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军
摘要: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中小学生易于受到学校环境和周围师生的影响,因此对其教育和培养更应注重采用合理的方式。如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乃大势所趋,而美育看似容易被忽视,实则对于成长迅速的学生而言,常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威力。本文着重对于多种促进美育教育的方式进行分析和阐明,进而促进人们深入认识到:班级文化的弘扬和美育教育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美育;学生
引言:
教育领域自始至终都不是容人松懈的领地,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的培养。树木要十年,树人却需上百年。如今对美育教育研究屡见不鲜。本文将阐述一些见解。
一、整齐整洁整体,整顿班级管理
从美育教育谈起,却不只局限于眼睛所能看到的美丽;到建设班级文化为止,却不只局限于展现班级文化的风采。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弘扬班级文化的基础在于班级管理的合理整顿。美,不仅在于校服的统一和端庄,在于教室的整齐和整洁,也在于整体的和谐和团结。班级是小家,维护主要还是要靠大家共同的协作和努力。美育的渗透,能使班级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使正气的校风和学风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1]。
正如礼貌和文明是中小学生必需的“衣裳”,端正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小学生头顶的“帽子”。学生应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有正确的人生和学习态度。日常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作业。班级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也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落实班干部的责任和全民参与建设“美好小家园”的意识,大力发扬利于班级管理的良好举措和先进思想,推进学生的进步,推动班级的发展。
借助有意义的物品,使教室变得更温暖,不仅可以加速美育的教育,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对摆放的地球仪学习,学生们能够直观且深刻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无论是小学的“形状和立体”学习,还是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拓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语文素养也能在地球仪的“发掘”中得以体现。美,不是虚无缥缈的事物,而是真切存在的东西。美育不仅可以渗透在不同角度观看地球仪的动作中,还可以渗透在探索七大洲、四大洋、甚至南北极,进而为国争光的伟大憧憬和愿景中。
提升学生建设班级的积极感和荣誉感,适当的奖励不失为有效的办法。给予代表班级在校级各种比赛中“出战”的优秀同学一朵玫瑰,也会在教室中留下遍布的香味。一支笔、一本书,或是一盒文具、一个水杯,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填满学生内心深处缺乏荣誉感的空缺,却能弥补他们在校园中不能绽放光彩的遗憾。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式教育,不只在于口头表扬和赞赏,也在于奖品的肯定和嘉奖,这样他们才能够为班级和学校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板报创作不落俗套,展现班级特色
班级的特色板报是学生发挥才能的偌大舞台,上面有独一无二的班级口号,有引人注目的校训班训,有陶冶情操的诗词文字,也有壮观宏伟的美丽图画。透过班级的特色板报,我们不难发现,是生动形象的画作将同学们的智慧和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学校的宣传册中我们不难发现,是五彩斑斓的颜色使得孩子们的成长有了更辉煌、更夺目的光彩。
班级环境不应总是严肃、沉闷的,而应该是轻松、和谐的氛围。班级特色板报是学生开动脑筋、相互协作后完成而交上的美育答卷,也是学校优质教育程度的象征。美,来自于对称的图形,也来源于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
拿在学生手中的,不是粉笔,是书写中小学时代理想的画笔;不是记号笔,是铭刻美育教育的里程碑。毫无疑问,学生新鲜思维的碰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奠基石”,孩提时代的想象力是班级文化开拓的“催化剂”。美育,不只是发现外在的表象,更是心灵的德育。
美,不分国界,贯穿古今中外,没有地域区分。那么美育,也自然没有绝对意义上年龄的差别。虽然中学生和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年龄界限,有着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鸿沟,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时代下,美育或许会弱化学生对于美的忽视,反而会促使他们尝试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2]。
三、让书声声声入耳,书香沁人心脾
优美的不只有音乐,更有校园中朗朗的读书声。书本中不乏传统文化,也有实用性、适用性的现代文化。充斥着书香的教室才是最有气息的可停靠的港湾,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可遨游的海洋。抱起课本,进而发现美好;听着书声,求知才能更加有力。
班级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长远看来,建设班级文化又怎不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感悟和发扬?比如爱党爱国、礼义廉耻,比如集体为主、大局为重,比如真善美、乐于助人,比如尊师重道、诚实守信,比如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比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比如求同存异、协同进步……是合适的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是厚重的书本给年少的学生增添了一丝韵味。充满着美育的青春是五光十色的,而书香浸润的学习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建设班级文化,美育教育义不容辞;为加强弘扬校园文化,教育机构和教师都责无旁贷。美育,使得德育、智育和体育更加饱满。有了美育,才有了健全的中学生、小学生,才有了完善的中学校园、小学校园。
参考文献:
[1]李蓓蓓.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现状及构建新模式的探讨[J].艺术评鉴,2021(07):168-170.
[2]展之蓮.论如何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