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美
摘要:科学需要质疑。新时代教育需要培养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只知记忆的传声筒。质疑是思考的结果,是发现的前提。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让质疑之花在科学课堂上自由绽放。
关键词:科学;质疑;小学科学课堂;质疑精神
新课标推出以来,核心素养一直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质疑精神。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择时刺激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渐渐建立起质疑意识。可以说,质疑意识是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王国的原始动力。
一、合理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心理学的分析,人在一定的环境刺激下容易触发某个心理机制,从而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科学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找机会触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质疑。这里面所说的“情境”,既可以是普通的教学进程,也可以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问题,更可以是教师在生活中设计的一个场景。总之,不论何种方式,何种情境,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某个夏天,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达尔文在校园内寻“宝”。这时,师生发现在两棵树间有张蜘蛛网。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观察蜘蛛网。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蜘蛛不会飞。那么,蜘蛛在结网时的第一根丝是怎样将两棵树联结起来的呢?这个问题既难也不难,不过,许多学生说不上来。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会想:“也许蜘蛛会飞?”在大家皱眉苦思难觅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答案:原来蜘蛛不只会吐丝,还会收丝。它结第一根丝时先用丝粘住左边的树,然后在地上爬到右边的树上。这时,蛛丝是下垂的。蜘蛛把多余的丝收回体内,就这样,第一根丝就结成了。通过此番学习,学生对蜘蛛的生活习性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对比,看看蛛丝和蚕丝在性能上有何不同。
二、亲自动手,质疑探究
科学现象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科学教学也不是单纯的课上那45分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科学现象,记录观察数据和观察结果,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再加上教师的指点、相关资料的查阅,学生渐渐会形成一套自己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来。
比如,在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将家中绿色植物的生长方向调到背向阳光的地方,同时借助吊坠将植物叶尖在窗台上的投影做个标记。一周后,让学生再寻找叶尖在窗台上的投影位置。然后,看看两次的投影位置有何差异。根据观察,学生会得出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结论。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研究。在验证了植物的向光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香瓜的阳面和阴面。通过细微的观察,学生会发现香瓜的阳面颜色较淡,呈淡黄色;阴面颜色较深,呈深绿色。在认识到香瓜表面的差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品尝香瓜,看阳面的甜度同阴面的甜度是否一样。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香瓜阳面的甜度明显高于阴面。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不难发现,香瓜阳面接受光照的机会较比阴面多,而葡萄糖的合成是需要光照来参与的。通过探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何从太阳光中分离出有效光谱,在温室内对水果进行灯照,培养出甜度较高的温室水果。小学生爱吃甜的水果,对此类科学研究项目一定十分感兴趣。
三、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
科学实验的最基本方式是观察。为了让学生对科学产生质疑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基本认识,然后再让其对认识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科学依据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通过观察积累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結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来。
比如,在学到《饮食与健康》时,教师就可为学生安排几项任务:第一,在自家冰箱的保鲜层内分别放入鲜猪肉、豆腐、小葱、红肠、大米、米饭、菜汤、粉丝,然后分别记录每种食品多少天后开始变质。第二,在超市中选择10种食品,按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进行统计,然后按三个标准由高到低分别进行排序。学生通过数据对比,会掌握不同食物的不同营养含量,由此会认识到不同食物对人类健康的不同作用。同时,学生通过了解不同食物的不同保质期,就此会产生质疑:为什么豆腐很容易变质,而粉丝却可以储存较长时间。学生产生疑问后,就会想方设法寻找答案。通过此类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渐渐就会树立起科学精神。
四、多维评价,鼓励质疑
小学生表现欲很强,尤其是当其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一点点成绩后,心理上十分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起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借以带动小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热情。评价可以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质疑水平和探究成绩。以质疑来说,教师应考察每个学生的提问次数和问题质量,并就这两个维度为学生打分。比方说,某生在本学期共问老师7次,问题质量分别为2次A级、4次B级、1次C级,则该生的质疑成绩为5×2+3×4+1=23分;若某生在本学期共问老师9次,问题质量分别为4次A级、3次B级、2次C级,则该生的质疑成绩为5×4+3×3+2=31分。以探究成绩来说,教师可以按优、良、中、差四级为学生打分,优为90分,良为80分,中为60分,差为30分。通过差异评价,学生间会产生竞争意识,因而会带动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热情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结:
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和鼓励。在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讲好实验规范和操作细则,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此外,教师还应多为学生讲一些科学家为了求得真理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让名人示范作用带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参考文献:
[1]孙克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唱主角[J].课程教育研究. 2013(24):463.
[2]王雪莲.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提问设计的质量[J].教育观察. 2012(01):8.
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4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