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江志伟
秋冬吃“头脑”,是太原的传统民俗。出版于1935年的《太原指南》,就曾提及“清和元头脑”是太原名吃,老太原人也都知道一句“头脑杂割清和元”,可见“头脑”这道名吃在太原早已家喻户晓。
“头脑”“头脑”“头脑”,莫非这龙城太原竟然有卖“头脑”的不成?车子载着我们在山西省会太原的街市间穿行,车窗外不断掠过的那些酒店、饭店以及早点摊店的门前广告牌上的“头脑”两个大字,便不时逗引出我们的好奇。终于按捺不住地叫停了轿车,迫不及待地径直飞向那处卖“头脑”的店铺。一问,说是早就卖完了,明天早上来吃吧,说得我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奇之心也被逗引得格外强烈起来。
翌日起了个大早,到店家一瞧,结果还是来迟了些,排队买“头脑”的人早就站成了长龙阵,一派热气腾腾、氤氤氲氲的热闹景象。食客中,主要还是那些操着浓重口音的“老山西”“老太原”们,似我们这样的外来客所占比例却不多,我想估计多半还是不知晓、不了解这“头脑”的个中之妙吧。“其实,完全可以这么说,没吃过‘头脑’,就等于没到过太原”,“老太原”说得斩钉截铁。就趁着排队的时间,打听起“头脑”来,这才知道为什么要早上来吃“头脑”,原来它是山西太原当地的一种历史悠久、传统高档、属于滋补药膳范畴的早点美食,难怪过了钟点就停止制作与供应了。“老太原”告诉我:“这是在现在呢,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它了;要是在过去吧,则一定要到每年的农历白露到立春的这段期间才能吃到它。”
终于见到热气腾腾的“头脑”端放在我的面前了,汤汤、水水、糊糊一大碗,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万白香中几点红”。那“白”的,是羊腰窝肉、藕根、山药、黄芪、标准面粉、葱白与鲜姜等众多原料的混合物的颜色;那“香”的,是黄酒与羊尾酒交混的酒香,和诸多药材混合的药香,以及那每碗三大块羊肉的膻香;而那“红”的,则是花椒 、枸杞子的点缀。品尝时,须趁热吃,慢慢品,伴着腌韭菜吃,或就着掰成小块泡在头脑里的“帽盒”吃,就可以感受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越嚼越热,越尝越舒服。“头脑”的特点是:有荤有素,有汤有菜,饶有风味。“头脑”的药补功效有:滋补强身、祛风活血、镇静神经等。就我的情况,因为我不善喝酒,因此总觉得这“头脑”尤物确实是美味超群,只是酒味浓了些。然而,我却看到邻桌的“老太原”,还要另外就着黄酒下“头脑”,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风情一处俗”了。
品尝着“头脑”,就听到“傅山”这个名字了,他是明末清初的山西阳曲人,不但是一位“精通医理,并以书画见长”的著名的文化人、医学家,还是一位大孝子。传说这“头脑”就是傅山为了救活他病入膏肓的母亲而发明的,原来叫作“八珍汤”。之所以叫作“八珍汤”,是因为它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等八种珍品配制而成的药汤。那又为什么要改名叫作“头脑”呢?那是因为傅老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人,他热爱明朝,反对清朝和元朝的皇帝,所以将他发明的“八珍汤”传授给太原的一家饭馆并以“清和元”为之命名,又将“八珍汤”易名为不无怪异况味的“头脑”。从此,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时,便告诉他们“补身先补脑,去吃碗‘清和元’饭馆的‘头脑’吧”。这种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很广。
三百多年来,每年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太原饭店就推出头脑应市。头脑可以说是一种滋补剂,清晨食用效果更好,于是,年年岁岁,太原人便有天不亮就赶着吃头脑的习俗,这叫“赶头脑”。“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灯笼作标志,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在太原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变换着饭店去品尝“头脑”,果然是每家饭店门前都会高挂起大红灯笼,而其他的饭店却不挂,可见民俗的魅力之久远。
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太原头脑店门前都要高挂红灯笼”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民间习俗层面。后来,经过请教太原友人才知道,原来其中还大有名堂呢!原来这种饮食风俗的形成,还同“头脑”的发明人傅山的政治观念有关。明末清初,清兵进入山海关后,攻城略地,烧杀掳掠。傅山不甘忍受“外族”的黑暗统治,希望早日复明,表现在他的语言和诗文中,写“天明”“月明”的字眼颇多。于是,他就给经营“头脑”的店主出主意,叫店铺在门上挂灯笼,天亮前就卖“头脑”,以表达其“天不欲明人欲明”的决心。于是,这个惯例传承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头脑饮食文化”。
为了彻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吃得满头大汗的我又走进厨间,打探这“头脑”的烹饪秘诀。忙到尾声的师傅倒很健谈,几乎和盘托出,让我满载而归。现稍加整理如下,以供有兴趣者参用:原料有绵羊腰窝肉(二斤);羊尾酒(二两);标准面粉(一斤);黄芪(一钱);花椒(十多粒);葱白(少许);藕根(四两);山药(四两);鲜姜(少许);黄酒(五两)。做法是,首先将面粉撒在蒸笼屉布上,蒸约两个小时,离火冷却,备用。将羊肉、羊尾油用水泡洗干净,将黄芪、花椒用布包好扎紧,然后将以上全部物料倒入另一个锅,加足水,用大火煮沸,撇清浮沫;再转小火,加葱白、鲜姜,焐到用筷子能将肉戳透的程度,即将锅离火,取出羊肉、羊尾油冷却,肉切成寸半大小块,尾油切丁,备用。其次,将锅内原汤的浮油捞净,再过绷筛滤清、冷却,备用。最后,食用时,将滤过的原汤烧沸,另用适量面粉加水调成糊汤,将山药去皮刀块,将藕根切片。随后把糊汤、山药、藕片等一起投入沸汤内。同时将先前已准备好的羊肉块、羊尾油丁和捞出的浮油等加入,烧熟后再加黄酒略煮即成。供食时,应根据食客的需要,另备腌韭菜、帽盒、烧卖、烧饼等,以便各取所爱,随同“头脑”一起食用。
太原“头脑”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似乎可以解释我们心中那些关于太原头脑的“十万个为什么”了。
然而,关于“头脑”的话题却延伸到离开太原之后的好长时间,非但没有渐行渐远地忘却,反而格外浓烈亢奋。直到有一天,早已回到没有“头脑”售卖的江南,我们一家人突发奇想:何不就在家中,来自己动手学做一回“头脑”解解馋呢?
于是,家人们纷纷摩拳擦掌,按图索骥地跟着我在太原头脑店里记下的笔记上的“头脑”制作工序,亦步亦趋地行动起来:先把准备的莲藕和山药切好备用,切法随意,易熟就行;然后把羊腿肉切好,焯一下去掉血水,再放在锅里煮一会,拿出来备用;然后炒面粉,把面粉放入锅中干炒至变色,然后放在碗里面,往里加水,搅拌均匀,放置备用;准备炖汤的锅,把弄好的羊肉和炖汤的佐料放进去,煮一会然后放弄好的菜,加点黄酒、酒酿等,最后加调好的炒面粉,一边加一边搅拌,一直到面浆化在汤里,接着煮到汤汁变白就好啦。然而,待到我们一个个亟不可待地开始品尝这家制“头脑”时才发现,根本就不是太原“头脑”那个味。从此,彻底泯灭了我们家人“在家做头脑”的想法,彻底服了那句:“品尝头脑,还是要到龙城太原。”
现在,亲自品尝过“头脑”的我是彻底信服了“老太原”的那两句话了——“没吃过‘头脑’,就等于没到过太原!”“不会喝‘头脑’,就不是合格的太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