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在耳道里的肿瘤

2021-09-09 21:36付德明
家庭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结疤耳道乳突

付德明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右耳刺痛四年,听力减退3个月。初发病时右耳道微痛,可忍受,发痒。之后疼痛逐年加重,疼痛向耳屏前上部、同侧乳突部放射,伴耳内作响。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分别误诊为“神经痛”“外耳道炎”“耳道软骨膜炎”等。入院检查见右耳屏不肿胀,有压痛,耳郭轻度牵拉痛,外耳道软骨部弥漫性肿胀,质硬,明显触痛,其表面有褐色痂皮,痂下溃烂,有小的红色肉芽组织和血性分泌物,轻拭即出血。耳道甚窄,仅见缝隙,窥不见鼓膜,乳突部无压痛。临床诊断为外耳道肿物。

局麻下按照乳突手术的耳内切口法,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达乳突骨表面,见外耳道后骨壁病损破坏,凸凹不平滑,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皮下组织呈环形增厚,发亮,质地坚硬。将外耳道增生物和软骨全部切除,凿除病损骨质和受累及的蜂窝。切除物病理报告显示有多个癌巢,癌细胞排列呈条索状。诊断为外耳道基底细胞癌。经化疗后30天痊愈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

基底细胞癌系基底细胞恶性增殖,是可以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的较常见的一种皮肤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多见。病程经过缓慢,常延至10年至数十年之久,可结疤自愈,但易复发,或一侧结疤自愈,而另一侧侵蚀破坏不已。一般不转移。

本病好发部位为颜面、耳郭前后、下唇和手背等曝光部位皮肤。早期皮损常呈小而硬的红色结节,边界不清,易演变为疣状或乳头瘤状,表面可有鳞屑,中央易发生溃疡;溃疡表面呈顆粒状,易坏死、出血;溃疡边缘较宽,高起呈菜花状,性质坚硬,伴臭味。肿瘤可进行性扩大,进一步侵犯肌肉或骨骼。活检确诊本病。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不宜做手术者可用局部放疗或电凝固术,或液氮冷冻治疗及化疗,效果均满意。

外耳道基底细胞癌极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外耳道软骨膜炎容易混淆。因此,诊断外耳道炎症时,若经过两个月的合理治疗仍没痊愈,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及时取活检确认。

猜你喜欢
结疤耳道乳突
氧化铝高压溶出过程管道结疤的特性及清理方法优化
耳内插葱治不了耳聋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拜耳法分解槽结疤洗涤苛化工艺研究及应用
高速线材表面结疤原因分析及消除措施
声学头模耳道入口处的声场仿真分析
一水硬铝石溶出预热套管结疤组成与表面性质间的关系
我国成立耳道数据与3D打印服务中心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