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被频繁提及,各个高校的课程教师正在着力探究建设校园文化有效策略。其 中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融入思政思想,不仅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还能为校园文化的实施建设提供驱动力,可见思政教 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强化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渠道,高校教师应积极研究思政教育发挥的价值作用, 并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实践研究简要剖析現阶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渗透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思政教育应用作用的有效策略,旨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校园文化;价值研究
一、现阶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不良现象阻碍思政工作开展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下,网络文化趋于多元化、网络信息更具丰富性,其中不免存在一些不良信息侵蚀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不文明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高校学生在此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思想和行为都容易受其左右,从而出现认知偏差和不良观念。
(二)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视度有待提升
近些年,国家教育部曾多次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着重强调了将学生管理工作渗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现实意义。鉴于此,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也应贯彻落实思政教育,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与影响, 容易让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政教育趋于表面化,并未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进而也无法达到预期的促进效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有效策略
(一)着重关注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
高校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建设中的主体性,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特色与优势的机会和平台。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不仅能够促进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进程,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在建设中实施思政教育,进而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思政学习的重要意义。其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契合学生学习能力、认知层次、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进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
此外,其思政教育课程不仅包括道德观念、就业观念,还有消费观念和行为导向,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将思政与课程内容、党建活动、美育教学、德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来为学生创设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高校借助有效途径来展现思政教育价值的同时需要与高校的办学战略、专业特色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营造和谐、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思政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发现,思政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鉴于此,高校应探索有效措施来促进两者的协同作用,鼓励思政教师充分发挥课程主阵地的作用,以此为依托来渗透校园文化。
其一,思政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并大胆创新活动环节来提升其开放性、互动性以及有效性,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感知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精神。
其二,思政教师还可以聘请思政专家进校开展主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使得学生接受更为专业和科学的思政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其三,思政教师还应着重观察每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日常, 构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校园文化,及时给他们提供指导与建议,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解决问题。
(三)提升校园物质与精神的建设层次
高校在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高校应在符合校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设计校园建筑筹划,以此来促进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比如校园内建筑应具备一定的美感、合理调整宣传栏设置位置、结合校园整体比例来规范绿化范围、建立极具校园特色的标志物等等,以此来为学生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另外,高校在落实精神文化建设时需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个性品质,并在尊重学生个性与爱好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向学生灌输校园文化内涵,并通过树立模范典型、设立校园品牌来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并提升他们的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处于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鉴于此,教师应结合思政课程特点来挖掘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比如可以通过着重关注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思政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校园物质与精神的建设层次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有效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良好品质,进而为他们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奕同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创新研究 [J]. 长江丛刊,2020(005):194,196.
[2] 周一帆 . 高校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3):27-28.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