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云南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框架构建

2021-09-08 07:14史婷婷朱晓丽杨爱京
护理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白族范畴编码

陆 涵,赵 媛*,史婷婷,朱晓丽,杨爱京

1.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671000;2.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老龄化的状态。据统计,2015 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5%,预计在2050 年将超过30%[1]。独居老人是指子女离家或没有子女,而且丧偶、离异或未婚的老人,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2]。随着社会的进步,外出求学、工作的人增多,传统核心家庭结构、养老观念发生改变,家庭构成逐渐趋向空巢化、独居化,独居老人群体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3‐4]。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在家中安度晚年,该特征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5‐6]。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属山地高原地形,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有25 个少数民族,其中我国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数量最多[7‐8]。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大多数聚集在云南西部、南部地区,因环境、地域影响,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数量相对较多,受文化和当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9]。白族全民信奉宗教,与白族社会的政治、历史、哲学、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交织在一起,同时与其他民族人民一样崇尚孝敬长辈和尊老爱幼[10]。在分析白族独居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时,要充分考虑其地域、政策、文化特色、宗教信仰等内容。因此,本研究采用执行研究的扎根理论,旨在构建云南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理论框架,为给独居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 年5 月—7 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云南省大理市、昭通市、丽江市社区内选取独居白族老人进行访谈。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在所在社区定居≥5 年,独自一人居住3 年以上;②无语言沟通障碍,能清晰地表述自身想法;③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访谈过程全程录音。最终纳入18 名独居老人,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白族独居老人的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开始正式访谈前对大理市2 名独居老人进行预访谈,总结访谈中的注意事项,并咨询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护士长、专科护士的意见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修改。由1 名经过培训的访谈员与研究对象面对面完成访谈过程,访谈员全程录音,保持语言的中立性,同时观察、记录老人的动作、神情等非语言信息。访谈场所为老人家中,每次访谈时间为20~30 min,访谈1 次或2 次,确保能够完整收集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访谈提纲:①您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您信什么宗教吗?②能谈一下您从清晨起床开始到晚上睡觉,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吗?③您的孩子都在哪生活(若无子女,跳过此题)?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他们居住的?出于什么考虑呢?⑤是否有其他在身边的亲戚或者朋友?⑥您考虑过结婚或者再婚吗?⑦您目前在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有没有不方便或者困难的情况?能否举例说明?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您通常是如何解决的?⑧您认为目前自身的经济条件如何?⑨您认为自己目前身体状况怎么样?身体不适时都是如何处理的?⑩你希望社区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希望社区及政府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1.2.2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24 h 内完成录音音频转文字,并双人逐句核对确保转录内容无误。由2 名研究组成员使用质性研究软件Nvivo 11 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本研究按照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的三级编码顺序进行。研究组成员首先将现象分析归纳为概念,其次将有相似属性的概念进一步范畴化;分析资料中各个范畴之间及其所属概念之间的关系;最终产生核心范畴,获得理论框架[11]。本研究的信度按照Boyatzis 提出的质性研究信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信度=n×平均相互同意度/[1+(n−1)×平均相互同意度],n为完成编码的人数,相互同意度=2M/(N1+N2),M 为不同完成编码的研究组成员获取的相同编码数目,N1为第1 位完成编码的研究组成员的编码数,N2 为第2 位完成编码的研究组成员的编码数[12],本研究中信度为0.88,有良好的信度。获取理论框架后,研究组成员再次访谈了3 名白族独居老人,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整理分析后未发现新节点,证明访谈内容达到饱和。

2 结果

2.1 开放性编码 研究者在编码阶段需摒弃自身原有的生活阅历,保持中立态度[13]。选择要编码的原始文字,对其发生的事件、有意义的现象等进行编码,形成代码;然后将多次出现的代码凝练概念化;最后通过比较,把同类概念归入各自对应的范畴中[14]。如被访谈者“今年火把节,东邻小娃们都回来了,他家热闹啊,在宰猪,我那天没过去店里,自己一个人在家冷清,他家阿嬢还叫我去他家吃饭,我是很感动的。”研究者可以把这句话形成代码“受邀去邻居家吃饭”,转化成概念为“邻里互助”,归纳为范畴“亲朋好友的帮助”。本研究共访谈了18 名白族独居老人,共形成122 个概念,形成了18 个一级范畴,见表2。

表2 访谈18 名白族独居老人开放性编码分析形成的一级范畴

2.2 主轴性编码 主轴性编码是将特征相同的一级范畴整合得到二级范畴的过程[15]。如将参加社交娱乐活动、想要继续工作2 个一级范畴归纳为二级范畴实现社会价值感。本研究共得到6 个二级范畴,见表3。

表3 访谈白族独居老人主轴性编码分析形成的二级范畴

2.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将二级范畴分析归纳获取核心范畴,核心范畴尽可能与所有二级范畴有多的联系,保证其能解释所有范畴[16]。最终得出云南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精神层面和生活层面2个主要范畴,归纳出的核心范畴为“提供支持”,构建的云南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云南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框架图

2.3.1 精神层面

2.3.1.1 情感支持 长期独居生活使老人的心理更加脆弱,较多老年人存在恐惧、孤独心理,他们思念子女、配偶、孙辈和兄弟姐妹,渴望得到关注,但在想念亲朋好友的同时又害怕给他人带来负担。B:“我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想孩子、想老伴,老伴走了4 年多了,以前我们都是一起吃饭、遛弯,现在干什么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我有退休金跟房租,不缺钱,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但就是想有个人说说话。”H:“我想跟他们说说话,但是他们嫌我烦,太唠叨,我不敢多说话。”Q:“我年纪大了,很想跟儿子们住,但儿媳妇不愿意,总说没钱房子小,我干脆自己住吧,怎么过都是过(老人开始痛哭)”。2.3.1.2 实现社会价值感 部分老人在独居过程中,不断找寻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活动,希望实现社会价值感。B:“我以前是个教师,现在退休后,白天没事就去社区活动中心写写毛笔字,周末也有很多小孩,我就教他们写,现在孩子越来越多了,孩子家长们都很开心,退休了还能服务社会,我很开心。”N:“我还在工作,被返聘回单位了,不想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就在家什么也不干了,体力、脑力都还可以,能为国家贡献一分力量也是好的”。

2.3.1.3 宗教信仰 对于白族的独居老人来说,宗教信仰是他们的精神支撑。E:“我是信佛教的,从我爱人跟小孩没了以后,我就开始信佛了,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去庙里,这边山上是有寺庙的,但我年龄越来越大,现在去越来越吃力了。”Q:“每月初一、十五我都要去烧香”。

2.3.2 生活层面

2.3.2.1 生活照料需求 研究中部分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A:“患风湿很多年,走不远的。”C:“我眼睛不好,耳朵又背,说什么我也听不很清,现在年轻人那些手机我用不来,出门买东西有时候不招人喜欢会被骂,我现在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老人很难过)。”M:“就一个孩子还在国外,我是指望不上她了,但现在身体不像以前了,洗衣服、做饭都很费力,活动一会就很喘,后来就一天只吃两顿饭,这样可以轻松一点”。

2.3.2.2 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组织开始发生退行性变,慢性病患病率高,服药种类趋于多样化,加之老年人对医学相关知识接受能力比青壮年低,故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O:“我今年刚过了年就查出来糖尿病,医生开的药我都按时吃,但是医生说的很多注意事项我都记不起来,我又不识字,自己去不了医院,现在就等孩子回来的时候再带我去。”Q:“药想起来就吃,忘了就拉倒,不吃这不是活的也好好的。”R:“我股骨头坏死,疼啊,但还是忍,不敢去做手术,听说换了以后过些年就又不行了,我害怕”。

2.3.2.3 经济支持需求 除去退休老人有退休金,经济条件相对宽裕外,其余独居老人大多数仅有微薄的补助,有的老人无任何收入,经济窘迫已经成为影响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问题。A:“这两年我种不了地了,小孩日子更是不好过,我不能跟他们伸手要,真不知道后面怎么办。”F:“就靠几个小孩每到过节给些钱,紧紧巴巴过得去,就怕生病,花钱多。”J:“村里办了低保,国家每月给些补贴,我现在没有孩子,只能自己算计着花”。

3 讨论

3.1 重视老人心理状态,提供精神支持 独居老人在老龄化的同时伴随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也给独居老人带来了心理上的新挑战[17]。老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子女相继离家、配偶离世、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当代青年人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和自身家庭负担,疏于对老人的陪伴,独居老人长期无人倾诉,其孤独感和恐惧感极为强烈。有研究表明,孤独会增加个体抑郁的患病率[18‐19]。访谈中发现,独居老人思念亲朋好友,想找人倾诉、聊天解闷的同时,又害怕自己会给子女和他人带来麻烦,长此以往,增加了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想要参与社会活动,充实自己并服务社会,以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20]。因此,应给予独居老人积极的情感支持,积极搭建以社区为主体的多样化活动平台,创造有利环境,鼓励独居老人参与社区活动,组织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为独居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同时,针对少数民族独居老人,要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

3.2 多角度提供生活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健康状况下降,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在参与访谈的18 名白族独居老人中,有5 名是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其子女大多数也步入老龄阶段,照料能力相对低下。云南省经济条件较东部沿海地区落后,青壮年常远赴他乡打工,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21];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养老,认为阖家团圆才是真正的颐养天年[21]。故发挥社区优势,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搭建高效的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平台,实现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势在必行[22‐23]。

4 小结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独居老人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本研究提出的白族独居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理论框架仅为初始性研究探索,尚处于理论阶段,还需长期研究验证和完善,后续研究可将此框架与云南省养老政策、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同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实现“互联网+”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白族范畴编码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生活中的编码
中国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与传播研究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Genome and healthcare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女子头饰文化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