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蕊源 王琳
201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我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我园尝试利用网络平台,立足教师需要,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新立场:网络教研师本位
网络教研的新立场主要是指在使用网络这一教研形式中 凸显师本位,网络教研难点的确立、网络教研平台选择以及网络教研氛围的创设等方面皆基于教师本身。
1.明晰网络教研需求
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和调查了教师的网络教研背景。大多数教师都有使用网络平台传递信息和参加培训学习的经验,但较少有在网络上进行教研活动的经历。大多数教师认为网络教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疫情背景下最适合的教研方式,他们愿意尝试网络教研,同时也有两大担忧:一是选择什么平台开展,使用起来是否便捷。二是网络教研过程中如何实现互动和深度参与。
2.选择网络教研平台
当下可用于网络教研的平台很多,做好选择才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参与教研。我们对教师提及的QQ、微信以及钉钉等平台进行了多维度比较,最终因其可以实现投屏、多元互动等,有助于聚焦教研活动本身而选择了QQ视频平台。
3.营造网络教研氛围
在选好网络教研平台后,我们以文化为基石,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教研环境,来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比如:教师自主组建小组,创建小组文化,以文化凝聚人心;主持人借鉴主播的一些暖场方式,以新颖方式吸引人。
二、新制度:网络教研深度化
网络教研容易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因此,我们建立了网络教研小组、编制了研究计划,制定了研究制度,通过规范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引导,深度推进网络教研,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价值。
1.建立网络教研小组
我们根据本学期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找共性、对话访谈寻差异的方式,确立了本学期的网络教研主题为“社会领域PCK(领域核心经验)”,并建立网络教研小组。比如,针对社会认知中“自我感知”这一核心经验,我们成立了春风种植网络教研小组,让教师在家种植植物,记录分享种植心情,唤醒内在感知,链接自然与生命,进而从幼儿的角度去感知植物种植活动;针对“社会交往”这一核心经验,我们成立了好朋友网络教研小组,教师通过网络播放成人或幼儿交往的微视频,以案说教,探讨各年龄段的交往现状以及促进交往发展的策略。
2.编制网络教研计划
网络教研计划大致分为三层:学期网络教研总计划、每一项活动的网络教研计划以及教师自主申报的网络教研计划。学期网络教研总计划由园长牵头制订,明确教研方向、目标。教研组长具体落实每一项活动的教研计划,包括教研时间、教研形式、参与人员、教研内容等。教师根据学期网络教研总计划和每一项活动的网络教研计划,自主申报网络教研计划。以“社会领域PCK”网络教研活动为例,园长制订了社会领域网络教研活动的总计划,教研组长基于此制订了“春风种植”活动的网络教研计划,教师据此自主申报了各自的网络教研计划。
3. 制定网络研究制度
为了确保网络教研的实效性,我们制定了人人参与的网络教研制度,规范教师的网络教研行为,比如:网络教研时教师应在相對独立、安静的场所,不得忙与网络教研无关的事;网络教研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不占用教师的下班时间。我们还制定了网络教研逐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的职责,积极维护教研秩序。第一级是园长,既是整个教研活动的规划者、指导者,也是实践者和管理者。第二级是教研组长,负责制订具体的教研计划,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第三级是教师,即教研活动的参与者与实施者。
4.探索网络教研流程
网络教研流程清晰、明了、逻辑性强,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针对不同的网络教研活动,我们探索了不同的教研流程。以读书沙龙为例,整体流程如下:确立问题、选择书籍、自主分组、自主阅读、小组共读、集体研读。具体到集体研读环节,教研流程如下:团队文化介绍、章节主要内容梳理、领域知识解读、幼儿发展特点解读、课例展示与研讨、答疑解惑、专家点评、感悟分享。
5.建立网络教研评价体系
我们采用问卷星、QQ留言、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纵向上建构了教师评价、教研组长评价、园长评价、专家评价的四维评价体系,在横向上建立了全园教师共同评价的体系,从而打造了纵向有深度、横向有广度的多形式评价体系,真实反映网络教研质量。
三、新形式:网络研究多元化
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网络教研形式,以调动教师的网络教研热情,激发教师的网络教研内驱力。
1.在线参与体验
在线参与体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我实践感知,二是分享激发共鸣。自我实践感知是个体化的,是教师在自身工作中的体验。分享激发共鸣是面向所有网络教研成员,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体验。这两个部分交替进行,教师在实践感知后积极分享,分享后再次回归实践感知。比如:在“社会领域PCK”网络教研活动中,为了唤醒教师社会感知中的“自我感知”,教师在家自主选择植物和种植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问题、情绪等,就是第一步的“自我实践感知”;随后,教师不定时地在群里分享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失望、欣喜等多种情绪,其他网络教研教师换位思考,给予信息回馈,这就是第二步的“分享激发共鸣”。
2.在线读书沙龙
我们将在线读书沙龙分为三步:第一步自主阅读,在活动之初每位教师自主阅读选定内容,梳理出自己阅读中的难点,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第二步小组共读,各小组在线共读同一章节,并对所读内容进行阐述、提出疑问。第三步集体研读,在小组共读的基础上由该小组发起教研活动,向全体教师分享所读内容并给出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体再次进行研讨,最后由园长或专家进行引领。
3.在线课例展示
课例展示往往需要幼儿参与,但在网络教研中没有幼儿,只有教师单独进行课例展示,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还是在“社会领域PCK”网络教研活动中,教师自主选择在线课例展示,如社会认知课例“致敬最美逆行者”、自我意识培养课例“我喜欢自己”等。教师不仅要在线表述自己的语言和环节设置,还要预设、表达出幼儿的语言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提供课例的教师,还是评课的教师,都要深入揣摩课例和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
4.在线资源建设
我们发动教师搜集或者创生适宜的资源,并在线与大家分享。教师就相关资源提建议,如是否适宜放入资源库、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最终构建了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库。
在信息技术爆炸的今天,网络教研将是教研活动的一种新常态,是园本教研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传统教研的创新和发展。师本位的网络教研立场、深度化的网络教研制度以及激发教师内驱力的网络教研形式能有力地推动园本网络教研。我们将继续借助网络教研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从而提高我园的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