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研究

2021-09-10 22:46:52周应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周应菲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一定要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制定相应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培养,小学课程不多,可以增添一些阅读课程,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在如今的教育现状下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问题,拿最主要的来讲,首先的问题便是学校以及任课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重视程度达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其次便是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学生来说,小学生的阅读面太过于狭窄,没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方式和途径,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停留在已有的水平,换句话来说就是“啃老本”,所以就会很难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再者来说,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小学的学生很少会有较大的阅读兴趣,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自主的去接触其他的更加广泛的课外读物,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所要求的阅读课程。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小学层面,其中对于低年级小学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的教学最大的障碍是语言障碍,由于刚刚入学不久,对于汉字的掌握停留在一个比较粗浅的阶段,仅可以接受一些比较简单的小文章,这也导致了阅读教学的困难性大大提升;而对于高年级小学的学生来说,大致掌握了一些较多的汉字,但是缺少对该文字的认知,对文字的含义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在阅读文章时就会显得比较吃力。

1.1阅读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的确是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要求程度上,或者是停留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上。机械式的灌输造成学生对于文章掌握过于呆板和刻意,很少会有任课教师会主动去格外要求学生,也很少会格外的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要求。形式化的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在学习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作者的感情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2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还有一部分的问题出现于任课教师身上,教师可能是出于不想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亦或是由于教课方式过于“古板”,过于形式化,急于追求寻找题目答案,对学生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长时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免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厌倦。长久以来,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形式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同时也会导致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就会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增加难度,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

1.3教师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绝大多数任课教师对于小学阅读能力的教学是在用“照本搬”的教学思路,把学生的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课本上怎么要求,就怎么讲,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展现和发挥。

2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2.1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人格和观念的正处于一个被开发的引导的阶段。任课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过度”解读的现象,学生无法理解到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的一些教学计划与课本中的内容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可能会忽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基础问题,对于一些低年级小学的学生来说,任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传授给学生一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忽略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不仅没有将知识理解,成绩更是没有得到提高,教师错误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与原本的教学方向产生了偏离,总的来说就是对于不同阶段的小學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2教师素养的影响

相较于学生的其他学习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准确地去把握一篇文章的含义和情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引导者。小学教师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对教师个人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整体标准。任课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是其中一个决定因素,该能力直接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接受程度。在另一方面,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为弱,很容易被一些其他的外界因素造成影响,往往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于课堂知识的接收程度远远低于任课教师的传授,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对于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此任课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升策略

3.1提高任课教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

任课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原有的教育方式和观念,认识阅读教学对小学学生的重要性,并且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加大教学力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任课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思路,注重低年级的学生们对汉字、词语、成语、语句、段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课外文章的阅读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多注重于学生对于文章含义和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3.3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形式

除了教材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还应该对学生增加课外的阅读。例如,可以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对于低年级学生设立带有汉语拼音的图书),放置不同种类的图书,引起学生们的关注,逐渐引导学生主动的去阅读图书,主动寻求知识。同时也可以增添一些相应的比赛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无时无刻的熏陶、渲染和渗透。

3.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仅仅需要二十八天,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思考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词语、句段进行标注和侧重,在阅读过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并且在必要时候请教教师进行解释,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些都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4总结语

总的来说,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逐渐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在以后的求学路上,有着更大的好处和帮助。所以,有目的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帮助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达成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曾红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0):383-384.

[2]代亚翠.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19):114-115.

[3]丁俊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OL].中国培训:1[2018-12-19].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07:19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9:2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6:40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