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07 09:04:06张大禄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危重症支气管镜血气

张大禄

(宾阳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 南宁 530405)

危重症患者常伴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多采取气道管理、及时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确保气道通畅等治疗措施。常规人工气道管理的目的为纠正缺氧,改善通气,从而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误吸,但易在人工气道中形成痰痂,造成呼吸困难[1]。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医师能够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将患者气道内分泌物清除,以此改善其换气与通气功能[2]。本文旨在探讨在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宾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60例危重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3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51例;年龄30~80岁,平均(62.31±10.47)岁;脑外伤54例,重症肺炎39例,脑梗塞、脑出血等颅脑病症2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其他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52例;年龄30~80岁,平均(61.25±10.21)岁;脑外伤52例,重症肺炎38例,脑梗塞、脑出血等颅脑病症2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胸部CT显示肺不张或存在明显肺部感染,气道内存在大量分泌物,常规吸痰、雾化无法好转者;需实施鼻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者;所有重症疾病均经临床确诊等。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病史者;疾病终末期或放弃治疗者;有振动排痰和(或)肺泡灌洗禁忌证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入院后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使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并采取抗炎、雾化、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3]。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人工气道管理,插入气管后,立即听诊两肺呼吸音,对患者胸廓运动进行观察,检查导管是否有气体溢出等。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灌洗、吸痰时,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湖北天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839,规格:5 mL∶0.1 g)5 mL对患者进行充分镇静,在主气道内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将各分支支气管痰液吸净,针对痰液浓稠者,应使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注入实施冲洗,直至痰液吸净,取灌洗液或部分痰液实施细菌学检查;通过鼻气管插管,对鼻咽黏膜实施局部麻醉,随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导管内,在鼻腔直视下将其置入患者气管内,于直视下对导管开口距隆突3~4 cm处实施退镜,并固定;若怀疑患者插管位置较深,可对其实施镜下确认,必要时进行调整;若气切套管置入较深,可使用较小号的纤维支气管镜套管;针对咯血患者,可在镜下将各段腔内积血吸出,并确定出血位置,随后使用肾上腺素或凝血酶止血,最后在患者局部注入抗生素、化痰药以及止咳药等,结束操作。两组患者均观察7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根据《重症医学临床诊疗指南》[4]进行评估,治愈:呼吸困难改善,体温、白细胞水平等趋于正常;好转:呼吸基本顺畅,体温、白细胞水平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②血气分析指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用pH分析仪检测pH值。③统计两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痰栓形成及组织出血造成的气道湿化不足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血气分析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7 d后两组患者PaO2、SaO2、pH值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 < 0.05。SaO2: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氧分压。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SaO2(%) pH值 PaO2(mmHg)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前 治疗7 d后参照组 130 79.15±2.47 87.91±2.46* 7.19±0.06 7.26±0.04* 50.33±2.31 71.24±5.39*研究组 130 79.32±2.51 96.21±2.37* 7.20±0.01 7.32±0.05* 50.32±2.33 82.82±5.44*t值 0.550 27.704 1.874 10.684 0.972 17.241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气道湿化情况 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气道湿化不足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危重症主要是指患者所得疾病为某种紧急、濒危的病症,需尽早进行医学处理,否则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重度伤害或导致死亡。常规人工气道建立后,会造成吸入气体失去鼻腔湿化效果,呼吸道黏膜干燥,黏液纤毛系统遭受损伤,极大程度降低排出异物能力,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针对危重症患者,在人工气道管理中联合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够获得明亮、清晰的视野,从而全面、有效地清除气管内分泌物、组织渗出液及痰栓等,降低气道感染发生率[5-6]。本研究中,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气道湿化不足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表明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气道湿化不足发生率。

pH值可用于判断机体酸碱平衡和缺氧情况;监测SaO2可对肺的氧合作用和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评估;PaO2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患者外呼吸的功能状态[7]。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在直视条件下对患者病变部位给药,有利于增加局部病灶的药物浓度,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缓解气道阻塞情况,促进血气指标改善[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SaO2、pH值、PaO2水平均高于参照组,表明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改善危重症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综上,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危重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气道湿化不足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危重症支气管镜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