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质量。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人文特质,要在“准”“实”“研”上下功夫,做到科学架构、精准发力、精细落实、真学真研,以行政干部自身的成长,促进团队、学校的成长。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校管理体制;学校行政团队
【中图分类号】G47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3-0109-03
【作者简介】裴友军,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江苏如皋,226500)校长,高级教师。
学校行政团队的成长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笔者对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以下简称“实验初中”)行政人员测评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行政队伍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站位不高”“政策水平不高”“缺少系统思维”“协作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成长动力不足”“缺乏长效培训机制”等方面。笔者试根据自己在实验初中从教师到中层、到校长的成长经历,以实验初中行政团队建设为例,浅谈如何进行学校行政团队的建设。
一、以“文”化人:文化由“纸上”走进“心里”
“自能远行,互慧共生”起源于实验初中“十一五”规划课题“自能教育”和“十二五”规划课题“互慧教育”,其核心是“自主、能动、创造性地构建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开放兼容、和谐灵动、协作争优,用智慧生成智慧”。这种文化伴随着学校的创建与发展,激励着实验初中人战胜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已经成为全校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这种文化,形成了一个教育“场”,能以“文”化人。
1.“实验精神”濡染人。
实验初中的行政人员常讲学校成长中的四个故事:第一届新生进校,从校长到教师,一起用砂纸将桌凳边角打磨光滑;前往食堂的路被大雨淹没,大家站在水中背学生蹚过;一群人阅卷到深夜遭遇停电,大家便在月光下将试卷分好,各自带回家继续工作;2011年大家克服困难埋头“创业”,2014年以优异的成绩实现“逆袭”。这些“创业者”的故事,形成了行政团队的“文化场”:注重细节,高标准做事;学生第一,全身心育人;充满激情,抱成团协作;从不言败,怀梦想创业。
为了让行政团队讲好“实验精神”,学校开展“亮点随手拍”“校园回眸”“西园讲坛”等活动。“亮点随手拍”是将管理过程中的感人场景、智慧做法,用照片记录,分享在行政群、教师群;“校园回眸”是将学校近期的大事要闻、师生风采,用短视频或PPT形式在教师会前集中播放;“西园讲坛”邀请行政人员登上讲坛,讲述教师精神,讲述团队文化。这种氛围促进了精致管理、自主能动、互慧共生的行事风格和团队文化的形成。
2.“实验标准”激励人。
实验初中从两方面入手,制定学校管理标准:一是让实验制度有“气度”。学校有一套完整的、细致的管理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还特别注重制定激励性的制度,这些制度指向“进步”,指向“发展”,指向“协作”,如“争先进位奖”“集体协作考核奖”等;同时,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完善制度,让制度具有“生长性”,适应新的形势。二是让制度执行有“力度”。行政团队是制度的执行者,行政人员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将执行制度的过程公开化,接受师生监督。学校还开展“党员行政示范岗”活动,公示分管工作完成情况,年底进行行政干部的“自能管理標兵”评选表彰。
3.“实验幸福”浸润人。
实验初中主要从两方面“管理”幸福。一是增强行政服务意识,为教师减负。“不让教师跑冤枉路,不让教师做无用功”,是学校行政组的共识。工作“清单化”,做好“加减法”,将工作进行整合,增加必要工作的附加值,减少次要工作的重复度。二是推进幸福工程。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在成长中获得深层次的幸福。打造“幸福团队”,校长蹲点教研组,中层干部蹲点备课组,构建和谐的、研究的、协作的团队氛围,工会活动、评比激励均以团队为单位,凝聚人心,融洽关系。同时,注重细节关怀,如教师节前夜,学校把美丽的盆栽送到每个人的办公桌上;教师生日,学校会通过电子屏幕送上祝福语;为了满足教师就餐的多元需求,食堂开展了个性化的点餐服务……实验初中的行政团队有自己的“幸福观”:以“让教师有幸福感”而幸福。
二、以“实”引教:“说”好,更要“做”好
实验初中行政团队践行“思考,然后贴地而行”理念。思考,是为了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让学校和管理团队充满思考的活力;贴地而行,是行政团队的工作状态与工作风格,用实干去缩短嘴和脚的距离。
1.“条块管理”,效率至上。
所谓“条块管理”即科室管理与年级管理相结合,其特点是:条块结合、扁平快捷、多元治理。科室部门以师生发展为工作中心,规划面上整体工作,搭台全校性活动,协调好年级间关系,服务、评价分管工作。全校加强顶层设计,将活动下移到级部,权力下移到级部,负担上移到科室部门,让管理工作更高效。这种管理的模式减少了管理环节,区分了科室和级部职能,加强了级部管理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力量,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2.“教学中心”,质量至上。
教育教学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实验初中教学上形成的共识是“精准”,管理的共识是“诚、勤”。为了形成“人人抓教学,人人为教学”的良好氛围,一是推行蹲点负责制,人人有蹲点任务,做到每班有蹲点,每组有蹲点;二是推行行政听课公示制,每周在学校群公示行政人员的“晒课单”,对行政人员的听评课能力、集体备课的规范、质量分析的规范进行培训,让行政人员成为上课能手、评课高手、分析专家。
3.“精细落实”,效果至上。
精细落实要抓住关键。实验初中级部管理围绕“一二三四”原则有序开展,即:一个目标、两个保障、三个团队、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每个月,级部讨论并公示月度工作清单,进行班级常规评比,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召开有关资优生、潜能生的会议,组织质量监测并进行分析。每一周,级部组织培优社团在主要学科的潜能班召开备课组长例会、班主任例会,对资优生进行抽测,组织级部常态听课,检查作业并公示,公示周末作业。每一天,级部管理人员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同时,级部管理人员要巡课三节,与三名教师交流,进行就餐管理,巡查两操,三查包干区,公布常规得分,公布简报。
三、以“研”促长:以成长引领成长
学校长期以来重视行政团队培养工作,以行政人员的成长引领教师的成长、引领学校的成长。
1.好的“机制”让成长更好。
一是选拔机制,学校选拔行政人员必须经过两轮演讲、考核投票,先过群众关,再过竞聘领导组关,要“群众同意,领导认可”。二是评价机制,评价主要依据服务对象满意度、中心工作协作度、分管工作在市局考核排名、个人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三是管理过程中实行首问负责制、先议后省制。首问负责制强调责任落实,交接到位,避免工作推诿;先议后省制要求组织活动前先进行沙龙研讨,优化方案,推陈出新;活动后要对活动设计、组织过程、活动效果、人员状态等进行总结、反思、提升。四是即时反馈制,以行政群为平台,结果即时反馈,问题即时整改,重要问题持续跟踪。
2.好的“氛围”让成长更真。
好的“氛围”提倡“三种精神”。一是“一桶水”精神。要有专业的一桶水,成为学科专家,管理能手;要有态度的一桶水,以严谨、踏实、热爱的态度工作;要有能力的一桶水,要进得了课堂、上得了讲坛、聚得了人心。二是“一股绳”精神。将科室、级部、蹲点的组拧成一股绳;提倡“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任何行政人员,如果脱离了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说话不响的人。三是“一分钟”精神。“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对待困难、挑战,要有一份坚持、坚守、坚信。
3.好的“界面”让成长更快。
学校注重给行政人员搭建好的成长“界面”。一是组建“成长共同体”。学校组织行政青蓝结对工作,行政人员与蹲点的备课组成员组建互慧共同体,通力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二是搭建“讲的平台”。学校的行政会不只是布置工作,还让管理经验交流成为常态,并形成系列,分享智慧、共享经验,成了管理者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组织“封闭研修”,利用寒暑假,对行政人员进行封闭式培训,聘请管理学、课程改革、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针对性、实效性培训,还邀请企业管理、国际形势、医学养生等方面专家进行跨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