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策略研究

2021-09-10 07:22郭美燕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时代信息化音乐

郭美燕

从音乐课程标准的修改来看,初中音乐教学越来越回到了音乐的本质追求——审美追求上。这不仅仅是音乐学科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对音乐审美教育发展的硬性指标。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唱响时代主旋律是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音乐审美教育立足之根本。另一方面,音乐学科如果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那么音乐审美教育就会严重滞后,不能发挥音乐教育功能为时代发展服务。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要清楚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对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材体系、教育手段、学生需求等多方面的“备课”,才能使音乐审美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使美育进入到一个综合化、全面化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等四方面,论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一、突出新时代潮流,合理设计初中音乐审美教育。

时代的教学要有时代的意义。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要紧紧抓住新时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时代主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与消化,科学合理设计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案,并通过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使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对时代主流的感受来自于自身对社会的体验,更多依靠的是自我的感受。而音乐审美教育通过把时代主流渗透到其中,使新时代特征及要求,与音乐审美教育相融合,学生则会有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能更好地培养其敏锐的审美能力。

以《歌唱祖国》这一单元为例,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除了课程内容以外,通过编排将国歌、《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串联起来,从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几首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要求,但通过歌曲旋律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变化。从多灾多难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走向复兴,每一首歌曲都代表着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都代表着时代潮流的共同心声。事实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节奏来把握、感受时代潮流,而且还对审美教育有着自己的直观理解。如有同学将四首歌曲以串烧的形式进行演唱,虽然过渡偶有牵强的地方,但却很好地理解了时代赋予的内涵。由此可见,重视时代性的渗透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时代主流,强化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彰显初中生追求,积极开展初中音乐审美教育。

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重视时代性的渗透与融合固然重视,但更要重视学生审美的追求。从音乐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来看,音乐学习、音乐审美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离开了学生的审美追求,审美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审美教育以学生为本是其发展的内在需要,音乐审美教育更应要把学生审美追求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初中生的审美追求往往也反映出其对社会信息的有效接收与分析,是其主观选择与客观发展的统一。如近十年来,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歌手被接受,很大方面的原因是源于学生、听众对歌词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与追求,反映出社会主流信息被接受与选择的现实。因而,主动将学生的审美追求融入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是音乐教师求变、求活的教学教育创新尝试。

在民歌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中国新歌声》等音乐节目中一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元素非常感兴趣,且很多学生对民族的、传统的音乐形式或曲艺形式都有较大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就让学生通过粤曲、粤语歌曲等欣赏来切入民歌欣赏,从而使学生对民歌欣赏有更强烈的审美感受,突出学生审美追求。在地域性音乐的带动下,学生会自觉将自我审美追求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相统一,在满足自我审美追求的同时也会接受较系统音乐审美教育,从而较好地突出了以生为本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成效。由此可见,通过适应学生审美追求来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多样化开展,是生本原则下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之一。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初中音乐课堂审美渗透。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则是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不可回避的手段之一。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看,当前初中生几乎都是伴随着信息化革命成长起来的一代,尤其是像深圳这种发达地区。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那么学生极有可能对课堂教学失去吸引力。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机互动是初中音乐课堂不可忽视的教学互动形式之一,是除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外另一组值得专家、同行关注的领域之一。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将审美渗透内化了为教学互动的内容与形式,而且还可以将审美渗透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实现信息化技术下的音乐课堂构建。如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通过VR等穿戴设备的运用,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切换到自己喜欢的场景中进行欣赏,甚至可以演绎为自己在表演的场景。通过这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无论是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审美的感受与渗透,还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显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所能比拟的。

而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这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仅是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挑战,更可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与教育手段的挑战。因此,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在抢占先机,运用信息化技术培育更有效的途径与平台,从而使审美教育更好地学生学习、音乐教学服务。

四、立足交叉性学科,力图融入初中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既不是音樂学科独有的功能,也不是只有通过音乐教学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其应当是初中所有学科共同指向的功能与目标。语文的人文美、数学的规律美、美术的艺术美、地理的综合美等都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要立足于交叉学科,通过多学科教学的相互联系,赋予审美教育更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而使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被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

对于初中音乐与初中生而言,音乐审美教育的交叉学科,最明显的就是语文与美术。前者是文化学习的主科,处于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后者与音乐一样被视为是副科。音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尤其是审美教育的联系,使学生对音乐学科、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有更好地认识,才能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审美教育的作用。如音乐与语文的审美交叉不仅仅是歌词与诗词的押韵,还有音乐节奏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越是激昂的曲调,其节奏越快;而语言越是短小精悍,其内在的力量感越强。通过这些审美共性的学习,学生对音乐审美教育就不再是感性的,而是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认识,从而使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得到重视。

总之,对于初中音乐审美教育而言,要通过立足于时代潮流来强化自身审美教育的发展,形成音乐审美教育的“硬核”,并辅之以信息技术手段、审美教育共性等,才能使学生的审美追求与审美教育相向而行。

猜你喜欢
时代信息化音乐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