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法:阅读——写作迁移训练

2021-09-09 02:57曾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体知识点课文

曾艳

从升学的角度讲,近年来似乎已形成一个共识:“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的重要性无需论证。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语文很难像其他科目一样用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且现有的升学体制下,各门学科都会分摊掉学生的学习时间。一方面是语文很重要,另一方面是时间少任务重,这是横亘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矛盾。

一、“阅读—写作迁移训练”教学法的内涵

影响语文分数的主要因素是阅读和作文。在一份高考试卷中,阅读和写作的分值加起来超过三分之二,因而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将这两大内容落到实处,语文的考试成绩就会比较有保障。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余年,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阅读—写作迁移训练法”,这一教学法通过我校的教学实践,初步证明是有效的,故而写出来,或可供同仁參考。

顾名思义,“阅读—写作迁移训练”的立足点在阅读,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教学法本质上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读”后“写”,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但“破万卷”在现有的升学模式下确实比较难以实现:扬州大学一份关于“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曹海霞《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研究》),当下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做不到通过海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其他学者、一线教师也表达了类似的现状。

因此,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万卷”变为“少而精”,将教材课文篇目重新进行整合归类,并适当增减同类篇目,教透读懂,着重强调“这一类文章怎么写”,将“读”与“写”高效结合,以此达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使学生理解、掌握文章的写作规律。我们需要先教会学生理解“好的文章是什么样子”,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再去模仿,做到融会贯通,最后才能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这样系统化的训练,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来说,较之传统的教学法更为高效。

二、“阅读—写作迁移训练”的设计步骤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多以内容为纲,以相似的内容题材为同一单元。这样的编订思路对于积累素材、拓宽视野是有好处的,但从写作技能培养上看,教材这样的编订模式对于写作的知识点是碎片化的,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记忆。因此,我们就尝试以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考点)为纲,将阅读与写作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按同一类型的写作技巧为同一讲解单元,从而使学生从高一起就建立起系统化的写作概念。比如,以“人物塑造的方法”“好的文章结构”等为专题进行单元讲解,通过调整课文讲授顺序使学生务必明白这个道理:不同体裁的课文,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现代白话文,都有着共同的写作规律。

“阅读—写作迁移训练”教学法的实施将分为“确立文体和主题意识”“确立文章结构意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树”三个步骤。

(一)第一步,确立文体和主题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是使学生明确文体和主题意识。向学生传达“文学”的本质,使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好的文学作品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特征,进而使学生理解所有的文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看法(见解、情感),即主题。任何作品均须有主题(包括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等)。知道了这一原理,我们就能理解各种艺术形式其实是相通的,无非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基于这一原理,我们评价不一样的文体就有了不同的标准。叙事类(小说、戏剧)和抒情类(诗歌/散文),以及议论类(议论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抒情类要使人感同身受,以意象或细节见长;叙事类情节、细节必须合情合理、生动自然;说理类应当有理有据。明确了上述标准,就可以养成习惯,写出文体特征明晰的文章,而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既像议论文又像叙事类文本。

(二)第二步,确立“文章结构”

确立文体和主题之后,第二步是确立“文章结构”。结构是一切的基础,人只有骨架立起来了方能成其为“人”。写作文道理也一样,只有结构正确了,文章才有成为好文章的可能性。

为便于学生理解,笔者提出了“圆形结构”这一概念,即在文学作品中,终点归于起点的结构,类似于一个圆形。这实际上就是大家熟知的“首尾呼应”,但为避免学生对此结构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就将之以一个饱满的“圆形”来使学生产生形象化记忆。且进一步将“圆形结构”的实施细分为“起→承→转→再→转→合”五步写作法。以《赤壁赋》为例:起:游于赤壁美景→承:饮酒乐甚→转:由实转虚,愀然谈论人生→再转:自我开导、思辨,心境变为豁达从容→合:回于现实,客喜而笑。

事实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什么样的文体,多数都符合“圆形结构”这一特征。甚至不仅是文学,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如音乐、电影、电视剧作品也符合这个“圆形结构”的规律:首尾相似,中间有变化、转折。对此我们可以在其它学习中举一反三。

(三)第三步,分解文章的写作要领,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树

在确立好文章结构之后,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三大类,分别讲解这一类文体的写作要领,使学生形成关于写作要点的知识树。

1.写人叙事类。特别强调细节描写,要“把人写活”。

2.写景抒情类。特别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落实“动与静”“实与虚”“古与今”(典故)的对应关系,务必使学生理解古典文学委婉含蓄的特征。

3.议论说理类。特别强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强调论证方法。

我们以每学期为单位,讲解篇目可多可少,但一般来说每学期都应该涵盖上述这种文体类别,以达到不断强化记忆的目的,且能以旧带新,不断增加和细化更多知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课讲解的阶段,我们有意识地倾向于古典文学的讲授,以期能使学生明白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在于语言形式。从写作的内在规律来看,二者并无差别。一方面可积累文言知识,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能在经典中学会写作,可谓一举数得。

三、“阅读—写作迁移训练”的案例呈现

下面以苏轼《赤壁赋》为例,说明笔者如何进行的“阅读—写作迁移训练”:在讲解阅读写作知识之前,文言文首先要解决文言的语言障碍,在“读得懂意思”的前提下才能分析出文章的好坏。但文言文基本功不在本文讨论之内,故略过不谈。

(一)解读《赤壁赋》中的细节之美

1.明确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都需要用细节来呈现,否则文章没有表现力、说服力。

2.本文关于“美景”的描写十分具有画面感,使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3.向学生明确“环境”(景)与“人物心境”(情)的因果关系。

本文所有细节都真实可感,并且能引起人的共鸣,所以从细节这个角度看它已是一篇美文。

(二)解读《赤壁赋》的结构之美

梳理文章结构,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情绪转变自然而然且合情合理。全文结构如图1所示。

我们称之为 “圆形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在“首”与“尾”之间,如何呈现出一个饱满的“圆”,而不是干瘪的形状:

1.开头:从景写起。由“景”到“情”是古典文学的一条基本法则,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遵循这条规律(可结合具体作品适当展示)。

2.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处理:本文所有的情绪转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上一段的基础上才得以成立,即每一段都是在为下一段做铺垫。

3.关于线索:每一段都扣住“月亮”这一个意象在写。 “升”→“照”→“落”的弧形(类似于“圆形”)转变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轮回(引申《春江花月夜》)。

4.关于结尾:注意“喜”与“乐”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一样,是更高层次的升华。

5.讲清楚了以上四点内容,我们还会展示《荷塘月色》《兰亭集序》《再别康桥》等篇目与本文一致的文章结构,最终使学生明白,圆是最符合中国审美传统的形状,因而文章中具备这一形状特征的结构无疑是最好的结构。

(三)关于主题和文体的解读

主题即情感。关于本文的情感,我们需要“知人论世”,结合苏轼的个人经历来加以讲解。苏轼被贬至黄州,人生跌入低谷,处于这样的境遇,他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寄蜉蝣于天地”这种感受。但苏轼生性豁达,每遇人生的逆境他都能自我开导。把握住“哀、羡”与“何羡、物各有主”两种情绪,理解苏轼是在自我思辨、自我对话,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基于上述主题的解读,可以引申出“赋”这一文体特征:叙事加抒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客”往往是作者虚拟出的人物形象,仅仅是与“我”相对立的一种存在。(可引申《子虚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最后,这一文体特征直接反映在题目中,因而我们需要提醒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讲,好的题目往往既能够一眼看出文章内容,又能判断出这篇文章的文体。

四、“阅读—写作迁移训练”的成效及反思

这样的教学思路,其实是我们在对教材做一种个性化重组,每学年的教材其实已包含了所有知识点。立足于教材篇目,是要让学生明白教材的示范作用,我们需要“见贤思齐”,从“读懂”到“学着写”,最后把课文中的写作技能迁移为自己的技能。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强调课文中体现出来的这些写作技巧,使学生有意识地读写并重、同步提升。因此,講解课文的过程就是将学生阅读和写作进行一体化训练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将写作教学融入到每一堂语文课中,因而无需单独开设作文课。

高一教学不必求快,务求弄懂;在高二结束的时候,所有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均已完成,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养应该基本得以确立;高三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再补充相应的篇目,与此同时进行规范化的高考模拟考试,在正规化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事实上这些写作要点本身也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的考点,所以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对文学文本阅读也是十分实用的。

本人有意识地使用这一教法,通过三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的确行之有效:所教班级学考AB率为学校史上最佳,高考语文成绩也是学校历史最佳。所以将这一心得写出来,希望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8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学建设项目结题论文)

作者单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文体知识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背课文的小偷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背课文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