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仙 翁晓燕 张彩珍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发热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的价值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院内已上过发热门诊的护理一线人员78名与护理管理人员30名,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39名护理人员与15名管理人员,运用固定人员轮岗模式对对照组进行管理,运用流动性人员模式对观察组进行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水平,对比两组护理及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安排的满意度、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整体的管理效果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及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安排的满意度与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发热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整体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增强护理人员对工作安排的满意度,改善护理人员的焦虑情况,十分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常态化疫情防控;发热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
去年1月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属于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国内将新冠肺炎纳入了乙类传染病范围,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1]。新冠肺炎患者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因此发热门诊逐渐成为新冠肺炎期间筛查与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国内各地医院增设了许多发热门诊,大大增加了发热门诊的工作压力[2]。虽然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依旧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尤其是发热门诊要强化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新冠感染者,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为医院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一定保障[3]。为此,文中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发热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医院新冠防控常态化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分配方式将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院内已上过发热门诊的护理一线人员78名与护理管理人员30名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39例,管理人员15例,男性5例,女性49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为(33.23±8.02)岁,观察组:护理人员39例,管理人员15例,男性6例,女性48例,年龄24-49岁(33.31±8.04)岁。所有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基本资料,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1.2.1改革前
临时抽调院内各科室医生、药剂师、收费人员、放射技师、工勤人员和保安人员执行12小时工作制:护理人员(各临床科室临时抽调7名护士)固定轮流值三班配合医生进行分诊、流行病调查、抽血、消杀等工作;同时日班安排1名护理人员作为管理人员,负责发放物资和事务协调,安排2名护理人员进行合作,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史调查、分诊,完善测温、抽血、消杀等工作;此外,中夜班需要各安排1名护士完成流行病调查、检查、消杀工作。
1.2.2改革与创新
首先,让院内已上过发热门诊的护理一线人员78名与护理管理人员30名进行培训,并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护理梯队队伍;其次,将科护士长、特殊单元的护士长进行系统院感防控培训,再让其担任发热门诊一线管理人员,每周轮流承担发热门诊的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发热门诊的人员新入发热门诊区域的工作指导,包括环境介绍、工作流程介绍、分级防护指导、事务协调、环境管理、物资管理等,同时做好发热门诊区域人员包括工勤、安保、医技、药剂、收费等人员在内的院感防控监督工作;再者,将具有20人护理总数以下的护理单元的临床护士按人力资源的需求岗级被抽调至发热门诊一周,20人以上护理总数的护理单元按人力资源需求的岗级被抽调到发热门诊二周,主要承担发热门诊的具体护理一线工作,包括体温监测、流调工作、采集血标本、核酸检测等。
1.3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管理效果水平,总有效包括显效与有效,显效: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有效: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有所改善;无效: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没有变化。对比两组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安排的满意程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十分满意+满意。运用焦虑量自评量表了解护理管理人员的焦虑程度,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发热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前后的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SPSS22.0系统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如果P<0.05,那么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管理有效性方面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有效性,对照组护理人员有39人,其中显效有20例(51.28%)、有效有15例(38.46%)、无效有4例(10.25%),总有效有35例(89.74%);观察组护理人员有39人,其中显效有30例(76.92%)、有效有8例(20.51%)、無效有1例(2.56%),总有效有38例(97.43%)。经过统计学得出结果:(X2=14.2841,P=0.0001;X2=7.7485,P=0.0053;X2=4.9323,P=0.0263;X2=4.9252,P=0.0264),观察组整体管理有效性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
2.2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安排满意度方面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安排满意度,对照组护理管理人员有15人,其中总满意有13例(86.66%);观察组护理管理人员有15人,总满意有15例(100%)。经过统计学得出结果:(X2=14.2934,P=0.0001),观察组整体护理管理人员对工作安排满意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
2.3护理管理人员焦虑情况方面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人员焦虑评分,对照组为(89.26±60.53)(分),观察组为(45.02±12.05)(分),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t=3.9261,P=0.0002),观察组护理管理人员焦虑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
3.讨论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发热门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
其一,可以有效缓解人力紧张问题。随着护理服务范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为了强化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了增设,使得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问题日益突出[5]。从目前大部分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发展来看,虽然发热门诊护理工作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但是整体的护理工作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可以将相对比较固定的发热门诊护理岗位转变为护理人员具有流动性的护理岗位[6],这样不仅可以从医院整体护理工作出发,权衡各部门的护理工作,按照各个护理科室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工作具体负荷量,灵活调动人员,减轻发热门诊部门的护理工作压力,进而将医院的护理人力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其二,可以减轻发热门诊人员职业压力。流动护理人员与固定护士开展发热门诊护理工作模式相比较,可以有效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在发热门诊工作、脱离临床病房护理工作而引起的职业危机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临床常规护理工作的不良影响,避免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长时间不接触常规护理工作而出现生疏的情况,有效缓解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7]。其三,十分有利于传染病应急护理队伍的建设。医院对发热门诊的护理院感防护要求比较高,但是整体的工作模式及内容与其他常规护理工作相比,比较简单,所以可以运用流动式的护理模式。流动式的发热门诊护理岗位,可以运用滚雪球的方式将相关疾病知识覆盖至医院内部的大部分护理人员,让医院大部分护理人员及时、有效地掌握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而为启动传染病应急响应时贮备护理队伍。
由此可见,流动式的护理岗位可推广各医疗单位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包芙蓉. 县市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5):181-183.
[2] 闫沛,史艳茹,陈晓华,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阶段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构建与实践[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6):78-81.
[3] 陈慧, 陈佳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3):98-101.
[4] 杜宁莉,寇国先,何晓春,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流行期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策略[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11):1231-1234.
[5] 宋莉莉,趙雪,童萍,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2):509-511.
[6] 于静静,金霞,孟丽丽,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实践[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7):112-113.
[7] 成芳,黎大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发热门诊的运行与护理管理[J]. 健康必读,2020,20(19):186-187.
昆山市哲学社会科学应用课题,(编号:序-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