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继华,邢继霞
(1.莒县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5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足部多汗症是足部皮肤汗出过多的一种疾病,按其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分为疾病性多汗和功能失调性多汗,疾病性多汗常见于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和激素紊乱性疾病,如垂体功能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功能性多汗症临床上多见与精神性及心理性因素有关,主要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致,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及恐怖等[1]。本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汗珠可呈滴状不停滴流,足部多汗症患者因汗液分泌过多,而不能及时蒸发导致表皮表面呈白色浸渍状,特别是足趾间皮肤更为严重,部分患者可见水泡、糜烂,继发真菌感染,引起行走困难等症状。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本研究所治疗的多汗症患者均排除疾病性多汗,选取功能失调性多汗患者。笔者自2019年6月—2020年8月运用自拟中药清热祛湿汤足浴治疗湿热蕴脾型足部多汗症患者60例,并与同期予5%明矾溶液外洗治疗的60例湿热蕴脾型患者进行比较,中药清热祛湿汤足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120例湿热蕴脾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13~33岁(平均19.5岁),病程1个月~8年,病程<0.5年者12例,0.5~3年者39例,>3年者9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3~32岁(平均19.2岁),病程1个月~8年,病程<0.5年者11例,0.5~3年者43例,>3年者7例。2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足部多汗症西医诊断标准[2]:①足部局部的、可见的、大量出汗,通常对称分布双侧,以足掌跖部最多见,持续6个月或以上;②排除疾病性多汗;③同时具备以下条件2种或以上:(1)双侧基本对称,(2)初次发病年龄<26岁,(3)有足部多汗家族史,(4)睡眠时无足部多汗,(5)每周发作≥1次,(6)对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造成影响。
湿热蕴脾证中医诊断标准[3]:主证为脘腹胀闷,渴而不欲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次证为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或汗出不解,腹胀满,恶心欲吐,身目发黄色鲜明,脉滑或濡数。
1.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足部多汗症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湿热蕴脾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治疗前30 d内未应用过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过敏体质,或对药物成分过敏者;③伴有严重心、肝、脑、肾和造血系统等重要脏器损害疾病,精神病患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病例。
1.1.4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①因各种原因中断治疗者;②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不能继续治疗;④治疗期间不按时用药、中断治疗或加用其他疗法者。
1.2 方法 治疗组中药清热祛湿汤足浴,药物组成:葛根 30 g、五倍子 30 g、炒栀子 30 g、苦参 30 g、白矾30 g、黄柏30 g、佩兰30 g和牡丹皮30 g。头煎加水1 500 mL先武火煎煮,待药液煮沸后,改为文火继续煎煮20 min,倒出药液,二煎再加水800 mL,先武火煎煮,待药液煮沸后,改为文火继续煎煮15 min,倒出药液,2次药液混合,晚睡前足浴,浸泡约30 min/次,1剂/d,1个疗程4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对照组予5%明矾溶液(30 g明矾加入570g水中配成5%明矾溶液),浸泡1次/d,15min/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症状及体征患者分别于就诊当日和用药治疗后第4周做记录,主要记录出汗多少及受环境影响程度,中医症状体征。
安全性指标检测2组治疗前后复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①痊愈:出汗停止,与正常人一样不受环境、精神性及心理性因素的影响;②显效:出汗明显减少,受环境、精神性及心理性因素的影响不明显;③好转:出汗有所减少,但环境、精神性及心理性因素的影响均可以使汗出量明显增多;④无效:出汗较之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1]①痊愈:湿热蕴脾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湿热蕴脾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好转:湿热蕴脾证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湿热蕴脾证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判定比较 例
2.2 2组患者证候疗效判定情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2 2组患者证候疗效判定情况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则有1例出现轻度荨麻疹,停药,退出治疗。
多汗症有泛发多汗症和局限型多汗症两大类[1],足部多汗症属局部多汗症,多由足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致,是一类影响生活质量的良性疾患,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差,导致足部湿冷,易生冻疮,并且足底多汗常会导致汗液蒸发不畅,产生脚臭,易并发真菌感染,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大致归纳为:①服用镇静药物[1]如溴剂、苯巴比妥、氯丙嗪、利舍平、谷维素等。②服用抗胆碱能药物[1]如阿托品、颠茄、东莨菪碱等有暂时性效果,但有明显不良反应。③局部涂抹收敛性药物[1]如5%明矾溶液,但疗效欠佳。④肉毒素注射治疗[2],肉毒毒素可以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轴突释放乙酰胆碱,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从而达到化学去神经的效果。因此使用肉毒素治疗多汗症可以达到局域性、可逆性、持久的化学去神经作用。但可能导致一些明显的头痛、恶心、上感样症状等不良反应,并且反复多次应用可能导致抗体生成等不良反应。⑤射频热凝疗法,一般在CT引导下用2根细穿刺针从脊柱两旁穿刺至交感神经链所在位置,通过射频热凝的方式达到治疗手足汗多症目的[5-6],本法治疗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虽永久地减少出汗,但不良反应较多,不适合大多数患者,限制了其应用。⑥内窥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7]是多汗症的一种二线治疗方案,该方法通过破坏交感神经干来阻断其神经传递,从而使汗腺分泌的神经传导通路受阻来抑制出汗,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通路破坏,虽可永久地治疗多汗症,但手术创伤大,不良反应较多。⑦传统的辨证取穴针灸治疗近年报道较少,卢慧蓉等[8]运用敛汗方针灸治疗多汗症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开展病例不多,并且限针灸医务人员才能操作。
中医学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即是人体阳气蒸发阴液,迫使津液外泻所致。中医历代医家对自汗、盗汗有着较为详细的研究,有着系统的理法方药,但对于局部多汗症研究较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湿热,熏蒸肌肤,迫津外泄,并且湿热交结,缠绵难愈。
本研究认为足部多汗症患者多为青少年,平素嗜食肥甘及辛辣厚味,导致湿热内生,加之情绪紧张、急躁,气有余便为火,脾为阴土,胃为阳土,湿邪归脾,热邪归胃,导致脾胃湿热,湿热困阻脾胃,中焦气机运化失常,故脘腹胀闷,肢体困重,渴而不欲饮,食少纳呆,胃气不降故恶心欲吐,湿热下注故大便溏而不爽,湿性黏滞故身热不扬,舌质红,舌苔黄腻为湿热之象。方中炒栀子、牡丹皮苦寒,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苦参、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佩兰味辛芳香,化湿和中,葛根辛甘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升阳,五倍子酸涩寒,能散热毒敛汗,白矾酸涩寒,能解毒杀虫,收湿止痒,诸药配伍起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敛汗功效。
方中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栀子[9]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及镇静作用。牡丹皮[9]中丹皮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及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苦参[9]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抗炎、抗过敏、镇痛等作用。白矾[9]主要含硫酸钾铝,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五倍子[9]中含有的没食子酸与皮肤黏膜溃疡面接触后,其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葛属植物的提取物及异黄酮类成分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且能够预防性的对抗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引起的氧化性损伤,对细胞过氧化衰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12];葛属植物的提取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和白细胞介素(IL)-6]和诱异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有抗凋亡、抗炎作用[13-15]。黄柏有抑菌抗炎、抗真菌、抗氧化及外用于皮肤病作用[16]。
本研究针对湿热蕴脾型足部多汗症的病因病机而设,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且组方简洁、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