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遥
在安·泰勒的小说《呼吸课》里,有一对年轻的怨偶——菲奥娜和杰西。他们从相识到结婚都不无浪漫,导致他们亲密关系高开低走的原因是几根木棍——当菲奥娜抱怨杰西不管娃的时候,婆婆为了缓和气氛,说儿子杰西很爱她和娃,一直在给娃做摇床,木棍都买好了。结果挡不住猪队友公公实话实说“那些木棍是我买来在走廊后的角落里搭晾衣架的”,婆婆哀叹一声,只要不把这件鸡毛蒜皮的事情抖出来,就还有机会缓和局面。菲奥娜抱着婴儿扬长而去,扔下杰西、纸尿片、小推车和午餐,盘子里的土豆沙拉变成了黯淡的灰白色。当这个小孩再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已是八年后。
每场吵架的发展趋势都有一个起起伏伏的K线图,如果走向越来越现实和具象,那么情况就会变得糟糕。如果走向越来越抽象和形而上,那么多半情况不严重。
宝黛吵架,宝玉负气而走,回家写小纸条“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黛玉撂狠话说“这一去,一辈子别来,也别说话”。可当宝玉果断而去,黛玉来视动静,看到宝玉写的曲子和偈语,不觉“可笑可叹”,两人参禅悟道,仍复如初。
小朋友们的分分合合也大抵如此。我家小孩和他表哥可谓“见不得离不得”的欢喜冤家。当他们玩耍时,就像进入一种神游状态,能够无止境地发明游戏、计划任务,创造出一个想象世界,这世界对外人来说有多虚幻,对他们来说就有多真实。他们随时随地能进入自己的故事,就像跨过一道没人能看见的门槛,当他们进入共同的故事情节,其他人和事都变得无足轻重熟视无睹。我胆敢触碰他们任何一样东西,都会遭到强烈抗议。
只有当争吵时,他俩才会来找我“主持正义”。鉴于现实对亲密关系的腐蚀性,只要把吵架控制在云端,那关系多半就不会摔碎。可不论我怎么劝导他们回到游戲中,两男孩都执意要在现实世界,他们开始重视事实,谁说了什么谁做了什么,编成对自己有利的故事来否定对方。他们从前有多心照不宣,如今就有多势不两立。任何琐事都能让他们吵起来,争论最微不足道的东西属于谁,因为最细微的措辞而怒不可遏,所经之处无一幸免。
由爱转恨,就像从幻境走向现实。摧毁关系的,不是吵架的力度或强度,而是不再相信那个幻境,就像一条流淌着魔法的河流,双方都愿意在这条河里乘风破浪,一旦有人不再相信魔法的存在,这条河流就干涸了。
精神遨游在太虚幻境里的宝黛,一部《红楼梦》半部是他俩在吵架——摔玉、铰香囊、寻死觅活,可是越吵越好,就像黄鹰勾住了鹞子的脚。相反,贾琏和王熙凤,当他们为了拉托、弄权、放贷、藏私房钱心生芥蒂和厌恶的时候,都拼命挣扎想摆脱对方,但却放不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