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沦”中新生

2021-09-05 01:59李颖颖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沉沦郁达夫自卑

1919年,郁达夫从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为名古屋大学)毕业,在去往东京的路上,他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写了一部短篇小说,这正是他的代表作——《沉沦》。1998年,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树立了郁达夫文学碑,以纪念郁达夫和他的小说《沉沦》。

《沉沦》中的主人公甚至没有名字,全文的称呼只有一个“他”。而将“他”换成“我”读起来也没有不适,所以,从表面看,《沉沦》是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实际是一个人物的自白。这样的叙述方式与中国传统的以情节为主的小说叙述方式不同,而是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给了读者一个走进人物内心的机会。

读者在与小说“对话”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倾听人物心声时的新奇感,也在对话的过程中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最终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并和解。读者与《沉沦》的主人公形成共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而为人的自卑底色

郁达夫将主人公“他”的个性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丰满、个性的人物形象,而对人物心理的自我表露式描写使读者有了全面又深刻的认识。通过与主人公的“对话”,读者获得了对自我的认同,与自我化解,最终达到解脱。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这是小说开头的一句话,也是人物感情的根基。这样的孤冷情绪一直笼罩着“他”和长兄。来日本求学后,“他”始终自卑、自怜,痛苦万分,看到同学在一起说笑便觉得那是在嘲笑自己;看书入迷,被自己的想法逗笑时,因为一个老头的注意而立马转向忧郁的样子,“好像他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一样”;看到日本女生,不敢上去打招呼,过后又懊悔万分,对自己百般自责。主人公的自卑来自自我認同的缺失。

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可以理解为:你知道自己是谁,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抱有一种持续的、稳定的认同感。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卑体。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说:“通过观察儿童的软弱和无助行为,我们意识到,从一开始,他们就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一直伴随着人的成长。

当读者看到主人公如此自卑的时候,会产生联想,回忆自己和“他”相似的状态。在主人公对自己的否定中,读者看到了自卑是一种常态,进而从自我否定中挣脱出来,接受这一常态,实现对自己的认同。正是对自己的认同,使得读者开始包容并接纳主人公。

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中提到:“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直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郁达夫在《沉沦》中,无论是对人类自卑本性淋漓尽致地描写,还是对性欲的直白袒露都让人物形象丰满又直击人性。正如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说的:“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区别,便在著作的态度,是以人的生活为是呢,非人的生活为是呢这一点上。”郁达夫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正是拥有一般正常的人性,才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理解。

二、沁人心脾的自然描写

《沉沦》中的“他”并不是完全地“沉沦”,“他”一直在通过“自然”的方式给自己寻找出口。小说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的描写,一方面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也让读者有喘息的机会。即便主人公没有在自然中获得解脱,但是读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却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

郁达夫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对诗词格律颇有研究,他曾创作了许多首《自述诗》,其中一首为:“吾生十五无他嗜,只爱兰台令史书。忽遇江南吴祭酒,梅花雪里学诗初。”不仅如此,郁达夫在《海上》中写道:“几阵秋雨一落,残暑退尽了,在一天晴空浩荡的九月下旬的早晨,我只带了几册线装的旧籍,穿了一身半新的夹服,跟着我那位哥哥离开了乡井。”

《沉沦》中的“他”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形象,而大自然是身处异国的“他”最忠诚的“朋友”。读者可以透过“他”的眼睛,走进大自然,获得美感。大自然没有使“他”获得解脱,却使读者完全投入、沉浸,获得愉悦。

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息索的一响,道旁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哼到他那苍白的脸上来。

《沉沦》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主人公因为心境的关系虽然身在优美的环境之中,但总被自己的愁绪所包围。而读者则可以似真似幻地置身于文中的自然美景中,与之形成一个不远不近的心理距离,从而不带过多感情地欣赏美景。

作者诗意般的语言在读者对小说进行审美再创造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当主人公的一些虽然真实,但又不适宜的举动带给读者审美上的冲击时,大自然的纯粹很好地中和了这些内容,奠定了小说的审美基调。自然美的刻画令读者认为主人公不是一个龌龊不堪的人物,而是一个鲜活、生动的真实人物。

三、社会角色认同失调下的共鸣

主人公身上的理想主义精神以及对社会的抗争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周遭有着不满,虽渴望改变却又深感自己渺小的无奈之感。

《沉沦》中的主人公未出国前,在美国长老会捐钱创办的学校学习,由于热爱自由、无法忍受学校专制又压抑人性的教育方式而主动退学,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理性主义精神。后来,“他”留学日本,却又深深感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在班里听不进去课程,同时又觉得是祖国弱小使自己被嘲笑,因此,“他”发出感叹:“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

主人公在无意间窥视到他人的男欢女爱之后,漫无目的地来到了酒馆妓院。然而在见到侍女的那一刻,“他心里想仔仔细细地看她一看,把他心里的苦闷都告诉了她”。主人公具有强烈的倾诉欲,这反映了对被人们认同的渴望。性欲只是一个表象,渴望被关爱、被重视、被尊重才是其所有行动的根源,是他自卑性格特质下的生命本能。

其实,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和时代、和周遭的矛盾。主人公所处的时代是特殊的,读者在体会主人公所处的特定时代时,会将自己所处时代的特征融入其中,在共通的感觉中完成一次敲击心灵的阅读。

四、结语

《沉沦》中,主人公身上的痛苦和焦虑虽有浓重的时代气息,但是撇去时代这一底色,主人公就像是读者身边那些性格孤僻、自怜自爱、难以融入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茫茫宇宙中不起眼的沧海一粟,都有自卑、被冷落、被孤立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让人痛苦,渴望逃离。但是在小说中,读者接受了这样一种痛苦,与主人公共同品尝其中的酸苦,这样的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次审美之旅。

(长安大学)

作者简介:李颖颖(1996-),女,河南博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沉沦郁达夫自卑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贵人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从《沉沦》分析郁达夫的国家意识
郁达夫的诲淫冤罪与自我净化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名古屋大学:为“沉沦”立碑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