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集中度、内部控制与研发投入

2021-09-07 17:55胥朝阳徐广李子妍赵晓阳
会计之友 2021年17期
关键词:研发投入内部控制

胥朝阳 徐广 李子妍 赵晓阳

【关键词】 供应商集中度; 内部控制; 研发投入; 资产专用性; 供应链结构

【中图分类号】 F273.1;F275;F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17-0035-08

一、引言

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場为导向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国家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供应商作为资源链中与企业关系紧密的利益相关者,从供应商关系视角帮助制造业企业厘清内外部环境中影响研发投入的因素和作用机制,促进研发投入水平的提升,逐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影响研发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商作为企业的上游,合理优化供应商结构,有利于集成供应链,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有文献中供应商关系对于企业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商业信用融资[1]、现金持有[2]、审计师选择[3]、盈余管理[4]、财务杠杆[5]等方面,而供应商关系与研发投入关系的研究较少且观点不一,一方面认为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供应商的市场力量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降低,资产流动性受到侵占,进而对研发投入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认为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与供应商业绩的联动性越强,有利于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可以通过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层面的严格控制,对研发投入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王亚男等[6]指出,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可以保证财务报告质量,削弱信息不对称对研发投入的负面影响。内部控制的功能是通过采取一整套措施,控制过程走向不偏离,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总体实现。鉴于此,本文就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展开研究,进一步考察内部控制是否会影响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中是否会存在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一)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商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起步较晚。兰军等[7]结合创新生态观、资源基础观等理论,发现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不利于企业在创新时得到供应商的支持。Wuyts et al.[8]以生物制药行业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不利于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进而抑制研发投入。任莉莉等[9]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发现供应商集中度通过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产生负向影响。王忻等[10]以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削弱作用更加显著。郑季良等[11]从企业资源视角研究发现,当企业的供应商集中度过高却没有创新能力提供保障时,会造成资源错配,阻碍转型升级。王勇等[12]分析了不同制度环境下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发现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与地区法律制度环境较好企业的影响较弱。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投入

《萨班斯法案》的颁布使内部控制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有文献中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抑制代理问题、降低研发投资的风险以及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对研发投入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内部控制还能够提高研发补贴绩效,提高企业创新的价值创造能力。杨清香等[13]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对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李万福等[14]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会显著影响创新补助对于研发投资的激励效应。李瑛玫等[15]基于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王亚男等[6]基于企业R&D产出效率视角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对地处市场化水平低、法治环境差地区的企业创新正向影响作用更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内部控制不利于管理层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在大部分技术创新平均水平的公司中对创新投入的作用力较弱。例如,张娟等[16]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都没有发挥显著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较少且观点较为统一,而内部控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仍有分歧,观点尚未统一,关于内部控制能否在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

根据路径依赖理论,供应商集中度高,意味着企业对主要供应商具有很强的依赖,Wang[17]研究发现,这给企业造成异常高的转换成本。所以,为预防较高的风险,企业需要增加现金持有量作为预防。同时,为防止关系发生变故,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大量关系专用性投资。资产专用性理论认为,由于契约不完全性,交易主体间的专用性投资,会产生“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因此,企业面临较高的财务困境成本,需要持有更多的流动资产,严重挤压研发所需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会减少周期长、风险高的研发投资,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

另外,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系越密切。徐晨阳[18]研究发现,关系专用性投资具有相互性,企业增加对供应商投资的同时,也会获得供应商更多的投资,这会给交易双方带来“准租金”收益。Gu et al.[19]研究发现,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概率与进行高风险投资显著正相关,这对实现供应商的关系专用性投资收益十分不利。因此,供应商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收益,会要求企业减少研发投入等高风险投资。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越弱,而为了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契约关系,减小对专用性投资收益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了自身良好的经营发展,企业只能遵照供应商要求,承诺会减少研发投入。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H1: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

(二)供应商集中度、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投入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了应对供应商集中度增加的环境不确定性,以及融资约束问题,出于预防性动机,企业增加现金持有。方宗等[20]发现,企业经营状况的波动会造成现金流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风险,增加现金持有可以进行有效防范。但是研发活动前期通常需要持续大量投资,且较长时间才能获取收益,增加现金持有会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王亚男等[6]认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是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机制,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合理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降低投资风险。并且,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增强供应商对企业的信赖度,减少对企业研发投入风险的担忧,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避免因预防性现金流过高而导致的研发投入不足。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通过控制环境、风险、活动、沟通和监督等一系列程序,对研发资金使用、风险防范和创新效率起到良好的治理效应[12],是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目标的保障。研发投资具有不确定性,对专用性投资能否实现收益的担忧,是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制约企业研发投入的原因。马桂芬等[21]指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研发投入效率,有助于实现研发投入高回报。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通过如下路径促进研发投入提升:(1)控制环境可以优化组织结构,培养创新文化,提高管理层对于研发活动的重视;(2)对研发投资项目风险的合理评估,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3)增强信息与沟通,可以减小研发活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避免非效率投资行为;(4)控制活动可以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使过程不偏离目标,避免因为错误决策浪费好的研发项目;(5)加强监督可以降低研发投入不确定性,提高研发体系运行效率。综上,企业出于预防性动机增加现金持有,供应商因为高不确定性制约企业研发投入,是对研发投入水平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而通过有效改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回报,减少供应商因为较高的议价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限制。所以,内部控制质量在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H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且供应商过度集中问题较为突出,主板上市的国有制造业企业数量较多,其他板块上市的国有制造业企业数量过少,故选取了2012—2018年沪深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1)剔除ST、?觹ST的上市公司;(2)剔除資产负债率大于1的上市公司;(3)剔除变量数据缺失或异常的上市公司。筛选后最终得到2 982个样本观测值,所有连续变量均进行上下1%缩尾处理。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供应商集中度和公司治理数据通过对财务报表附注内容以及公司年报进行手工收集整理得到,内部控制数据来自迪博数据库。数据处理分析采用Stata 14.0。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研发投入(R&D)。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对于研发投入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研发投入/营业收入、研发投入/总资产,借鉴任莉莉等[9]的研究,本文采用研发投入/营业收入来衡量。

2.解释变量

供应商集中度(SUP)。借鉴于浩洋等[22]的研究,采用企业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合计占总采购金额的比例来衡量供应商集中度,所占比例越大,说明供应商集中度越高。

3.调节变量

内部控制质量(IC)。当前学术界对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方法主要有:是否存在内部控制不足、目标导向下主成分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迪博(DIB)内部控制指数进行衡量,该指数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对比企业内部控制五个基本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赋分,在考虑修正值的情况下根据权重计算得出内部控制总指数,可信度较高。

4.控制变量

已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还受到公司特征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结果准确性,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如下: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资产收益率(Roa)、公司成长性(Growth)、股权集中度(Top1)和董事会独立性(ID),同时设置行业(Year)和年度(Ind)虚拟变量。

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供应商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构建模型1:

R&D=α0+α1SUP+α2Size+α3Lev+α4Roa+α5Growth+

α6Top1+α7ID+∑Year+∑Ind+ε  (1)

为了检验内部控制在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供应商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的交乘项(SUP×IC)构建模型2:

R&D=β0+β1SUP+β2IC+β3SUP×

IC+β4Size+β5Lev+β6Roa+β7Gro-

wth+β8Top1+β9ID+∑Year+∑Ind+ε

(2)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样本公司研发投入(R&D)的均值为4.176,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60和20.910,说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整体偏低,且不同公司之间研发投入强度存在较大的差距。供应商集中度(SUP)的中位数仅为28.680,而均值达到了32.554,意味着超过半数样本公司中供应商集中度大于平均水平,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7.190和5.670,标准差为17.625,说明上市公司之间供应商集中度两极化严重,有部分公司几乎完全依赖少数几家供应商进行采购。内部控制(IC)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6.697,均值为6.310,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表3为变量间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SUP与R&D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说明供应商集中度越高,研发投入越低,初步支持H1。IC与R&D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并且,IC与SUP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初步验证了H2。另外,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系数均不超过0.5,对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发现其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取值范围为1.08—1.78,远小于10,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OLS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首先以全样本检验供应商集中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由列(1)的回归结果可知,供应商集中度(SUP)的回归系数为-0.019,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研发投入越低,验证了H1。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原材料,而企业的供应商集中度越高,其所需要的资源就只能向少数几家供应商进行采购,不但造成过度的依赖,还会使得议价能力减弱,企业为规避风险,就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大量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以保持交易的稳定,严重挤占了研发所需的资金。同时,专用性投资是相互的,供应商也会对企业进行投资,研发活动的高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投资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面对供应商集中度过高导致的被动地位,企业减少研发投入等高风险投资成为必然。

从表4中列(2)的回归结果来看,全样本中供应商集中度和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SUP×IC)的系数为-0.020,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控制削弱了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企业获得较低债务融资成本,减小因供应商集中度过高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而不需要过多的预防性现金持有量,企业就有更多资金进行研发投入。同时,内部控制有助于实现投资收益,增强供应商的信赖,减小其对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对于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结论验证了H2。其他控制变量结果中,公司规模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规模大的公司在创新方面缺乏灵活性。负债水平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入,资产负债率越高,研发投入所需的资金受到的限制越严重,由于独立董事具有专业性、高职称等特点,因而较高的独立董事占比往往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取得的业绩越好,研发投入的力度越大。这些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相一致。

进一步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分别检验,结果如表4后四列所示。列(3)和列(5)表明,无论是在非国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负相关关系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由列(4)和列(6)可以看出,在非国有企业中,供应商集中度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削弱了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的负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活动主要与自身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贷款增量由2012年的52%下降至2016年的10.9%,在融资难的情况下,还要对供应商进行大量关系专用型投资,研发投入受到限制。而国有企业因为具有制度优势,信贷资源丰富,资金充裕,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其影响不强,而且国有企业的研发成果多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关,所以内部控制对供应商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明显。

(四)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研究结论可靠性,进行如下两种稳健性检验。(1)为缓解内生性,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样本配对,对假设重新检验。借鉴已有研究,以企业向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是否大于10%将样本分为处理组(供应商集中度高组)和控制组(供应商集中度低组),运用Logit模型计算出倾向得分值,并通过卡尺0.05内的最近邻1比1匹配,找到与处理组相近的控制组。表5为匹配前后样本特征值变化,以检验匹配是否有效,匹配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的T检验存在显著情况,匹配后T检验均不显著,且标准偏差均低于10%,说明匹配有效。图1为匹配前后的密度函数图,可以看出,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差异缩小。表6为利用匹配后的样本重新检验的结果,研究结论仍不变。(2)借鉴李丹蒙等[23]的做法,采用研发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新的衡量方式,按照前文步骤重新检验,限于篇幅,文中未列示。在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测试后,各变量显著性基本不变,说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2012—2018年沪深A股主板制造業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PSM)等方法,探究了供应商集中度、内部控制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供应商集中度越高,企业在关系维护领域的专用性投资额越大,进而挤压其在研发领域的投入;第二,内部控制能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提高研发体系运行效率,在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发挥着负向调节的作用;第三,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削弱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负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与主要供应商形成创新联盟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分享创新过程和技术信息推动价值创造,减轻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缓解供应商集中度过高给研发投入带来的不利影响。(2)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研发活动的全过程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有助于积极改善内部控制质量,发挥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提高投入回报。(3)适应金融市场改革与金融体系多元化建设的宏观环境,争取政府研发专项或产业基金投入,分散研发投入成本与风险,为企业可持续研发投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方紅星,楚有为.公司战略与商业信用融资[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5):142-154.

[2] 李艳平,陈正林,朱忆琳.企业供应商、客户关系及供应链整合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6(14):171-174.

[3] 吴晓晖,李卿云,杨风,等.地区腐败、供应链特征与审计师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32(6):11-21.

[4] 程敏英,郑诗佳,刘骏.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盈余持续性:保险抑或风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4):75-86.

[5] 况学文,林鹤,陈志锋.企业“恩威并施”对待其客户吗——基于财务杠杆策略性使用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4):44-55.

[6] 王亚男,戴文涛.内部控制抑制还是促进企业创新?——中国的逻辑[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6):19-32.

[7] 兰军,严广乐,王倩.创新生态视角下小微企业异质性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1):137-149.

[8] WUYTS S,DUTTA S.Benefiting from alliance portfolio diversity:the role of past internal knowledge creation strategy[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40(6):1653-1674.

[9] 任莉莉,张瑞君.供应商集中度、财务柔性与企业研发投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31(2):67-77.

[10] 王忻,郭永涛.产权性质、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创新[J].会计之友,2020(2):35-40.

[11] 郑季良,陈白雪.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条件组态路径对比研究——企业资源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6):1-10.

[12] 王勇,王小丽.制度环境、供应商集中度与企业研发创新产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20,39(2):37-46.

[13] 杨清香,廖甜甜.内部控制、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7,14(8):1190-1198.

[14] 李万福,杜静,张怀.创新补助究竟有没有激励企业创新自主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证据[J].金融研究,2017(10):130-145.

[15] 李瑛玫,史琦.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吗?[J].科研管理,2019,40(6):86-99.

[16] 张娟,黄志忠.内部控制、技术创新和公司业绩——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6,38(9):120-134.

[17] WANG J.Do firms' relationships with principal customers/suppliers affect shareholders' income?[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2,18(4):860-878.

[18] 徐晨阳.资产专用性对营运资本平滑作用的影响研究——基于供应商集中度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8(1):183-192.

[19] GU T,SANDERS N R,VENKATESWARAN A.CEO incentives and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7,26(9):1705-1727.

[20] 方宗,卜俊艳.财务视角下供应商——客户关系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9(3):36-40.

[21] 马桂芬.股权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J].会计之友,2020(11):59-65.

[22] 于浩洋,王满,黄波.内部控制质量、供应商关系与成本粘性[J].管理科学,2017,30(3):122-135.

[23] 李丹蒙,孙淑伟,颜恩点.创业板公司公开上市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J].管理评论,2019,31(11):115-127.

猜你喜欢
研发投入内部控制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国产车与合资车未来发展走向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