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全
摘 要: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延伸,文章从以阅读激发写作欲望、以写作促进阅读深化、以实践力促教学模式完善、以反思创新读写相融等方面,围绕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进行研究,着眼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试图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助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也是大语文观下初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无论是叶圣陶先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说,抑或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隐性表达的体现。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更是把读写结合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使语文学习转化为学生读写结合的综合性活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的案例出发,论述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 以读促写:在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基础就在于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找到写作的欲望。在信息化时代,浅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阅读的通病,初中学生作为信息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生,显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信息化的影响,大量信息的充塞使阅读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光芒,学生阅读的愿望日渐衰减。因此,要解决以读促写的问题,就得精心组织阅读活动,保障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精心组织阅读活动:第一是通过设计悬念进行教学叙事,把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改编,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文本的阅读热情。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笔者首先从故事叙事入手,通过精心设置的“谁做了一件好事”问题对文本进行改造,并充分运用了悬念使故事的可读性得到体现。当故事有机嵌入到课文时,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从而使学生从引导阅读向自我阅读转变。第二是通过精彩句子或段落的评析,激发学生回到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文本,且经过了专家们的反复修改、润笔,其中很多句子或段落都是值得语文教师进行分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就可以通过这些精彩句子或段落的评析,使每个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好奇心,從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但学生参与阅读只是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第一步,要在阅读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写作,就必须让学生有创作的欲望,即学生有了动笔的冲动。如笔者评析朱自清《春》一文中的经典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从表现手法、句子结构、情感体验等多方面分析,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激发其阅读热情,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也会慢慢被调动起来,
进而开展类似的仿写。如有学生按同样的句式和方法,写出了“树叶悄悄地从秋风中变着脸儿,熟熟的,黄黄的。校园里,草地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飘落着。坐着,躺着,打个瞌睡,晒个太阳,玩几回游戏。风凉爽爽的,树叶软绵绵的”。而只要对这样的写作加以指导,以读促写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成就感。如经过笔者多次指导后,学生修改之后就变成了:
在清凉的秋风中,树叶悄悄地变着脸儿,黄黄的,又轻轻地飘满了校园里,吹进了草地上……好一个“满园秋色藏不住”!
经过这样修改之后,跟原来作者一样的轻松,但已经与经典有了很大的区别,形成了个性化体验写作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对课文的阅读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对任何一段或一句的写作就有了自己的思考,这有助于学生逐步走上个性化写作的道路。
二、 以写促读:在写作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化阅读
读写本身是一体的,既可以在阅读中促进学生写作,也能使学生在写作中进一步深化对阅读的认识。如上述《春》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通过不同段落的仿写、改写之后,对文本的阅读就有较好地深化。有学生就指出,在“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段中,“东风来了”与“春天的脚步近了”从逻辑上来说,是不能更改顺序的,因为冬天是北风吹,只有春天要来了,东风才吹起来,所以两者是一个生活逻辑的顺序问题。这种阅读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七年级学生的理解与体验。而这种理解是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重视语言逻辑的体验才有的。换言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写作活动把生活逻辑反馈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体验出文本的内在逻辑顺序。
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以读促写,还是以写促读,都是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诵读的价值在于,实现对阅读活动的整合,使语感、情感的交流进入到自觉转换过程中。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诵读更容易让学生在语感上、情感上进入到文本的内在体验中。因此,指导学生对自己创作或写作的段落或作品进行诵读,既可以体会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可以在诵读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自己对写作情感的体验,并使之作用到仿写对象中去,从而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两种方式强化学生以写促读的教学。
(一)力求在写作过程中,把自我体验情感与作品情感有机联系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与作品要实现共鸣、共情的情感体验,就是要通过写作实践,把自我情感与体验到的作品、作家情感相联系,使两者能进行有机联系。如在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中,如果不能了解鲁迅与萧红之间的“师生”情感,那么无论是怎么进行仿写都只能写出其形,而无法写出其味。而这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就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慢慢体验,并转化为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