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 张帆 王静雯
摘 要: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从长期来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缓解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且会在疫情带来的产业机遇下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总结数字经济的相关概念和核心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数字经济通过效率提升与创新发展的双重路径来助力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并以生鲜行业的盒马鲜生为例具体阐释其作用。为促进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国需进一步加强新基建,加快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并继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关键词:新冠疫情;数字经济;效率;创新;盒马鲜生
本文索引:周璐,张帆,王静雯.<标题>[J].商展经济,2021(15):-027.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5.08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2020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体上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同比下降 13.5%,在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降幅达到两位数。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疫情引发的短期冲击虽然已被克服,但其给公众带来的影响仍会长期持续,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以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同,此次疫情发生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之间,在这次革命中,由于跨境创新和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数字技术及其衍生的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也由14.2%提升到36.2%,具体表现为数字产业化稳健推进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发展,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也得到更多的
重视。
基础雄厚的数字经济为我们调整应对疫情的经济策略提供了方向。在疫情冲击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应对挑战,使得线上医疗、线上零售、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迅速发展。在全球经济整体呈下滑趋势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成功地加快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维持经济秩序稳定的步伐。可以预见,数字经济将在后疫情时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将在之后厘清数字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具体阐释数字经济应对疫情冲击和助力经济恢复发展的机制并结合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事实详细论述其实践动态,在理论和实践分析的背景下,提出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1 数字经济简介
1.1 定义及分类
国际上对数字经济的研究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学家Don·Tapscott首次在书中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2],众多学者展开了对数字经济的研究。美国率先预测到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于1998年和1999年发布了两份相关报告,预估和设计其未来发展方向。21世纪以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数字经济已然对全球生产部门产生了深远影响,众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技术集群、商业运作、经济活动等多层面阐释和丰富数字经济的内涵[3]。虽然对数字经济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但国内较多学者认可2016年G20峰会上所提出的界定,即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通常从生产力的角度被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类[4],两者皆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先导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服务业等,代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伴随着技术的创新突破,新理论、新硬件、新软件、新算法层出不穷,软件定义、数据驱动的新型数字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产业数字化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数字化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两业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1.2 特点
1.2.1 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前提基础
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需要建立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广泛建设上[5]。截至2020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超70%,手机网民规模约9.89亿,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一方面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加快数字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会进一步加快,根据“梅特卡夫定律”,随着互联网用户和设备的增加,网络效应凸显,数字经济价值呈指数型增长。
1.2.2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范式已然改变,数据成为其中的生产要素之一。数据具有可共享、存储和运输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其中可共享和存储、运输方便的特点意味着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成本低,与数据的价格低廉特点相结合,使得数据能更便捷地在各环节流动,提升其资源配置效率。此外,在生產范式中,数据通过与资本、技术相结合,能激发创新活力,再通过与劳动力要素的结合,进一步实现技术扩散。
1.2.3 以虚拟经济为实现形式
数字经济的实现依托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设施,其生产的实现通过线上与线上的交流和线上对线下活动的控制,多为虚拟经济形式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形式。公众首先可以利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虚拟的互联网场所中直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交易。其次,目前比较普遍的形式是通过线上的交流控制线下的生产要素、交易方式等来实现交易。上述两者的共同特点为超越了时空界限的非接触关系[6],可以发生不受交易地点和时间限制的即时、远程交易,如目前的快递、外卖业务,线上订单控制线下配送,交易双方不进行接触却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 数字经济恢复发展经济的机制分析
2.1 效率提升机制
通过利用数据及数字技术的优势,数字经济可通过两种途径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首先,傳统产业受制于资源排他的限制,资源的获取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流转,而由于数据具有排他性小、高渗透性的特点,对单个厂商而言,利用庞大的数据进行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和内外部成本,实现规模效应;对多厂商而言,数字经济高渗透性的特性使得原本关联性较低的产品可联合生产,进而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实现突破空间限制。依托于庞大的互联网,以数据存储、运输为重点的数字经济越发展,其资源获取成本越小,可共享的数据通过即时、远程的运输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买方和卖方碎片式的零散信息通常充斥着整个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准确的需求信息并不能完全被传达到卖方手中,引致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带来市场失灵,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下降。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产品生产多以规模化带来的规模经济而非个性化生产来获取利润。然而,数字经济中典型的平台模式可以有效整合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冗杂的信息,再将信息共享在平台上,促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有效匹配供需[7]。当今公众消费需求趋于个性化发展,在现有背景下,平台模式的出现顺应其趋势,利于供给侧厂商调整生产策略,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个性化生产,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实现“长尾效应”。而数字技术带来的范围经济使得个性化与规模化生产不再完全对立,差异化生产仍然可行[8]。
2.2 创新发展机制
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创新。首先,数字产业化是将新发明出的数字技术手段商业化,创新出新产品,区别于传统技术,突变出现的具有创新频率高、影响大、覆盖范围广的技术创新。作为通用技术之一的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相似性很小,其创新的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等都难以预测,而产业数字化是目前更为普遍的具有相似性、连续性的创新。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所带来的产业数字化会对传统实体经济及其商业运行形态造成冲击,实现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的融合,带来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等创新形式的出现[9]。除了促进创新的出现,数字经济还加快了技术扩散进程。数字经济高渗透性的特点使得其能融入产品价值链上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10],平台模式又可以连接不同产业,使得新兴的创新手段可以充分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扩散到其他产业。
3 数字经济的实践动态——以生鲜电商盒马鲜生为例
新零售行业中的生鲜电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疫情期间,通过生鲜电商平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线上下单,线下取货,解决了居民家中粮米有限的危机,也为政府稳定民心及其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起到了极大的便民利政作用。生鲜电商行业各个阶段的发展是具有相似性、连续性的逐步创新,传统的数字化侧重于在需求端应用数字技术,对零售前台进行数字化塑造;之后的数字化侧重于数字化运营和数字供应链的发展。而盒马鲜生在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支持下朝向更新的数字化阶段迈进,即协同内外资源,将数字技术同时应用于供需两端,构建数字化商业系统。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包含了由农户到各大小经销商再到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的多个环节,采购价格层层增加,容易导致农户“贱卖”而消费者“高买”的情况出现。而盒马鲜生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的价格问题和匹配问题。在供给侧,农户不需要经过其他经销商,直接将新鲜产品提供给盒马鲜生,再由盒马鲜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快速运输将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供应链环节缩短使得价格问题得以解决,农户不用“贱卖”,消费者也得到了更加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此外,相较于传统流通环节,农户不需要承担生产风险,只需要将产品提供给盒马鲜生,从而将失败的风险转移给了这类电商平台,而盒马鲜生则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显示的居民偏好不断调整各区域产品库存,盒马鲜生在利用数字技术与大数据情况下解决了库存积压风险,实现了供需相对匹配。在线上商城的设计上,盒马鲜生首页将不同产品分类以方便顾客点击选购,提升其运营效率。盒马鲜生商城页面有不同类别产品的广告投放,相较于传统相关性高的商品联合生产、销售的形式,这些在生产上没有直接相关关系的产品被同时投放广告,感兴趣的人可自由选择点击不同广告页面购买相关产品和服务。再者,盒马鲜生是线下联通线上的优秀典范,其以数字技术支撑供应链和运营能力为基础的仓店一体化,相较于以往的“中心仓”“前置仓”模式更能节约物流费用,提高运营效率,其线下门店还通过限定使用盒马APP支付的方式引流线上,为线上商城的繁荣添砖加瓦。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盒马鲜生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供应等方式节约了成本,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在此次疫情中抵御住了危机。同时,其持续性创新的趋势顺应了疫情机遇,必将使其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4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时至“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经济成为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表明数字经济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数据经济有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要推动其发展需遵循其规律性和特点。因此,本文将促进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建议分为以下四方面。
4.1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新基建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面对疫情催生的线上新市场需求,传统产业的线上化和新业态的出现意味着更多数据存储空间和更强数字连接能力的需要,而各产业要实现供应链数字化和数字运营能力提升又需要强大数字计算能力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加快5G的普及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加强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在新一代信息革命繁荣发展的当下,政府应加快制定新基建发展路线,确立好新基建的优先发展目标和长期建设目标,并在经济发达、创新活跃地区提供优惠政策,助力更多颠覆性创新的出现。
4.2 加快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在数字技术开发领域应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面对基础研究中的突破性难题,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与科研机构、企业投資,发挥“政用产学研”一体化作用,产业政策要向技术人才倾斜,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发挥人力资本对创新的作用;在数字技术应用领域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数字技术商业化、市场化,转化的商业成果需适应市场需求或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更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
4.3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产品生产中,借鉴已有数字化产业的路径经验,在价值链末端运用数字技术改进服务、提高消费者体验的基础上,加快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环节的数字化融入,强化数字供应链体系建设以提高效率抵御未来风险。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利用技术扩散加快一、二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步伐,夯实工农基础,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改造,运用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与线上经济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挥先进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共同发展。
4.4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因此,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逐步开放各级政务数据,发挥政企协同作用,鼓励企业共享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促进多方面数据互联互通,营造开放包容的市场氛围;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平衡数据共享与数据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数据应用监管,遏制部分企业泄露用户隐私或利用用户数据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维持良好的市场竞争风气。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和升级创新创业服务,以支持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
参考文献
Gomber P , Kauffman R J , Parker C , et al. On the Fintech Revolution: Interpreting the Forces of Innovation, Disru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8, 35(1):220-265.
TAPSCOTT, DON.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 telligence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丁志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2020(1):85-92.
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J].改革,2019(8):61-70.
田杰棠,闫德利.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疫情后数字经济加速的“路与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8.
李韵,丁林峰.新冠疫情蔓延突显数字经济独特优势[J].上海经济研究,2020(4):59-65.
韩晶,孙雅雯,陈曦.后疫情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5):16-24.
江小涓.高度联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J].经济研究,2017,52(3):4-17.
吴帆,许玉久.以税收完善中国养老金保障体制——基于英国经验的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 74-79.
蓝庆新,赵永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数字经济发展[J].理论学刊,2021(1):24-31.
Abstract: The COVID-19 epidemic has dealt a heavy blow to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short term,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has eas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pidemic and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 the industrial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epidemic.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econom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digital economy can help China's economic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dual path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takes Hema Xiansheng in the fresh food industr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its ro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hina needs to further strengthen new infrastructure,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ccelera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digital economy governance system.
Keywords: COVID-19 epidemic; digital economy; efficiency; innovation; Hema Xia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