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
去年五月以来,我有幸参与了“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的部分工作,在评审、辅导过程中,经常勾起一些往事,也不断生出许多感想,今应《上海艺术评论》之约,琐记如下,与各位前辈晚学商讨。
一
说真的,第一次走进“日出东方”小稿的评审现场,心里拔凉拔凉的,原因很多。首先,这些年,上海已经先后完成了“历史文脉”“时代风采”“开天辟地”等重大工程,就这么些选题,这么些艺术家,有没有点“无米之炊”“拾人牙慧”的尴尬?何况有些选题是很难入画的,叙事性太强,非报告文学或电视连续剧难以担当。其次,总览各地各种题目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结果是不尽人意的,虽然也有佳作问世,但更多的鸿篇巨制表现得苍白无力,且伴随着某种新的程式化概念化倾向。第三,好像是一种戒律,“重大题材”必要使用重大图式和重大语言,而这样的图式和语言正是眼下年轻人所缺失的。学校里不教,自己又不屑,即便现学现卖也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比起当年二十七八岁就出代表作的前辈们,他们已经不年轻了,已经定型了。
画画的不一定能搞创作,搞创作是需要天赋的。尤其是这类现实题材的大型主题创作,不是所有能画点写生、来两笔梅兰竹菊的都能胜任的。看看那些创作高手,哪一个不是功底扎实、学养丰厚,既保持着对人生、对社会强大的责任感和洞察力,又集编、导、演于一身,甚至通晓了灯服道效化的个中三昧。所谓画家不一定是艺术家,就是这个道理。
望着满地不知道作者也看不出所以然的草图,我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我们是在进行创作,是要为美术馆、为历史,留下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二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心情渐次明朗起来,好像,我又多虑了。整体而言,青年们完成得不错。虽然没有惊艳四座的作品出现,但也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
我说的不错,主要表现为整体面貌上的不错,气息生动,气度谦和,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比如说,作品的样式丰富了,除了传统的国、油、版、雕,还有习惯上称之为小画种的水彩(粉)和新成员中的综合材料。又比如,作品的语言自由了,写实的、表现的、装饰的、象征的,你唱我和,浑然交响。再比如,参展艺术家的范围更加广泛了,院校的教师、画院的画师、专业的、业余的、海漂的、全国各地的,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就连作品的尺幅也显得亲和起来,一改往日动辄“翘首仰望”的高大上。本来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为什么一搞主题创作就那么严肃、那么沉重、那么横眉竖目呢!
或许是选题比较轻松吧,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主办方的高明之处,也是这座城市的可爱之处—兼容并蓄、明理躬行。
三
出于职业习惯,我喜欢结识新人,尤其是有才情的年轻人。所以,每当接到去艺术家工作室的电话,我都乐此不疲,与其说去辅导,不如说去呼吸点新鲜空气。几圈跑下来,我有新发现,新人比熟人画得好,国画(包括版画)比油画画得好,究其原委,两个字,走心。
我无意冒犯老朋友,更不敢得罪油画界的同行,一定是他们太忙了,太有经验了,抑或是我对他们太熟悉了,期望值太高了,总觉得他们没有突破自己,没有画出更好的作品。不过,真有让人跌眼镜的,无论是学历还是名气,都与眼前的景象不符,望着他飘移的眼睛,我看到了走神。
新人不一样了,他们对有幸入围诚惶诚恐,对手中的选题肃然起敬。他们可以三番五次地去实地采风,去现场踏勘,以获得最佳的视角;他们可以带着草图,昼夜兼程三千里,只为来上海听一听十分钟的辅导;他们可以蜷缩在斗室里,按照最大的墙面制作画框,以它为枕,対它梳妆;他们还可以数易其稿,画了改,改了再画,据说正稿画了三张。尽管他们的技艺略欠火候,但满腔的热忱已然使画面发光。
百度几张照片是拼不出好画的,好的作品,一定是心血浇灌出来的。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虽然有几个版本,但一样的豪迈壮阔;波德里的《刺杀马拉》和大卫的《马拉之死》立场不同,但都不失为艺术史上的经典。绘画是一种心绪的表达,走心才是王道,认认真真地画与完成一件活儿是不一样的,自己都没感动,凭什么让别人叫好。
很多次了,我不无极端地认为,情感比技术重要,态度比身份重要。
四
严格说来,除了某些基本的技法,艺术是不可教的。因为艺术是以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唤醒人的精神解放和终极关怀为己任的。所以,任何成功的经验一旦成为教义,都有可能变为阻碍艺术发展的教条。
事实就是如此,当年喝同一杯奶长大的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未必具有同样的眼光和胃口。评选中,经常会出现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的状况,等到票数统计出来,那些颇具争议的与众不同的作品已经被公约掉了,剩下一众乡里乡亲,相安无事,你好我好。
辅导问题更多。因为专业背景的差异,专家们的判断标准也不相同。张老师让你改变构图、修正透视,王老师让你调整色彩、注意节奏,李老师告诫你造型不够准确,赵老师则强调笔触的灵动……那边又来了史学家,说是你要再考证一下服饰道具的真实性,还要加强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这该如何是好呢?都听吧,没法下手;不听吧,恐难过关。我也在画重大题材,我理解被辅导的苦衷,所以,我不时地提醒自己,除非他焦头烂额万不得已,绝不啰唆半句。
都明白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用当下的语言说话,用真诚的语言说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
五
忽然想起“集体创作”这个词,挺有意思的。不管年轻人听懂听不懂,现在教科书中的许多精品力作都是这样诞生的,我们这代人,大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凡遇重大展事,有关部门会把我们组织起来,一起学报纸,选题材,勾草图,聊构思,甚至一起吃饭睡觉。草图观摩定稿后,再一起摆模特,找道具,拍照片,上画布,直到作品入选一起喝大酒。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填鸭式的学习生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让你在“比、学、赶、帮”中迅速掌握实战技能,有效提升创作水准。
“集体创作”不仅是一种落款方式,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一个群体在精神层面的共振。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题材创作项目,本来就有集体的属性,因此,借鉴集体经验,发挥集体优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应该是条捷径。“日出东方”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对“集体”的概念相当淡漠,好在主办方看到了这一点,安排了各种集体活动,从选题、征稿、看草图,到采风、辅导、办讲座,几上几下,几进几出,强化了他们对“集体”的认知和体验,保障了创作任务的有序推进。
六
感谢老友韩硕、培成的热烈推荐,不久前刚追完了电视剧《觉醒年代》。我戴着花镜,捧着手机,以每天五六集的节奏,非等到把自己弄得稀里哗啦不可。很久不看電视剧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作品,硬生生把书本中的图片文字,变成了触手可及、可信可亲可敬的立体的人,还硬生生把后生们集合了起来,去到烈士陵园去拜谒。可见,不管什么年代、什么题材,只要情真意切,都能产生好作品。
岁月轮回,物是人非。今天的我们,几乎回不到《蒋家王朝的覆灭》的时代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风景。尽管历史不会倒退,我们的经验也不应该成为今天年轻人从事创作的准绳。但是,同样为人,总有一种东西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吧,一种之所以为之动容的真诚和善良,一种对历史对社会对生活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许多年来,我们或许过多地关注了技术的开发,强调了观念的设计,却把灵魂落在了后面。有机会让年轻人感受一下,培养一下,总比在画室里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要强。身处图像泛滥的当下,我们不缺几张画,缺的是画布上涌动的真情实感,以及那些本该是铭心刻骨、绵延不息,包含着喜悦与痛苦、经验与教训的集体的记忆。
有人说我们是个健忘的民族,从这个角度看,“日出东方”已经成功了,因为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项目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