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情、理、法”

2021-09-07 14:33刘红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

刘红霞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优秀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深远的。为了能够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情、理、法三要素是班级管理中的重点,每个因素都具备自身不可或缺的意义,教师需要将这三要素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融合应用,由此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情理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113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情、理、法”分析

1.“情”是管理前提

初中学段的学生,其的情感丰富且敏感。用爱温暖与激励学生,有利于更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地强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在“动情效应”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亲其师、信其道”,接受、信服教师的管理,更积极地配合教师开展管理工作。虽说”情”是管理的前提,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融洽师生情感,溺爱放纵学生。

比如,班内某学生由于在溺爱环境下长大,导致其在学习中不愿意努力、厌学贪玩、自我意识较强。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够单纯地进行说教,而是需要了解其生活环境状态,并用平等的身份时常与学生进行谈心,在生活中加强对其的关心与关注,引导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要少做,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其的转变。

2.“理”是管理基础

初中生并不具备严格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其非常单纯,因此教师还需要善于将“理”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支点,对于他们不当的举止,常常利用相关道理或是具备说服力的案例进行引导,让他们明是非、知对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规避对其无的放矢、单一枯燥的说教,并摒弃一蹴而就的心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抓住施“理”时机,耐心地对学生晓之以理。

比如,班内某学生不够重视学习,只将精力放在追星上,导致其的成绩不够理想。基于此,教师不要一味地批评学生,其可以结合“xx最喜欢的明星是xxx,并将其作为榜样,像xxx一样努力,将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等案例,让学生明白追星的度,从而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

3.“法”是管理保障

“法”是管理保障,必须贯彻始终。所谓的“法”代表的是班级规章制度,教师要避免对“法”的过度依赖,以防变成学生的“镣铐”或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为促进学生的高度配合,可以让其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尊重并参考学生的意见,促进制度的民主性与管理效能。此外,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与榜样”,并为了有效地实现班级规章对于学生的约束与管理,讓学生轮流担任值周负责人,督促对班规班纪的全面遵守,更好地实现“法”的管理价值。

比如,班内某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无视纪律、扰乱课堂,甚至还会出现打架斗殴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立相关制度,例如评选班级内的“端坐之星”,并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的评选标准与规范,由此借助学生的竞争欲望,不断纠正其的行为习惯。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情、理、法”的落实要点

1.情理结合

依托于“情”这一因素开展管理工作中,还必须要重视情理之间的辩证管理,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张弛有度,避免因重情轻理或重理轻情而带来的影响,真正保障情理之间的合理融合,让管理工作更具说服力。

比如,笔者任教班级的某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其经常上课迟到,成绩一直也无法得到提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摒弃传统的批评教育为主的管理方式,采用平等温和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到学生如此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家长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关爱不够,导致该学生心无所依从而沉迷游戏。了解此情况后,笔者更加细心地从生活上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教师的爱。接着,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为学生讲解沉迷游戏的危害,并与其商讨,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与其达成周末需要将手机交给父母管理的约定。此后,笔者还注意加强对这一学生的关注,当其学习遇到困难时,为其提供适当指导,使得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2.情法结合

班级管理规章,虽然能够实现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但无法得到学生的真心认同,由此会使得学生表面遵从制度,但内心会产生抱怨,无法理解教师的管理初衷,实际落实的管理配合也会存在抵触,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情法之间的结合,使得纪律与人文关怀并行,实现对于学生心灵的感化。

比如,班级学生在做课间操的过程中较为懒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存在部分学生不配合、不活动的现象,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班级学生行为规范考核机制,若学生无法做好就进行适当的扣分,用班级操行分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加以约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纪律意识。但在这一过程中,仍注重为学生讲解了一些班级案例,使其更好地领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其的配合度与积极性,在确保管理效果的基础上为今后的班集体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理法结合

单单凭借班级规章实现对于学生的约束,只能产生强制性作用,无法落实对于学生思想的指导以及对其自觉性的调动,因此,教师开展管理工作还要重视理法之间的结合,使其的思想观念以及自我约束意识能够得以提升,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频次,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比如,班中某学生在班级开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中,不配合班级工作甚至还干扰其他同学,基于此,笔者在班级制度的指导下,让该同学明确其与班级整体的联系,强化其的集体荣誉感与合作意识,调动其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并晓之以理,使其能够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我们的班集体”“尊重他人”等主题班会,使得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价值取向能够得到正确引导,强化自身自律能力,促进其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理、法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重视对三者的巧妙应用,并确保对三者的合理融合,能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成果,促进学生与班级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显.班级管理情、理、法初探[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4).

[2]杨艳萍.情、理、法与自立、自理、自律[J].中小学班主任,2019(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四中学510000)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初中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