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2021-09-10 16:20:34
现代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肺失哮病内伤

中医里将无痰有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聲称为“咳嗽”。

咳嗽可以看作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排除病邪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咳嗽是由于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是各类肺病的主要表现,并常伴有咳痰、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咯血、发热、胸痛等其他症状。

咳嗽按不同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二者也可并发或互相影响,互相转化。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为外邪犯肺,外感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外感咳嗽多为新病,并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风寒咳嗽: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风热咳嗽: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黏,喉燥咽痛,舌苔薄黄,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楚、恶风、身热等表证。

风燥咳嗽: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常因劳累过度、情志刺激、烟酒辛辣、痰浊壅肺等因素引发。内伤咳嗽多为积年久咳,反复发作,起病慢,病程长,迁延不愈,无外感症状,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

痰湿咳嗽:咳嗽反复发作,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便溏、舌苔白腻。

痰热咳嗽: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黏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

肺阴虚咳嗽: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带血丝,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津少苔。

怎样鉴别痰

“肺为贮痰之器”,痰的多少、性状、颜色等能反映肺的状况。

咳嗽时无痰或痰少:多为燥咳,可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早期肺结核。

清稀白痰:如果痰为清澈透明或白色的,且有小泡沫,多为风寒咳嗽、病毒感染或空气污染造成的刺激,不是太严重。

黏稠黄痰:多为风热咳嗽,如伴有发热,也可能受到细菌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

痰中带血:少量出血可能是咽喉微血管破裂导致,若经常发生或出血较多,则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重症肺病治疗。

粉色痰且带气泡:多为肺水肿。

红褐色或咖啡色果冻状痰:常伴有胸痛和发烧,多为肺炎。

哮喘哮喘

哮与喘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

哮病

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多见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其中尤以气候因素诱发为主,秋、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

喘病

喘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严重者可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主要见于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硅肺等疾病。

喘病多因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所致,病因复杂。患者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胸闷胀满、气短、呼吸困难不畅是慢性肺病、久病肺虚、痰瘀潴留的表现,每因复感外邪诱发或加重,常伴有咳喘、疲惫、乏力,严重者还会有胸部刺痛的状况,夜间尤甚,以老年人多见。

(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方中的养肺家常菜》    编著:余瀛鳌  陈思燕)

猜你喜欢
肺失哮病内伤
内伤内服
内伤内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疗效
医学概论(2021年14期)2021-11-03 09:16:2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医学病机的探讨∗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经验
治哮病从痰论药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0
憋出内伤
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哮45例临床观察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
中老年健康(2014年7期)2014-05-30 1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