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
摘 要:数学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最让中学生头疼的科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据了解,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总体数量要远高于其他学科,是提升学习整体质量的主要障碍之一,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有效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完成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学困生指的就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数学学困生就是不善于数学学习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较为消极、学习效率不高、课上容易开小差,不仅影响自身学习质量,还会影响到班级学习氛围。因此,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很有必要,能够缩短学困生与优等生的学习差距,不仅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备课,还有助于构建和諧的班级氛围。下面,本文将几个转化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为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提供有效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索的主要方式,也是激起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有趣、生活化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结合情境问题进行思考,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角”时,如果直接让学生利用量角器去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能不是那么浓厚,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不同角度的角将带来不一样的变化时,就能激起学生探究角的兴趣。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不同角度的视频,如制作天桥不同角度的动画视频,当设置一条直接通上天桥的楼梯时,楼梯与地面的角度越小,则楼梯越平稳,角度越大,楼梯越陡峭,这就是不同角大小带来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视频情境,学生能够明白不同角大小将会影响事物的实际应用,从而希望了解探究角大小的方法,在遇到事情时能够选择合适的角度,避免事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直观教学,促进知识通俗易懂
初中数学存在很多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加大了学生理解难度。因此,教师要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通过直观展示、亲身接触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感。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时,如果单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和文字表达很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轴对称物体的图片,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比如,苹果与水中的倒影、戏曲的脸谱、长长的操场、紧闭的两扇窗户等,就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如果学校缺乏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比如画着中间线的课桌、长方形的黑板、漂亮的树叶、翻开的课本等物体,从而就能通过直观教学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也方便后续“画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在直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概念的特点,如果发现有学生认识不清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就能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些学困生是因为需要较长的思考时间,而课堂教学很难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节奏进行教学。很多学困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探索时间造成问题不断积压,最终大爆发,影响整体学习情况。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这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进行思考,不断补充自己落后的课程,从而能够慢慢缩短与优等生的差距。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合理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难易程度,除设置一些基础题型外,还要布置一两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困生认真完成基础题型,并鼓励学困生可以尝试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基于基础知识上不断思考探索,既让学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保证优等生的作业质量。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差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并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转化,帮助学困生逐步提高。其次,激发学困生学习主动性。很多学困生在公式、定理方面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愿意开动脑筋,导致学习一直没有进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进行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再次,采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教师要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认真学习,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并注意检查学困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学习状态,然后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实现学困生转化。
四、加强学生合作,增强学习自主性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学习要领造成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能通过分组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进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学习技巧,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以提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组内探讨,但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分配,要保证每个小组都有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才能将小组作用发挥到极致。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小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能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或者,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不等式”时,向学生提问怎样归类不等式组,学生就能明白可以将比某个数小的值都归在一起,再将比这个数大的值归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小组互相帮助算出这个数的具体值,从而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实现学困生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伟俊. 初中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19 (25)
[2]高元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7(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