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程融合;五育并举;满足个性;丰富体验;项目驱动;面向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24-05
【作者简介】史品南,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3)校长。
一组镜头的追问:学生在什么时候笑容最灿烂?班级里戴眼镜的学生有多少?周末学校操场有学生在打球吗?寒暑假等节假日学生在做什么?……
我们一直有着这样的憧憬:让学生每天多笑半小时;让学生每天多睡半小时;每班每年少一个戴眼镜的人。然而,作为一种基本教育诉求,现实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障碍。当前,沉重的学科考试压力剥夺了学生大量的学习乐趣和成长空间。如何在确保学业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优化学习体验,似乎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但在我们看来,生命成长的过程与学业成绩的优秀并不天然地构成一对矛盾。
2020年7月,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前,我校正借力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嘗试对传统办学形态进行一次变革,健全立德树人机制,完善五育并举的全面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生命成长,让校园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
一、我们的追求:让生命健康而自由地呼吸
我校始终秉承“健康第一、学生主人、满足个性、丰富体验”的发展策略,用以统领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尊重和呵护,让每一个生命的需求都得到关注和理解。由此,我们提出“让每一个生命健康而自由地呼吸”的发展理念,把关注生命成长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校本化表达。
首先,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是教育规律在学校层面落实的重要体现。其次,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是落实以生为本的课改要求,体现了学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人,是对个体独特性和发展主动性的尊重,为学生自我发展注入动力。第三,凸显校园生活中生命成长的中心地位,引导青少年体悟生命成长之道,把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发挥生命潜能,澄明生命意义作为教育者的基本追求。
二、我们的行动:为快乐人生做准备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我校在传承百年优秀办学传统的同时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凸显校园生活中学生生命成长的中心地位,将学生获得主体的尊严、个性的张扬、成长的快乐以及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憧憬,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依据,并逐步形成了一条校本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融合,全员共建大课程系统。
为了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突破行政班、年级段的时空局限,实现课程、教学、技术、环境等资源深度融合,促发各学科知识间的意义关联,2018年以来,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我校通过“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全员共建、以生为本、分层推进的课程建设原则,深入探索以“大基地”为载体,以“高科技”智慧云校园平台为支撑,以“课程融合”的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大课程”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立体多元的课程选择,以此重塑学校课程的整体形态。主要包括两大类——
Ⅰ类“必修课程”是新课标下国家课程中各学科“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旨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习内容。
Ⅱ类“研修课程”是新课标下国家课程中各学科“选修模块”和校本课程,旨在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层次的、综合多元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包括:以学科为基点的学科内融合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超越学科的主题融合课程。
为此,学校系统构建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设立了四大研学中心,即“人文研学中心”“科技研修中心”“体艺研学中心”“国际研学中心”, 成立了“四大研学中心教师合作体”,为课程顶层设计打造了一支专业化队伍,为特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与评价等提供机制保障。
以“科技研修中心”为例。数学校本课程(学科内、学科间融合)有《中学生数学论文的阅读与写作》《数学与生活》《数学建模》《无限的世界》等;物理校本课程(跨学科、主题融合)有《慧鱼机器人课程》《Fablab创新课程》《物理学家综合项目》《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课程》《科普科幻创作》等;化学校本课程(学科内融合)有《化学创新实验活动》等;生物校本课程(跨学科融合)有《微观探秘》《元素与健康》等。
2.教育教学改革:五育并举,培养引领未来的杰出公民。
我校以德为先,五育并举,以“家国情怀、诚谦品性、独立精神、健康人格”来奠定生命底色,成就高尚灵魂,培养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杰出公民。
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凸显品格提升工程、劳动教育、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艺术教育等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并以课程融合的思路,统筹各学科和各项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各类教育活动的成长价值,进而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如以“砥砺气节青年”品格提升工程为载体,整体规划了我校的德育课程体系, 从碎片化德育走向序列德育,形成了一个多元化高品位的德育活动系列,即“三全四生”主题德育课程。学校尤其重视艺术课程在价值引领和情感熏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审美懂美尚美的艺术熏陶,学生的身心、气质与素养得到了和谐发展,唤醒了生命成长活力。
另一方面,我校以“大基地”为平台,突破传统的教学时空,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使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泛在学习”成为可能,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学习时空的限制,以个性化学习、选择性学习、深度学习、泛在学习为形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型变革——重构物理空间的跨界学习,重组课程内容的融合学习,基于主题项目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撑的泛在学习。
同时,我校在“知识课堂” “智慧课堂”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命课堂”,力图突破知识课堂的樊篱,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对话、思辨、探究、实验等成为课堂常态,实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如语文学科“思辨课堂”、数学学科“思维课堂”、英语学科“对话课堂”、理化生学科“实验课堂”、政治学科“议题课堂”、历史学科“互联网+课堂”等,让学习活动走向自主、自律和自由的更高境界。
3.拔尖人才培养:满足个性,架构学生高端成长“立交桥”。
我校是首批“江苏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一流高校优秀生源基地。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充分而有个性地发展,我校立足自身丰富的资优生资源,抓住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的黄金期,探索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以学生志趣为导向,打造全方位创新素养课程体系;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发挥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的引领作用;以发挥资优生个性特长为主旨,探索并建立一个多样化、全方位、分层次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体系,架构起学生高端成长的“立交桥”。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特设的校本融合课程。包括人文修养类、学科拓展类、科学方法类、学术滋养类、探究实验类、实践体验类等。(2)实施有利于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成长的教学方式:导师制、项目制、选课制、学分制等。(3)开展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如建立升学直通车,改革招生政策,调整学习时段,实施免修制和选修制,建立交流学习制等。(4)构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育的评价机制,重点突出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涯规划的制定;二是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性评估;三是学生选修课程的考核与评估;四是结合大学、科研院所等协作单位,对共同开设的相关课程进行评估;五是对每届资优毕业生的数字化跟踪调查等。
目前,我校以“常州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重点项目为抓手,拓宽了“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外延,将其主要类别划分为“学科竞赛类”“人文科创类”“体艺类”“高考类”等四大领域,这样学生个体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得到了尊重和认可。
4.校园生活样态:丰富体验,舒展师生的生命活力。
“学生乐观进取,生活健康向上,校园生机勃勃,师生存在感强。”这既是省常中一直以来的校园生活样态,也是省常中人对生命成长的承诺和追求。一方面,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学校现有社团50余个,社团活动不仅存在于校园,有的还走向社会,走向国际。其中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头脑奥林匹克、美国数学竞赛(AMC)、数学建模等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国家级、国际级各类比赛,斩获颇丰。另一方面,系列化主题仪式活动丰盈了学生高中三年成长体验。我校结合社会和学校生活重要节点的系列化主题活动,既反映了社会生活,又关注了学校发展和学生心理成长的动态过程。
同时,以物赋魂,以文化人,把校园建成最适宜学生成长的生态系统。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渲染着浓烈的文化色彩,散发出文化气息;让学校的每人、每事、每制都浸润着深深的文化意蕴,张弛着文化力量,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首先,从外塑场景的建造转向场景内涵的挖掘。发挥两杰广场、大师林、校史馆的育人功能,让它们成为班会、历史、语文的新课堂。其次,从传统精神的挖掘扩展到时代要求的把握。既充分挖掘校友大师身上勤学善思、踏實沉潜的品性,又注重结合时代要求,挖掘国家先锋、杰出校友、优秀学生的精神内核,洗涤学生灵魂,锤炼高尚品格。再次,从分散的布置设计走向主题内容的聚焦。学校中心宣传栏设置四个板块——“旗正飘飘”“支部风采”“致敬两杰”“青声习语”,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提升精神境界。
5.师资队伍建设:项目驱动,团队文化引领内生成长。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使教师从个体发展走向团队协作发展,从外铄驱动走向内生自觉。为此,我校开展了多样化团队建设。以课程基地为依托,建设课程设计研究团队;以课题项目为载体,建设教学问题研究团队;以教学竞赛为练兵场,建设校本培训专家团队;以“元博讲坛”为撬动点,建设学术前沿引领团队;以成长营为主阵地,建设青年教师互助团队。
我校已先后立项了15个校级重点创新项目,涵盖了多学科、多路径的探索,以项目制为抓手,鼓励广大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形态,激发突破工作难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多元化的校本课程,有效激活了师生共建学校课程的热情。
同时,对外辐射引领也是我校优秀教师团队进一步发展的方式。如史品南名校长工作室、汪明江苏省名师工作室、多个市学科名师工作室,以及城乡结对活动,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学发展、培养青年教师、推动名师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集团化办学也成为我校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我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团化办学方式,如结对帮扶、合作办班、城乡结对、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大集团成员。目前省常中教育集团规模达到9个。通过加强集团学校整体联动,协调发展,定期与不定期地对集团成员校开展课程培训、教师培训等,促进了常州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惠及了常州市民,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6.综合评价重构:学生主人,聚焦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充分而有个性的发展,发现与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学校在十多年新课改历程中,积极探索学业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持续优化指向全人发展的评价策略、路径和方法,着力构建了一个从多元评价走向了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评价体系。
(1)学分制管理。我校创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包括《学分管理办法》《学分考核认定表》《学生成长记录袋》《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生素质报告单》等。通过学分制管理,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加以修习。我校学生高中毕业学分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144学时,包括“必修课程”130学分(必修88+选择性必修42)和“研修课程”14学分。并增设特长类学生研修学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2)项目制量化。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的核心素养要求,对其进行了“项目制量化”,将素养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和评价项目:每一位学生在3年高中学习期间,至少完成“8个100%”的项目量化研修任务。具体包括:①100%的学生做100小时义工服务;②100%的学生阅读100本中外名著;③100%的学生完成100个自主实验;④100%的学生完成1项科创类作品;⑤100%的学生参与1次才艺类表演;⑥100%的学生参与1项小课题研究;⑦100%的学生参与1个项目或社团;⑧100%的学生学会游泳等。
(3)制度化支持。学生的持续成长需要各类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建立、完善和实施以下制度,让评价活动成为学会学习、体验成长和深度对话的过程。包括:導师制、学长制、合作制、免修制、自管制等。
(4)特色化活动。评价制度的有效落实取决于丰富多彩、指向明晰的评价活动,而评价活动与学习融为一体,成为推动学生生命持续成长的撬动机制,以此凸显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包括:生涯规划展评、杰出学生评选、社团考评制、校长面对面、义工活动档案等。
除以上活动外,我校在研究性学习、劳动教育、新生入学夏令营、高二“坚韧行”、高三“超越之旅”等各类研学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将学生培养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关注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调动发展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自我评估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7.国际化教育:面向世界,培养民族情怀的文化使者。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涵养学生的中国情和中国心,把东方人的脸孔展现给世界,并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代人。
为此,近两年来我校国际化教育依托“国际研学中心”这一组织架构,构建了省常中特色的中外融通国际交流课程与活动体系,创新了国际交流活动,丰富跨文化学习体验,逐步形成了学生开放包容的文化交往品格,提升了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参与国际交往的关键能力,为学生在未来成长为兼具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了基础。我校国际化教育开展了以下工作:中外课程融合,多元文化共生;智慧教学探索,国际理解渗透;品牌活动营建,国际交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文化自信树立等。
未来,我们将始终秉承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厚植生命成长,将校园建设成全人教育的实验田、个性发展的大舞台,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努力呈现一个高品质高中办学的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