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多秀, 孙 浩, 何姣姣, 雷萌娜
(1.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2.马来西亚大学 教育学院, 马来西亚 吉隆坡;3.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小学, 陕西 合阳 715300)
农村留守儿童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界定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1]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公安部和民政部按照这一界定联合摸底排查,统计得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是902万人。[2]据民政部统计,截至 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 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902万相比,下降了22.7%。[3]“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弱势地位与留守现象叠加效应的综合体现,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4]。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5]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指出,留守儿童失学辍学问题比较突出,要坚持优先帮扶、精准帮扶,切实提高帮扶效果。[6]笔者以当前我国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和思想为指导,基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提出社会各方面应构建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体系,即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这五个方面是相互支持和相互融合的关系,能够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完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攻坚任务。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现状是提升教育帮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笔者在陕西省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情况调查研究,以期能够为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工作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本研究调研范围涉及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陕西片区的太白县、陇县、麟游县、扶风县、千阳县5个贫困县。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间,笔者采取深入学校调研和邮寄纸质问卷两种方式展开问卷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调查问卷共计1051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校长卷32份,教师卷357份,农村留守儿童卷662份。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以及组织相关专家座谈研讨的基础上设计《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现状调查问卷》(校长卷、教师卷和农村留守儿童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即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五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图1)。
图1 调查问卷结构图
采用SPSS20.0软件,按照调查问卷的一级指标内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不能享有充分的亲情,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感到孤单寂寞,还会出现无聊空虚感,甚至会发生自杀[7]等恶劣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扶心教育就是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关怀他们的心理成长,给予温暖和关爱,弥补亲子分离的亲情缺失,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1.亲子关系状况。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亲子关系是考察他们心理状况的基本维度。农村留守儿童对“你爱你的父母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爱”的占66%,选择“爱”的占29.8%,选择“一般”的占3.8%,选择“讨厌”的占0.3%,选择“非常讨厌”的占0.2%。由此可见,选择“非常爱”和“爱”的比例之和是95.8%,表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感情深厚;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个别农村留守儿童讨厌父母的倾向。从学校角度来讲,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是加强其亲子关系的重要举措。校长对“贵校有为留守儿童建立与父母沟通的渠道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有”的占90.3%,说明这些学校有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搭建平台,比如亲情聊天室等;但是也要注意到还有将近10%的农村学校基本硬件设施不到位,还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主要是偏远的乡村小学或教学点。
2.同伴交往状况。同伴交往是农村留守儿童跟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及其活动。同伴交往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现实体现。农村留守儿童对“你有几个好朋友?”问题的回答情况中,选择“0个”的占2.7%,选择“1个”的占6.1%,选择“2个”的占9.8%,选择“3个”的占9.5%,选择“4个及以上”的占71.9%。通过Crosstab检验发现,不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好朋友数量有明显差异,呈现出朋友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多的趋势,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达到最大值,此后又呈现出随着年龄变大而又减少的趋势。教师对“如果留守儿童与同学或伙伴发生矛盾时,您会怎么办?”问题的回答中,选择“及时进行疏导沟通”的占91.5%,选择“进行批评指责”的占7.9%,选择“坐视不管”的占0.6%。
3.情感体验状况。农村留守儿童对留守生活的情感体验是他们心理状况的直接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对“对于父母外出打工,你的感觉是?(多选)”问题的回答由高到低依次是:孤独(68.8%)、无奈(30.8%)、被遗弃(13.1%)、自由(12.3%)、其他(20.1%)。可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父母外出务工带给他们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孤独。农村留守儿童对“面对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亲,你对他们有没有产生过怨恨的心理?”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经常有”的占4.2%,选择“偶尔有”的占11.8%,选择“一般”的占9.5%,选择“基本没有”的占19.6%,选择“从来没有”的占54.8%。可见,选择“经常有”和“偶尔有”的比例之和是16%,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怨恨心理是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通过Crosstab检验发现,不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呈现出年级越低对父母存在怨恨心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越多,年级越高则越少的趋势。这说明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对父母外出打工的选择在心理上越来越理解和接受。校长对“贵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有”的占38.7%,选择“无”的占61.3%。这表明农村学校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严重不足。教师对“您通常是采取什么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多选)”问题的回答由高到低依次是:个别谈心(89.9%)、日常教育教学中给予鼓励(68.5%)、集体心理辅导(51%)、鼓励留守儿童心理咨询(38.3%)、写信或写字条(16.4%)和其他(9.3%)。
扶志是激发和唤醒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在精神动力,让他们勇敢地去面对贫困生活并积极地去改变贫穷面貌。留守生活是农村留守儿童要面对的现实生活,扶志教育就是要让他们能够认清自身的现实处境,从内心深处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力量,从而成长为真正的大写的人。
1.思想观念状况。农村留守儿童如何认识和理解留守生活,以及对自己生活处境的感受和体验是形成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基础。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他们的留守生活是扶志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对“你对目前的家庭生活条件持有什么态度或想法?”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33.8%,选择“比较满意”的占23.5%,选择“满意”的占36.1%,选择“不满意”的占5.5%,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1.2%。可见,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之和是6.7%,这说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条件是满意的,只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感到不满意。农村留守儿童对“当父母长时间不在家,你有信心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有信心”的占36.6%,选择“比较有信心”的占20.7%,选择“有信心”的占35.4%,选择“没有信心”的占5.2%,选择“非常没有信心”的占2.1%。其中,选择“没有信心”和“非常没有信心”的比例之和是7.3%,因此需要给予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关注和引导。
2.人生理想状况。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人生理想,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向往是考察他们面对留守生活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中设计了一道开放型题目:“请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农村留守儿童作答。从回答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素质的人;想成为一位科学家;成为一个对国家有帮助的人;长大想当宇航员;想成为有很多知识的人,有学问的人,当一名老师。农村留守儿童对“你认为实现人生理想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读书上大学”的占82.9%,选择“学技术”的占8.2%,选择“做生意”的占2.9%,选择“其他”的占6.1%。可见,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读书上大学是实现他们人生理想的途径。事实上,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读书不仅是帮助他们增长知识才干的途径,也是他们实现人生理想和提升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3.意志品质状况。意志品质是个体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展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农村留守儿童的意志品质是他们战胜留守生活带来的困难和挫折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农村留守儿童对“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能够正视困难、勇敢面对困难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总是”的占30.2%,选择“经常”的占43.7%,选择“偶尔”的占23.5%,选择“从不”的占2.6%。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正视困难和勇敢地面对困难。通过Crosstab检验发现,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呈现出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能够更勇敢正视和面对困难的趋势。教师对“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您会采取下列哪种方式?”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重视留守儿童遇到失败的教育时机,并帮助分析问题所在”的占90.2%,选择“重视留守儿童遇到失败的教育时机,但敷衍了事来解决问题”的占8.1%,选择“没有重视留守儿童遇到失败的教育时机,采取坐视不管的态度”的占1.4%,选择“没有重视留守儿童遇到失败的教育时机,只是草草解决问题”的占0.3%。可见,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重视和抓住农村留守儿童遇到失败的教育机会,对他们进行扶志教育,但也要对部分教师不重视和敷衍了事对待农村留守儿童扶志教育契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纠正。
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农村留守儿童。2013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师张丹丹在南方沿海某城一所男子监狱作“留守儿童与犯罪”项目调研中发现,17%的服刑人员曾经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共同点是“情感缺失明显,特别爱冒险,又缺乏从父母那里得到价值观的塑造机会。”[8]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状况,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扶德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1.个人品德状况。个人品德是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的内化状态,属于个体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品德是他们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扶德教育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在诚实品质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有没有撒谎欺骗过家长或老师?”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经常有”的占2.4%,选择“偶尔有”的占22.1%,选择“一般”的占11.5%,选择“基本没有”的占59.6%,选择“从来没有”的占4.7%。可见,选择“基本没有”和“从来没有”的比例之和是64.3%,这说明多半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撒谎行为;选择“经常有”的占2.4%,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干预的对象。在对自我严格要求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在日常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情况是?”的回答中,选择“要求非常严格”的占20.5%,选择“要求比较严格”的占40.9%,选择“要求一般”的占34.4%,选择“要求不严格”的占3.2%,选择“要求非常不严格”的占1.1%。由此可见,选择“要求非常严格”和“要求比较严格”的比例之和是61.4%,说明多半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但还是要特别关注少数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不严格的现象。
2.集体道德状况。集体道德是指个体在集体生活中展现出来的道德发展状况。集体既是个体道德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是检视个体道德发展状况的环境和条件。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村留守儿童在班级中的表现是衡量他们集体道德状况的重要方面。在助人为乐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会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和朋友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经常会”的占45.4%,选择“偶尔会”的占36.9%,选择“一般”的占12.4%,选择“基本不会”的占3.8%,选择“从来不会”的占1.5%。由此可见,选择“经常会”和“偶尔会”的比例之和是82.3%,说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助人为乐的意识和习惯,但是仍有5.3%的农村留守儿童选择“基本不会”和“从来不会”。 在维护班级公共财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是否维护过班级内的公共财产?”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经常有”的占33.9%,选择“偶尔有”的占27.1%,选择“一般”的占19.4%,选择“基本没有”的占8%,选择“从来没有”的占11.6%。由此可见,选择“经常有”和“偶尔有”的比例之和是61%,说明多半农村留守儿童爱护班级公物,但是仍有19.6%的农村留守儿童选择“基本没有”和“从来没有”。
3.社会公德状况。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社会公德是维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因此,社会公德教育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扶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正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当看到违法乱纪等行为时,你会怎么做?”问题的回答中,选择“主动制止”的占67.9%,选择“看情况”的占21.9%,选择“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占4.5%,选择“跟自己无关,当作没看见”的占1.7%,选择“其他”的占3.9%。由此可见,多半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会正义意识,但也有将近一半农村留守儿童对违法乱纪现象表现出与己无关的态度。在奉献精神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当有一天你成功后,你愿不愿意回到家乡并为家乡作点贡献?”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愿意”的占74.1%,选择“比较愿意”的占17.1%,选择“一般”的占5.9%,选择“比较不愿意”的占1.4%,选择“非常不愿意”的占1.5%。由此可见,选择“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比例之和是91.2%,说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精神,但还有2.9%农村留守儿童选择“比较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9]研究发现,由于缺少学习上的帮助、心理上的辅导、日需上的满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容易产生严重的学业危机。[10]因此,关注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扶智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议题。
1.学习成绩状况。学习成绩是个体学业发展状况最直观的体现,学习成绩的优劣或高低直接反映了个体学业发展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是他们学业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也是扶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成绩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在班级中的学习成绩处于什么水平?”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优秀”的占3.6%,选择“优秀”的占25.3%,选择“良好”的占38%,选择“一般”的占28.4%,选择“差”的占4.7%。在对父母外出务工是否影响学业发展的认识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你的学业有影响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有影响”的占4.2%,选择“比较有影响”的占13.4%,选择“有影响”的占21%,选择“没有影响”的占46.5%,选择“根本没有影响”的占15%。
2.学习能力状况。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顺利或有质量地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高水平的技能。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发展的。[11]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能力是考察农村留守儿童扶智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对学业要求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对自己学业的要求是?”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达到优秀”的占49%,选择“尽力而为”的占43.1%,选择“顺其自然”的占6.1%,选择“其他”的占1.8%。由此可见,有近一半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业发展有较高的要求和期待,希望达到优秀水平,但也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业发展抱顺其自然的态度。在学习中求助对象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你通常会向谁求助(多选)?”问题的回答由高到低依次是同学(66.3%)、老师(55.3%)、父母(38.2%)、闷在心里(11.2%)、其他(7.9%)。
3.学习动力状况。学习动力是指学生个体身上表现于学习中对认知操作起调控作用的一种内部力量, 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学习的各种能量, 是制约学习效果的基本要素, 更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12]学习动力跟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扶智教育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学习动力来源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父母让我学”的占6.1%,选择“我自己喜欢学习”的占47.1%,选择“将来能找个好工作”的占35.9%,选择“其他”的占7.1%,选择“不知道”的占3.8%。由此可见,有将近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动力来自于他们内在对学习的兴趣,但是还有三分之一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按照来源方向,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力量和外部环境激发而来的动机,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不能陪伴孩子,他们往往是以物质满足来弥补自己对孩子亲情的缺席,而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唤醒。而且,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操作,见效慢,所以大多数教师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浪费时间的事,忽视对农村留守儿童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以外在的奖励作为刺激,这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发展甚至会适得其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也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4]2015年8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5]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6]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特殊群体,扶技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
1.生活技能状况。生活技能是个体日常生活必须具备的技能,而且掌握的生活技能的强弱也是一个人是否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特别是自我照顾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需要自己独立面对留守生活,所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更全面。在洗衣服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会洗衣服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强”的占31.8%,选择“比较强”的占33.3%,选择“一般”的占26.5%,选择“比较弱”的占5.5%,选择“非常弱”的占2.9%。由此可见,选择“非常强”和“比较强”的比例之和是65.1%,说明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擅长洗衣服;选择“比较弱”和“非常弱”比例之和是8.4%,表明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还没学会洗衣服。在做饭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会做饭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强”的占18.5%,选择“比较强”的占28.1%,选择“一般”的占34.8%,选择“比较弱”的占10.9%,选择“非常弱”的占7.7%。由此可见,选择“非常强”和“比较强”的比例之和是46.6%,说明将近一半农村留守儿童擅长做饭。
2.劳动技能状况。劳动技能是个体基于岗位和职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他们作为家庭成员,要掌握做家务技能以及农事劳动技能;作为班级成员,要掌握班级劳动技能。在做家务劳动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强”的占34.9%,选择“比较强”的占39.6%,选择“一般”的占22.4%,选择“比较弱”的占2.1%,选择“非常弱”的占0.9%。由此可见,选择“非常强”和“比较强”的比例之和是74.5%,说明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参加家务劳动,但是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参加家务劳动。在参加班级劳动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会积极参与班级大扫除吗?”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强”的占41.8%,选择“比较强”的占35.9%,选择“一般”的占20.6%,选择“比较弱”的占1.2%,选择“非常弱”的占0.6%。由此可见,选择“非常强”和“比较强”的比例之和是77.7%,说明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参加班级劳动,但是还有个别农村留守儿童不参加班级劳动。
3.艺术技能状况。艺术技能指的是个体在艺术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主要涉及审美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7]艺术技能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在才艺能力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你拥有下面哪些方面的才艺?(多选)”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画画”的占42.4%,选择“唱歌”的占37.5%,选择“跳舞”的占18.3%,选择“弹琴”的占18.3%,选择“书法”的占17.4%,选择“其他”的占41.8%。教师对“您认为您班留守儿童的才艺能力如何?”问题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强”的占3.1%,选择“比较强”的占15.9%,选择“一般”的占60.3%,选择“比较弱”的占19.5%,选择“非常弱”的占1.1%。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视,并颁发相关文件,乡村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基本能够开齐美术、音乐等美育课程,这是学校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技能的重要基础,但是部分偏远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美育课程无法正常开设;另一方面,相对城市孩子来讲,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机会进一步培养才艺能力。正因为如此,学校应肩负起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技能的培养重任。
通过对以上陕西部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程度不一的各种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特殊的教育对象,也是教育扶贫的重点群体。那么,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呢?
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的关键是教师。基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状况,在整合师资队伍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考虑:一是加强学科教师和心理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学科+心理”教师团队。学科教师可以结合学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既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还关注他们道德、志气、技能方面发展;心理教师集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和疏导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农村学校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严重不足,许多学校都是由学科教师兼任心理教师,导致学校心理咨询师资力量良莠不齐,难以保证对农村留守儿童扶心教育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教师自修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素质。二是加强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理论+实践”教师团队。理论教师要从理论方面阐释和论证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的内涵、价值和策略;实践教师重在落实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工作,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融通,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别是在扶技教育中需要承担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职责的教师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提高劳动技能和艺术技能等实践能力。三是在充分发挥校内教师作用的同时,尽力挖掘校外教师资源,建立“校内+校外”教师团队。特别是要借助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力量,让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团队的师生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实践中去,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质量和效果。
一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分类帮扶。根据监护情况,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祖辈监护、亲戚监护、自己照顾等类型;按照性别,将其分为留守女童和留守男童;按照年龄,将其分为学前留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和初中留守儿童等。不同类别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处境不同,他们的具体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按照不同类别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给予相应教育帮扶,切实提高教育帮扶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讲,年龄越小的农村留守儿童,比如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越需要给予心理方面的关怀和疏导,而初中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更需要学业方面的辅导和支持。[18]二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动态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类型以及具体处境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应按照农村留守儿童的动态变化,相应地调整帮扶内容和帮扶措施,实施动态化的教育帮扶。三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模块化帮扶。按照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内容,可以设计专题式内容,实施模块化帮扶。以扶德教育为例,将帮扶内容设计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大类,以及掌握道德基础知识、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激发道德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发展、加强生活目的教育、加强意志自我锻炼、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和反复实践道德行为八个模块,实施模块化帮扶。四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研讨式帮扶。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留守儿童进行座谈研讨,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实施开放式、互动式、融通式交流研讨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情绪情感状况等个性化特点,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过程中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帮扶方法,切实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一方面,要制订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帮扶计划。由于每个留守儿童具体处境不同,需要帮扶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农村留守儿童具体情况和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人帮扶计划,以此来提高教育帮扶效果。当然,在制订帮扶计划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和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成长档案。成长档案是个体成长资料库,能够反映个体成长的总体状况。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从幼儿园就留守在家,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就有助于不同学段教师了解他们成长的轨迹,从而采取个性化方法施教。给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要尽可能收集所有成长资料,包括心理、道德、学业等全方位相关资料,以便其获得更多的个性化帮扶。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前提是精准地掌握每个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能够为此提供支撑。
一是课堂帮扶与课外帮扶相结合。课堂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教师应抓住课堂契机,围绕学业发展主线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全面帮扶,促进他们学业、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课外是课堂的延伸,学校宿舍、食堂、操场等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蕴藏着诸多教育契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捕捉每一个帮助他们成长的机会。把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与课外活动过程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在学校生活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全时空”帮扶。二是线上帮扶与线下帮扶相结合。线上帮扶就是通过网络等途径在虚拟空间中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线下帮扶就是通过面对面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发挥两者优势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帮扶效果。特别是线上帮扶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实施即时帮助,达到快速和便捷的效果;同时对于面对面不便交流和探讨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匿名形式进行,既能够及时获得指导和帮扶,还可以有效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隐私。三是校内帮扶与校外帮扶相结合。校内帮扶是由学校组织的帮扶活动,校外帮扶是由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开展的帮扶活动,两者结合是资源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形成帮扶合力。校外帮扶活动组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切帮扶活动都要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以及符合道德关怀的要求,要坚决警惕和摒弃那些损害和伤害农村留守儿童的所谓的“帮扶活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