抢占先机,吸引、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实现途径的协同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发挥好网络的作用,使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地接收信息,使信息呈现立体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进行信息的传播,对于教育内容,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和党建多种途径进行发布,使学生开展多元学习、多元传播,打破单一媒体传播的局限性,在既有图片又有文字,既有音频、视频又有直播的多元化传播途径中,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教育的效果,实现思政教育和党建协同发展及育人的目的。
(三)培育专业团队,实现工作的协同
在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中,只有高质量的专业的团队才能提升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培育专业的团队,利用好优秀教师、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实现工作的协同。教师要有专业的媒介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对互联网的敏锐性,能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管理,有效控制网络中传播的不良舆论信息等,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只有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才能树立榜样,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并实现思政教育和党建的协同发展及育人的目的。
(四)相互借鉴内容
在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就要做到思想和理念的协同创新,使学生从精神方面不断提升,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使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协同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和党建活动在内容上可以相互借鉴思想和理念,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渗透党建相关思想内容,在使学生思想政治得到教育的同时,还促进学生对党建内容的了解。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理念进行宣传教育,利用这种教育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还能有效达到教育效果。
五、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在内容和实施方法上就要做好融通。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实现目标的协同、教育途径的协同,只有培育出专业的团队,才能实现工作的协同,在教育内容上两者要相互借鉴,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好现代技术,才能有效提升教育效果,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韦家旭,仇萍.新常态下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创新路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7(16):47-48,50.
[2] 蔡有清,罗伟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研究[J].智库时代,2019(40):13-14.
作者简介:高翔(1991—),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