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恋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激励教育”逐渐成为教学过程完善的关键所在。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其主动加入学习过程,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就“激励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看法,以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教育;初中物理;教学革新;研究
一、簡析激励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生全部为00后,这一群体与90后的初中生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心理上更具自我意识,且更为随性。结合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则可以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更符合此阶段、此时期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激励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以及教学的基础之上,是借助语言激励以及激励性教育来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使其可以主动加入学习过程,整体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并未成型,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时代鼓励,可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二)改善当前的物理教学现状
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逻辑性,枯燥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很难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鼓励他们加入学习过程。
举一个较为浅显的例子,在“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很多学生认为此节内容难懂,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测量出电阻值、电流值即可,课堂效果较为沉闷,而教师借助有效的语言激励,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实验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在激励教育下,物理教学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学生不只是单一地学习知识,而是获得认知的成长,新时期的教学目标也进一步实现。
(三)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
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时代悄然来临,物理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也需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通过激励教育的落实,学生既可以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同时也可以树立自身的学习自信,从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内涵,并学习更多的技巧,整体教学实效得以提升。
二、激励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短板
(一)部分教师激励的方式较为单一
通俗来讲,激励教育浅显易懂,但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进而充分发挥激励教育的应用价值。但对于一些教师而言,由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内心所想,难以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导致他们在执行一些涉及到心理学的激励时,很难发挥其应用价值,导致激励效果并不良好。
不仅如此,激励教育表面化的问题依旧存在,很多学生反映教师所应用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应用较为特殊的方式,仅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说教,他们面对这些“大道理”也时常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整体的目标难以实现。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无所适从的心理,物理教师并未运用有效的方法,其激励方式仅限于口头说讲,在形式上缺乏一定的深度,因而不具备有效性。
(二)激励教育和课堂整合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师将激励教育落实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方可发挥其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难以在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激励教育相联系。
首先,物理教学的范畴属于知识教育,并不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为此教师在将两者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会略显生硬,导致激励效果不佳。
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投放至定律、定理以及实验的讲解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激励,且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情绪上存在的问题,给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发挥激励教育应用价值的对策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师落实激励教育的重要前提。立足学生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亲和力强、性格开朗的教师更受初中阶段学生的欢迎,同时他们也十分配合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也使得师生关系较为和谐,对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初中阶段物理的课程安排少于其他科目,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与学生良好关系的构建,借此来保证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逐渐在学生心中构建平易近人的良好形象。
1.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一节内容饱满、具有思考价值的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同时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良好契机,为此,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重视教案的设计。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整合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性,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落实“激励”的契机,使学生可以主动加入思考过程,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2.时刻把握自身的言行
作为祖国花园的栽培者,教师的举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也决定这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为此,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言行,用行动标榜,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3.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沟通、交流技巧,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为了搭建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交流技巧以及激励技巧,借此来保证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运用启发式课堂教学
在激励教学视角下,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则需要顺应教育时代的发展,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其通过分析、共同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激励,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受限于教师单一的教学思想,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在教师不能及时指导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会变得漫无目的,而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也经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构建启发式课堂,进而强化他们对难点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并提升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笔者在“气体压强”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将学生分组,让其探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内容,并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首先,结合本节教学重点,笔者制作了精良的教案,其中涉及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準备了几瓶饮料、几支破损的吸管和完好的吸管。其次,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他们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探究用两支吸管喝饮料分别有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对学生进行激励,当他们提出与研究内容相关的问题时,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为了充分体现激励的应用价值,笔者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确保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激发学生实验的动机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教学阻碍。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实验与学生的生活存在必然联系,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他们经常会认为实验的难度较大,缺少一定的兴趣。物理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这一现状,在实验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参与实验的动机,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实验的信心。
例如,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一实验的教学实效,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激励教育。这一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中考中的“钉子户”,同时,此实验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光线图,同时也要熟练运用复杂的成像规律,进而做到学以致用,将其与生活中的内容进行结合。在实验开始之前,为了强化学生的感知,并消除学生对这一实验的“畏惧”心理,笔者先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这一实验。通过展示实验的动画并调节“f”,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在何时凸透镜会呈正立的像?何时会呈倒立的像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进行思考,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同时,在学生能够解答问题时,教师可以予以学生适当鼓励,提升其学习自信。在学生掌握操作步骤之后,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可以设立对比实验项目,让几个小组之间进行监督比赛,让他们通过分析与讨论,尝试破除学习阻碍。在整个过程中,为了充分提升学生的实验意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在他们能够自主解决问题时,可以给予其特殊的奖励,让他们担任“老师”,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实验,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意识。
(四)做好课堂反馈工作
在反馈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阻碍与教师分享,让教师得知难点所在,从而把握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掌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激励内容、方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为此,在激励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反馈,通过课下与学生的交流、调查问卷的发放,把握学生对课堂激励的看法,从而进行调整。不仅如此,物理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可以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进而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切实提升整体的物理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全方位的激励,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基于此,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借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有力推动物理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素恒.初二物理激励性教育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17.
[2]吴志刚.谈物理教学中的鼓励式教育[J].电子制作,2015(05):182.
[3]周春华.运用激励教育方式提高物理课堂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89-90.
[4]刘兆龙,罗莹,胡海云.“物理教育研究”及其对美国高等学校物理教学的激励[J].物理,2014,43(07):47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