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度对蜡样芽胞杆菌产生蛋白质毒素结晶的影响

2021-09-10 07:29:35张慧珍王丹马盼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蜡样芽胞琼脂

张慧珍 王丹 马盼

摘要:蜡样芽胞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7℃,其繁殖体较耐热,需100℃×20分钟才被杀死,其芽胞可耐受100℃×30分钟或干热120℃×60分钟才能被杀死,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特征。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原理为根据其在特定培养基上特定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首先将蜡样芽胞杆菌培养物均匀分散在稀释液中,再将稀释液涂布在MYP琼脂平板上30℃培养24小时后,挑取典型菌落在营养琼脂上纯培养;随后接种于硫酸锰营养琼脂平板上,不同温度培养24 h后,分别将平板放入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同一时间观察蛋白质毒素结晶的产生情况,从而对蜡样芽胞杆菌的生长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试验方法:

1、菌液制备:接种蜡样芽胞杆菌的冻存菌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活化培养24h后,将上述培养物用0.85%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制成含菌量为104~105CFU/mL的菌悬液。

2、样品检测:按照GB 4789.14-2014的检验流程进行试验。

3、将经过营养琼脂纯培养的蜡样芽胞杆菌分别接种于硫酸锰营养琼脂平板上,具体试验方案[2][3][4]如下:

将硫酸锰平板按照检测方法培养相应的时间,分别放入培养箱培养。

4、实验结果:

5、结果分析:

蜡样芽胞杆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7℃,在第一次培养温度是25℃时,分别在第二次培养30℃和 36℃第二天时出现大量的游离芽孢和蛋白质结晶体,说明在此温度条件下菌体可大量繁殖并在营养物质匮乏时产生较多的蛋白质结晶体。

在第一次培养温度是30℃时,在第二次培养30℃第二天时出现大量游离芽孢和蛋白质结晶体,说明在此温度条件下菌体可大量繁殖并在营养物质匮乏时产生较多的蛋白质结晶体。

在第一次培养温度是36℃时,在第二次培养25℃和 30℃第二天时出现大量的游离芽孢,但在25℃时产生的蛋白质结晶体较少,说明在30℃温度条件下菌体可大量繁殖并在营养物质匮乏时产生較多的蛋白质结晶体。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可看出,在该菌的适宜生长为温度范围内,适当调整两次培养温度的温度差,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游离芽孢和蛋白质结晶体,从而达到缩短实验时间的效果,提高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

[1]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S].

[2]刘芳,罗臻,黄静敏,兰全学.致病性蜡样芽胞杆菌的研究进展[J].检验检疫学刊,2016,26(01):68-71.

[3]洪程基.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及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04):484-485.

[4]李玲. 蜡样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

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 100194

猜你喜欢
蜡样芽胞琼脂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一种简单高效的芽胞纯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新农业(2021年9期)2021-06-20 11:26:32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梅雨季节,除了霉菌,还要小心它
生命与灾害(2019年7期)2019-08-07 03:36:34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生物学教学(2016年9期)2016-08-21 02:37:00
细菌型豆豉蜡样芽孢杆菌的动态变化研究
中国酿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09
芽胞结构的研究进展
龙须菜中硫琼脂的分离纯化及其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2013年23期)2013-03-11 18: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