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涛
摘要:近年来,国家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文件政策较多,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本研究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基础上,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要素分析为抓手,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四个要素进行实践与研究,以期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建设原则;有效路径
1 研究背景
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新要求。2015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任务。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2016 年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必修课融入汽车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大一新生进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教学团队不断总结和反思,对我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整理和反思。
2 现存问题
2.1 课程体系亟需完善
通过走访、查阅文献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线上选修课,学生只要挂着手机,就能拿到学分;有的学校开设了必修课,单就一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而且课时量很少。如果学校只注重理论上的教学指导,忽视了实践方面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只懂得纸上谈兵,而真正的创业是要付诸于行动的,试想,这样浅显的理论教学如何能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精神的塑造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创业教育本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为基础,实践为载体,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创业的深入认识与能力的提升。因此,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方案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师资队伍薄弱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薄弱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承担双创教育课程的老师都是校内专职教师,他们缺乏实践经验,仅通过个人理解将书上的理论部分讲解给学生,自己都没有创业经验,更谈不上给学生做实践指导。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对师资要求很高,需要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拥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因此,打造一支兼具创业理论、专业学科知识和创业实践的复合型校内专任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才是创业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
4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汽车营销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例做一探讨。
4.1 课程定位
课程建设的首要工作是确定课程目标,也就是课程定位要清晰。究竟为什么开这门课?这门课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找准课程定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部关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给出了顶层设计的引导,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就为创业课程目标定下了基调。创业教育专家布罗克豪斯认为:“教一个人成为创业者,就如同教一个人成为艺术家一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另一个梵高,但是我们却可以交给他色彩、构图等成为艺术家的必备技能。同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另一个布朗森,但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必须的技能、创造力等却能通过创业教育而得到提升”。我们的创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让人人都成为创业者,是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构思新观点、创造新价值。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定位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在就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其二是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技能。
4.2 课程内容
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这一职业属性要求创业教育要突出实用性,课程内容要突出符合学生学情的创业实践活动。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水平较低,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降低课程难度,减少纯理论部分内容,增加互动性教学内容。因此,在选择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时需要兼顾学生学情与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原则。基于以上要点,汽车营销专业立足于专业特色,从课程定位入手,形成具有理论+实践、主修+辅修、课内+课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是创业基础教育的实施。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必修课,主要进行创业概念、创业类型、创新思维等基础知识的普及,着重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了解创业活动基本规律。
4.3 教学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宜采用合班教学,在大群体环境下,容易降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及对课程的兴趣。小班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開展互动和实践教学活动。创业教育归根到底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认知,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需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在实践中常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法等。
4.4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成效、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追求实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评价手段要考虑到是否真正能检验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因此,仅凭一张试卷难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做出评价。除了采用卷面形式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的实践考核形式才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核心。我们教学团队借鉴其他一些院校好的做法,采用创业模拟团队组建、项目路演的形式,由团队成员、教师、企业专家三方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采用此种开放式评价方法,学生和教师都比较满意。另外,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方面,采用折换分数的方式,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创新性作品,可以是一件手工艺品、也可以是一个创意乐高拼搭,亦或者是一个创业项目,只要是具备创新性,都可以折换实践考核的分数。除此之外,汽车营销专业鼓励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进行创业实践,结业时学生提交创业计划书和实施报告即可。
5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在教育理念、教育环境、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探索一条适合高校,特别是像汽车这样的工科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道路,对提升学校创业教育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也为高校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世洪.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必备素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32-37.
[2] 刘灿亮,晁辉.高职院校专项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9):57-62.
(指导教师:山东协和学院,王宇)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