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9-10 12:35田真真刘智慧魏新朋
健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敏脂肪酶淀粉酶

田真真,刘智慧,魏新朋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焦作 454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病程变化较快的急性炎症疾病,大多因饮酒、胆结石、高甘油三酯、腹部外伤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引发。根据病变严重程度、胰腺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程度的不同,经住院治疗后有近3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反复发作,其中3%~14%的患者可进展为慢性胰腺炎,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风险,同时也会给家庭增加经济压力[1-2]。本研究以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的追踪随访,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69岁,平均(48.64±15.31)岁;男150例,女122例。患者经治疗出院后,随访追踪3个月。纳入标准:⑴初发及复发时,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3]中AP的诊断标准;⑵初发患者病程<1个月。排除年龄≤18岁、确诊为胰腺癌、3个月后复发被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者。

1.2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相关血液检测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为偏态资料)以中位数M(P25,P75)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情况 272例患者经治疗出院后追踪3个月,其中有4例在2个月的复查后失访,按2个月复查结果做截尾处理。3个月随访结束时,未复发为198例(含截尾4例),复发再次入院治疗的为74例,建立Kaplan-Meier康复率曲线如图1。

图1 急性胰腺炎康复率曲线(n=272)

2.2 影响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间年龄、BMI、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高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胆道疾病、高脂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表1(续)

2.3 影响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所得结果为基础,将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胰腺炎是否复发为因变量(复发=1,未复发=0),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回归过程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自变量的选择和剔除,设定α剔除=0.10,α入选=0.05。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有高脂血症病史、血清淀粉酶≥400 U/L、脂肪酶≥3 000 U/L、高敏C反应蛋白<130 mg/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9为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复发是以反复发生急性胰腺炎为特征的临床疾病,急性胰腺炎发作后3个月内疾病相关后遗症或并发症都可基本消除,因此间隔超过3个月的再次发作则可作为独立的急性胰腺炎发作。临床研究[4-5]显示,部分患者多次复发后可发展为慢性胰腺炎,因此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复发的临床症状或致病因素可为早期防治或监测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有高脂血症病史、血清淀粉酶≥400 U/L、脂肪酶≥3 000 U/L、高敏C反应蛋白<130 mg/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9为急性胰腺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在人口学特征上,结果显示不足60岁的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人群更容易复发。在既往的研究中鲜有类似的报道,笔者推测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受样本量以及局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影响,导致以中青年患者为主;其二,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人群饮食结构更加复杂多变,生活作息受工作和家庭事务的影响不规律,因此更易导致血压、血脂的不稳定,从而增加发病的风险。国内外多项研究[6-7]均显示高脂血症为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活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是导致高脂血症发病率增高的首要原因。部分研究[8-9]显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更易发展成慢性胰腺炎。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急性胰腺炎复发有关联影响关系。作为胰腺功能主要指标之一的脂肪酶可将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为游离脂肪酸。若脂肪酶水平增高,可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水平上升,当超过白蛋白的结合能力后可激活蛋白激酶,导致胰腺细胞自消化的发生。同时过量的游离脂肪酸可诱导炎症反应,损害胰腺毛细血管,增加胰腺缺血或酸中毒的风险,成为导致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10]。血清淀粉酶升高大多与血脂异常增高有关,研究[11]发现,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可随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另外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可作为全身或多种器官炎症反应的参考指标,其增高水平可反映机体内炎症的严重程度。目前有研究[12-13]认为,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可预测重症胰腺炎或急性胰腺炎不良预后,但尚需大样本量研究。

综上所述,中青年人群及伴有高脂血症患者急性胰腺炎复发风险较高,临床可通过定期监测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高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血液指标判断急性胰腺炎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并给予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复发风险。

猜你喜欢
高敏脂肪酶淀粉酶
胰脂肪酶升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油菜蜜酿造过程淀粉酶值变化
中药外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代表中国
MCM-41分子筛固载脂肪酶的研究
脂肪酶Lip2在蚕丝表面交联固定及其催化性质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