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21-09-10 00:49:06周仕宣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分析新课改

周仕宣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初中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审视,也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立足新课改,探讨了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新课改;有效性分析

一、当前初中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的初中科学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的话,将会对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有哪些起阻碍作用的因素。这些阻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措施,通常只是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已,很难将学生在学习科学方面的兴致激发出来,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二是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響,无论是科学学科还是其他学科,课堂主要是围绕教师的讲解进行,学生只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而已。但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难以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致调动起来。

2.课堂互动生硬,互动内容设置不合理。课堂中,科学课堂应具有浓厚的互动氛围,然而部分老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互动形式以及内容未合理安排设置,导致在某知识点的传授出现思考理解性断层,如有些老师一节课仅有单向的提问互动,有些老师忽视学生年龄特征以及科学基础,其设计问题和拓展内容于学生而言偏难、生僻或晦涩難懂,脱离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些老师在提问前缺少铺垫引导,学生出现思维困难,缺乏引导性的教学只会降低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自我思考的积极性。

3.单向目的性教学,教学形式主义。此外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为问而问,为实践而实践,课堂只重形式不考虑内容的有效性,如部分老师盲目追求课堂活跃,问题设计死板,无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达不到学习效果;有些老师设置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课堂表面比较活跃,但是在知识传授的有效性上浪费了时间。苏格拉底曾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烟火。”只注重片面单一的科学课堂,尽管实现了教学,但却脱离了教育的本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需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与理念

1.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过多地注重自己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教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如满堂灌、一言堂等。这样不仅会阻碍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有效性造成阻碍。

2.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适当地发生改变,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自身的主体观念,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与个性为中心。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确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堂实践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以及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三、提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1.将科学教学活动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名引导者,而非主体者。要调动课堂气氛,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对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及时更新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以进步与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课堂难免会有所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最好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整体的课堂气氛,缓解沉闷,使学生能够在较为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展开积极有效的学习。

2.创造教学情境

初中科学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注意这一课程属性外,还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爱上科学。因此,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有所讲究,创设蕴含情趣的、特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有趣、活跃的情景中开展学习。此外,在创造这一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图片、多媒体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得以提升,使整体的初中科学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3.丰富多样课堂形式,加强合作学习。杰克布斯认为:“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最有效地协同努力的原理和方法。”科学课堂不仅要强调师生互动,更要注重生生活动,即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旨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知识交流表达平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布置相应课堂讨论或者课后实践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完成,同学们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探究思考科学原理,这种合作探究是科学课堂的留白艺术,增强了学生的主导性,授之以渔。课后还可组内开展组员互评,教师对小组完成情况和各个组员的参与情况进行针对的指导和建议。

结语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科学在学生的学习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运用一些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春青.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例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2017(1):45.

[2]罗美莲.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5.

(温州市瓯海区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分析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8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1:31:49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东方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 01:35:32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对电子商务专业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4:5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23期)2016-05-13 00:32:46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0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