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助动词BE习得实证研究

2021-09-07 06:40刘小庆
关键词:助动词二语时态

刘小庆

(广州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关于英语动词Be的划分多种多样,但是很多学者[1](P173)[2](P59)和字典倾向于把它分为三大类。即:系动词Be(有的地方也称为主动词);助动词Be和半助动词Be。英语动词Be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包括英语助动词Be。Richards(1990)[3](P23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对于英语助动词Be的掌握,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而且这些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包 括使用的风格和频率等。2003年Meints[4](P123-150)以儿童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儿童在学习使用被动语态时,对动词Be和Get的选择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这些学习者大多选择了动词Be作为助动词。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学习者助动词Be的使用情况并找出它们的使用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实验设计

(一)实验假设

英语助动词Be,本身并无词义,它的作用是帮助动词构成各种时态、语态等形式。本文希望通过研究验证以下三个假设:1)学习者英语学习时间越长,越能正确地使用助动词Be; 2)造成错误使用助动词Be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母语语境知识的负迁移和母语语义驱动; 3)不同水平阶段的学习者的错误呈现出不同的规律,而对这些错误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英语动词Be的教学和学习。

(二)语料来源

为了研究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对助动词Be的掌握情况,本研究选择了三组实验对象。因为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高中二年级学生对动词Be的用法差不多已学完。所以笔者把他们分为初级组,并且把准备考大学英语六级的大二学生(英语专业)分为中级组;高级组的研究对象,笔者选择了研究生二年级的学习者(英语专业)。接下来笔者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法从中选择了120名学习者作为实验对象。每组分别40人。所以,所有这些实验对象都有多年正规英语学习经验,并且他们的母语都是汉语。对于外语写作的基本技能和策略也有一定的熟悉和掌握。

(三)实验步骤

研究步骤:1)设计测试任务。为了使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我们采用了翻译和写作两种不同的题型;2)收集数据,将测试中可能与英语助动词Be相关的错误划出来;3)对助动词Be的不同类型的错误进行定量分析统计;4)分析不同语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错误使用助动词Be时是否存在一些明显的特征,进而探究母语语境知识的迁移和母语语义驱动是否是导致这些错误的重要原因。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数据中助动词Be的错误分布

笔者将从实验中所得到的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后。对助动词Be错误类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大致了解。对比分析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助动词Be的规律特征。但是由于助动词Be错误类型的复杂性,很难将所有的错误都进行归类。表格1是关于助动词Be的主要错误分类。

表格1 助动词Be的错误分布

在本研究中,被动语态的错误包括过度使用的错误和省略错误。前者指的是在句子中的任何形式的动词前面使用多余的动词Be。在中国学习者的作文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诸如“be(+adv.)+verb”, “Modal+be+done” 和 “have/had been done”这样的结构而不愿意去除多余的动词Be。这三组受试者中的大多数过度使用错误都是在“be+verb”的结构中。有趣的是高级组的学生比其他两组的学生更倾向于犯诸如The bean seed was been planted every day.这样的错误。而这句话的正确形式应该是The bean seed was planted every day. 动词Be的省略错误与过度使用错误恰好相反。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喜欢用“have done” 和 “will do”而不是“have been done”或“will be done”。例如句子Many factories have built in the beautiful land.这句话的正确形式应该是Manyfactorieshavebeenbuiltinthebeautifulland.

动词Be的错误频率似乎应该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在本研究中,虽然中级组学生和高级组学生比初级组学生多学了几年,但他们并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取得明显的进步。这三个组的学生都在使用时态和语态上犯了很多的错误。值得指出的是,中级组和高级组学生所犯的某些时态错误甚至比初级组学生还多。例如现在完成时的错误,初级组只有18个,而中级组却达到了25个;被动语态高级组学生犯的错误比中级组的也多,分别是15和13个。由此可见,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开始阶段就开始学习时态,他们仍然无法自由正确地使用时态。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

总之,表格1显示动词Be错误一般呈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三个组之间的错误频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某些错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英语学习者真的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掌握助动词Be的用法。时态和语态可能是中国学习者需要长期克服的困难。

(二)助动词Be的错误分析和解释

1. 时态错误

要分析这种错误,我们首先要了解汉语和英语的时间系统。汉语没有时态,在汉语中,事件的时间是通过语用手段(故事陈述的时间顺序,上下文线索等等);词汇表达形式(去年,明天,昨天等等);或者通过体标记来间接提示。而在英语中,时态通过时态的形式划分的很详细(-ed, -s, 或一些不规则的时态形式;例如worked, were, got, left等)。汉语的体范畴比较完整,有很多的体标记,像完成体的标记“了”,“过”和未完成体的标记“在”,“着” (Yang, S.Y&Huang, Y.Y. 2004)。[5](P49-70)举个句子为例:

(1)我 吃饭。

I eat meal.

Ihavemymeal(eg.everyday).(orIwillhavethemeal.)

(2)(昨天)我吃了饭。

(yesterday) I ate-le(了) meal.

I had (my meal) (yesterday).

例(1)中没有体标记“了”,所以既可以用于表示现在的事件也可以表示将来的事件。但是在例(2)中有体标记“了”,所以只可能有一种解释。并且例(2)所表达的只可能发生在过去。这两个句子的唯一区别就是是否有“了”。这个例子似乎显示“了”是过去时的标记,因此就有例(2)中过去时的翻译。但是,在例(3)中,因为有时间状语“明天”(tomorrow),所以“了”有时又可以在句子中表示将来的时间。

(3)明天这个时候我(已经)打了球。

TomorrowthistimeIalreadyplay-le(了)basketball.(误)

Iwillhavealreadyplayedbasketballbythistimetomorrow.

学习者经常忽视必要的时态标记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些词汇的表达和上下文的线索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信息。例如:

(4)The meeting was held yesterday.

在例(4)中有一个时间状语yesterday,因此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没有必要再用任何的时态标记。他们倾向于把时间状语当作一种时态标记。因为这在汉语句子里面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尽管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二语时和体的习得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6](P12)[7](P34)但是极少人从语境的角度来对此进行调查研究。也有一些其他的研究者提出学习者二语时态的错误使用可能是源于母语结构的迁移。但是,迄今为止大多数的迁移研究都没有真正解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迁移,为什么母语结构会影响目标语的结构。

在本研究中,笔者认为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动词Be使用过程中所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母语语境和二语形式的错误匹配” 。[8](P126)因为“在教学语境的设计中,语法教学的语境设计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因为要在语境中反映多于客观事物所传达的信息的语法结构间细微的差别并不容易。”(Richards 1998)[9](P68)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助动词Be的教学过程中给中国学习者提供相应的语境很困难。简而言之,学习者学习了时态的功能,但是他们没有领会到这些时态用法所必须的正确语境。“为了补缺语境知识的‘缺失’,学习者可能需要借助于已经存在于他们大脑中的语境(母语语境知识)来使新的语言形式有意义。”[8](P127)具体地说,迁移可能就是已经存在的母语知识补缺缺失的二语知识的结果,[10](P58-145)这一点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动词Be过程中尤为明显。因为大多数学习者很多时候都缺乏足够的二语语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的研究对象会犯如此多的关于助动词Be的时态错误。

2. 省略错误

以下例子显示了受试者在他们的作文或翻译练习中省略了必要的助动词Be。

(5)Theyscoldedbytheirteachers.(误)

(6)Many cars have manufacured in this company now.(误)

(7)Itisreportedthatthemeetingwillputoffbecauseofthehurricane.(误)

正如我们所知,英语和汉语都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语态是描述句子中动词和参与此动作之主语之间关系的一个术语。当主语是动作的发起者(或之一)时,称为主动语态;如果主语为动作之承受者,称为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通过句子顺序的改变,助动词Be的插入和句子中动词的变形来实现的。而在汉语的被动语态中,不需要动词的曲折变化和插入助动词Be。汉语里的被动意义通常是通过句子顺序的改变和添加一些有着被动标记功能的词来表达(例如“遭” “挨” “被” “受” “给” “让”)。因为中英文被动语态结构的差异,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动词Be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负迁移。例如,他被我骗了。——Hewascheatedbyme. 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大脑中,“被”不但有被动语态标记的功能,而且在这里还有和by相同的功能。由于缺乏恰当的二语语境知识,中国学生很有可能会像汉语介词“被”一样同时赋予英语介词by两种功能。因此就导致了作为被动标记的助动词Be的省略。

在汉语中,还有一些被动句没有任何的被动标记。举以下句子为例:

(8)老师叫来了。 The teacher was sent for.

(9)钱用了。 The money was used up.

没有被动标识的汉语被动句同样会干扰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被动语态的习得。并且这种母语语境知识也会导致他们省略英语句子中必要的被动标记Be。

3. 过度使用错误

中国学习者常常在陈述句的动词前面过度使用英语动词Be。实际上,很多中国学习者都习惯于用somebody/somethingbe这种模式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例如,I’mateacher;you’restudents。由于受到这些最初习得的模式和汉语语境知识的影响,中国学生在英语句子中倾向于对动词Be的赘用。受试者大脑中的语义结构可能是:

(10)我 是 被打败了。

I was be beaten.(误)

(11)李丽明白地球 是 围绕太阳转。

Lily knows that the earth is goes around the sun.(误)

在例(10)和例(11)中,中国学习者把英语动词Be等同于汉语中的“是”。但是,他们仍然记得要改变动词Be的形式来顺应主谓一致原则。在受试者的作文中还存在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同时改变动词Be和后面那个动词的形式。举下面的句子为例:

(12)Thepolicewereaccusedofthethief.(误)

(13)The manager was speak to the workers.(误)

上面的这种现象也可以从语境的角度来解释。在早期,学习者把动词Be当作一般过去时的标记。因为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一般过去时的时候,他们的教科书和练习都非常强调形成一般过去时的时候动词Be的功能。这些知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在没有足够语境支持的情况下,学习者可能会给语言形式提供一个功能,而当这个语言形式是很早就已经学过的话就可能发生以上的情况。”[11](P1-14)因此,有些受试者把动词Be当成了一般过去时的标记并且在所有的动词前面都加上了动词Be的一般过去形式。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当学习者发现动词也有必要变成一般过去时的形式的时候就产生了wasthought这样的结构。当他们开始了解到有动词Be的一般过去时就足够的时候就导致了weretalk这样的错误。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来看,这类的错误主要出现在初级组和中级组的学生中。

(三)研究结果讨论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助动词Be的习得规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征:1)初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已较好地掌握了实义动词Be,且个体间的差异不大。但对助动词Be的掌握较差,主要体现在与动词Be有关的时态和语态问题上。但随着学习者二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掌握程度也会逐渐上升,到高级阶段学习者已基本掌握,但是个体差异比较明显;2)初级学习者容易对助动词Be过度使用或零使用。并且受母语语义驱动,经常使用母语策略,把英语系动词“Be”与汉语的“是”进行匹配;3)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已较好掌握了助动词Be的句法属性,但仍然没有完全习得复杂结构中助动词Be的用法。笔者认为英语动词Be的不同句法属性决定了其习得的难度和程度,因为助动词的用法最复杂,所以习得最差,而半助动词及系动词其次,实义动词Be的习得与其他动词一样,句法操作上具有相通之处,所以最简单;4)英语形式和汉语语境知识的错误匹配是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使用助动词Be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对于很多学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什么时候需要用助动词Be仍然是个难题。他们普遍认为助动词Be的使用总是没有规则或者是不确定的。因此经常创造一些助动词Be的错误变体。造成这些错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外语学习环境中缺少与所学外语匹配的真实语境,因此,在习得助动词Be的过程中,EFL学习者遵照相应的语法规则,不可避免地把外语形式与母语语境知识进行错误匹配。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导致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从而导致了一些动词Be的使用错误或创造一些本族人基本不会使用的表达形式。中国学生不但经常造一些诸如“Therewillhavefiveschoolsnextyear” and “Therearemanystudentslikeherclothes” 的奇怪句子,还常常在实义动词前省略必要的助动词Be或在不需要的时候过度使用动词Be。

正是基于这种矛盾,王初明[8](P126)提出了他的“补缺假说”。他认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与外语形式相匹配的真实外语语境,母语语境知识就可能介入,与外语形式产生错配,从而引起母语迁移。也就是说,母语语境知识作为媒介,引起了相应母语形式的迁移。这一观点有别于以往关于汉式英语的研究,因为它指出了母语迁移是因为语境知识的补缺而非简单的不熟悉外语形式。因为在缺乏真实语境的二语学习条件下,母语内部语境在语言迁移过程中激发了二语形式,因此不能忽略内部语境的作用。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如何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或减少英语助动词Be习得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呢?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之所以会认为正确习得助动词Be是个难题,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可以依靠的语法知识不足,许多二语语言形式缺少足够的语境支持,因此被占优势的母语所影响。根据“补缺假说”,这些错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学习者的内部语境,而这种内部语境几乎仅仅来自母语的外部语境并且具有深深根植于母语文化标准的语用价值。因此,在句子“昨天,他是被偷了——Yesterday,he was be stolen.(误)”中,当中国学习者想要表示“被动”时,如果缺乏助动词Be的真实语境,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他们的母语内部语境知识。当学习者的内部语境被激活,就会匹配到被学习的二语形式上。并且,母语内部语境与二语形式之间的这种连接会因为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配对而加强和巩固。所以就造成了以上例子中过度使用助动词Be的错误。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及时补充相应的语法知识,让二语语言形式有足够的语境支持,加强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这样就可以避免母语的内部语境被激活而造成错误的匹配。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讲授英语助动词Be的不同属性的时候应当根据需要设计恰当的语境知识和合适的教学顺序,而不仅仅是给予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因为就像刚刚所分析的那样,如果被占优势的母语所影响,激活了学习者的内部语境而产生错误匹配的话,大量的练习只会让这种错误的匹配不断地加强和巩固,这样后面要进行纠正就更为困难了。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英语助动词Be相应的语境知识和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顺序。

当然,随着中国学习者英语能力的提高,他们知道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之后,他们会有意识地加以改正。许多中国初级学习者经常在句子中过度使用动词Be。我们不能排除有偶然发生的可能。也有可能是受到学习者母语的语义驱使。例如,句子“Webuybooksareveryeasily.(误)”就是由于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境知识造成的,由于二语真实语境缺失,学习者必须依靠他们大脑中的内部语境。造这个句子时,学习者大脑中的语义框架可能是“我们买书是非常容易的。” 所有的这些例子都可以表明中国学习者的母语语境知识在英语助动词Be习得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补缺假说”来解释英语动词Be的错误不但可以使学习者对二语学习中语境的作用有更深更广的了解,而且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对英语助动词Be的习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本文通过横向定量研究发现总体上,助动词Be的习得在本研究中具有动态的特点。学习者犯错误的频率基本上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呈递减趋势,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在有些时态错误及助动词Be的过度使用上,高级英语水平的学习者有时并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取得明显的进步。此外,在缺乏充分二语语境的支持下,母语语境知识可能介入补缺从而影响助动词Be正确习得。助动词Be的使用错误也可能源于不恰当的语境设计和不恰当的教学顺序。因此,“语言结构和形式的教学应该设计特定的教学语境,而不是仅仅是练习一些像阅读,说等等这样的更大范围的语言能力。”[9](P59)本研究不但为王初明的“补缺假说”提供了实证支持,而且还对英语动词Be的学习和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向学习者提供正确的,丰富的外语语境知识。但由于本研究是通过翻译和写作两种测试手段收集的数据,这两种手段都是语言的产出,所以对错误原因分析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还只是一种推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助动词二语时态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助动词的用法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