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茹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普通教育相比,其教育的重点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而在现阶段的职业中专学校教育中,传统模式下的电工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作出一些调整。模块化教学方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上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章简单阐述了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模块化教学在电工基础课上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详情如下。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模块化教学
前言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中电气自动化、电子电工、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讲授一些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于其他课程,这一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强,对学生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掌握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模块化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就此问题,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模块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各专业课程之间、单个课程内部相互关联的知识内容,科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将之组织成完整的知识组合模块,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模块知识,来提高其自身的课堂学习效率。同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模塊化教学方式在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上的应用,为学生构建了更具开放性、灵活性、优化知识组合的课堂环境,利于促进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同时,模块化教学方式转变了传统环境下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现状,突出了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点。
二、模块化教学的策略
1、教学目标模块化
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实现离不开教学目标的模块化,而教学目标的模块化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有针对性、有方向性的做一些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梳理。例如,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复杂直流电路的能力,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其电路进行相关计算。同时,该类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在电磁感应、串并联电路等方面,也需要熟知该内容的操作、计算过程。在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内容,其教学目标自然就实现了模块化的转变。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将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分为若干子模块。以“电路基础知识”一板块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一板块内容设置为一个整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成若干授课课时,并设计不同的课时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现课时教学目标,逐渐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即板块教学目标。
2、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中开展模块化教学,需要准备一些模块化的教材。我们都知道,教师若是想构建高效科学的教学课堂,需要以教材为依托,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等方面出发,来设计、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所以说,教师应准备好模块化的教材,以教材的模块化来带动学习内容的模块化。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准备时,中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模块化的教材应能够满足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并将职业教育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第二,教师应明晰,应用模块化教材是希望其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电工基础的相关内容,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在组合模块化教学内容时,需要将职业需求作为组合基础,将提高学生的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第三,在中职教学特点的影响下,中职教育的重点需要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模块化教材的组合也需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结合。
3、教学形式一体化
在电工基础模块化教学课堂上,教学形式一体化主要是指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有效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应确保每个教学子模块内容中,学生所学知识内容与其自身的实践学习能够融为一体,将能力本位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安排:首先,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必备知识内容。其次,在新知识内容与操作技巧的讲授上,教师应重视模块内容中电路的组成、作用以及工作原理,并针对整个板块功能的调试和检测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再次,教师应针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将模块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元器件、电路图等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组装,引导他们调试各元器件。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题目要求,放开思维完成与之相关的综合技能训练。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对基础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就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内容,这对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极有帮助的。
4、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效中职电工基础教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选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新技能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模块化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成一个个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逐渐掌握板块学习内容。教师在设计这些学习任务时,应坚持“环环相扣”的原则,即任务具有递进性,学生只有完成了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才能够开展下一部分学习任务。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酌情将学习任务与阶段性测试联系在一起,在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掌握程度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进步带来的满足感。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VR技术与电路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电路在发生短路时的电流走向,增强学生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相关实验过程,以深化学生对电工基础内容的了解。
结语
总的来说,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模块化教学方式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俞红.电工基础学科中创建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J].职教通讯,2003(07):63.
[2]吴荣娣.《电工基础》学科启发引导式课堂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2009(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