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振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世界所知,美好缱绻的《詩经》、详尽真实的《史记》,飞马送别离、桃源看百态,美好的文言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立足的根本,尤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初中时期是文言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刻,教师应当尤其重视文言文的理解、阅读。但是在这一时期常常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死记硬背、不解文意、需要反复讲解,所以作为文言文的教育者要学会调整方法,将趣味性纳入其中,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所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用现代化的方法与科技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充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阅读方法;有效性
在现代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大。文言文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整体精神气质。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厌烦心理。古文与现代文的语法结构差异、冗长繁杂的生字词义、无法代入情感等种种情况,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摸索最适合、最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照搬课本,通背全文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新课标对学生做出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所以很多教师在还未进行课文讲解之前就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背诵,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死记硬背,不明其词、不解其义,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块最不愿意触碰的区域。同时,教学时照搬课本,一字一句按照书本注释翻译,难道“千树万树梨花开”就真的是一夜之间梨花就都开了吗?显然不是,是唐朝边塞诗人描写边塞风雪的壮阔场景,一句诗词并不只有表面的含义,照本宣科并不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体验,盲目硬背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厌烦情绪。背诵是要讲究方法的,在一定的背景讲述、一定的知识积累之后,搭配新鲜、有趣的故事,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语法匮乏,文化差异大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跳蚤”之意在此句中似乎并不合适,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学生不理解文意,错误翻译,但其实只是通假字的情况,“蚤”通“早”。通假字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三点:声母、韵母完全同音,声母同音,韵母同音。如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了解这种基础语法、基础文化知识,那么完全理解的困难性就会加大。同样的,现代的口语和文言文构造相差甚大,容易出现语言上的障碍,文字难写、难懂,并且由于社会制度和古今文化的差异,相同的词语并不一定会表示相同的意义。如“风流”,古人常说“人物风流”,是指人潇洒、不拘小节,但在现在就是一个贬义词,指人轻浮放荡。因此,一部分学生觉得不学习文言文也可以,反正不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效率低下。
二、提高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多样化教学
过去的课堂都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自然激不起学习兴趣。好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整篇文章大意,并且组成小组,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们才会有兴趣去了解和学习。
另外,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视频、图片,使学生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比如,学习《列子》中的《愚公移山》时,可以播放《愚公移山》的教育类视频,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也在精神上鼓舞学生遇到困难要勇于解决,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运用这种多样化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融入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他们的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2.斟酌词句 强化积累
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在于字、在于词、在于句,实词、虚词、句法都需要灵活运用才能在繁复的文言文中精准地获取文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固定句式等所有的文言文知识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接触、去运用,需要帮助学生一字一句地去梳理清楚,让学生先理解字义,再理解词义,最后理解句式、串联全文。这些在于平时不断的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后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体味意境 教书育人
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文都是传承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不只是要学习某篇课文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的契机。一篇文言文的背后一定有社会背景,孟子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正处于战乱之时,孟子基于当时情况,告诫君主要及时反思,不能耽于享乐,要有忧患意识。先给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知晓当时社会的动乱,再联想现代社会的和平来之不易,既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主旨,又能使学生奋发图强。
综上所述,教育者要学会调整方法、创新方法,综合运用方法,实现课堂文言文的效率最大化,将趣味性纳入其中,激起学生兴趣,用现代化的方法与科技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朱勇.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2).
[2]宋玉峰,宋艳华.初中文言文有效教法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