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刚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有效开展教育工作。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要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工作,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为他们的学习进步做好铺垫。
一、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看,想要让他们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与教师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就应先做好对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此,教师要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导入活动,那些充满趣味性的内容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为接下来科学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这节内容时,在导入环节为了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我就为他们设计了“在水中加盐”的实验。在实验中,我取一个杯子装满水,然后提出“如果我向杯中继续加盐,水会不会溢出”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会溢出,小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开始加盐,当我加完1勺盐之后,杯中的水并没有溢出,这让学生有些纳闷,并产生了质疑。接着,我又向杯中加了3勺盐,杯中的水仍旧没有溢出,这让他们陷入了思索。之后,我又提出了“如果我一直向杯中加盐,杯中的水会不会溢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会溢出,少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之后,我继续向杯中加盐,学生发现在加到第17勺盐时,杯中的水出现了溢出现象,而且之后每添加一勺盐,杯中的水都会溢出,而且一次比一次多,这让学生的困惑和质疑变得更强烈。接着我告诉他们,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水能溶解盐,并带着学生一起进行了本课知识的探究。
二、开展互动探究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实现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就应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让他们能够有机会真正去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课堂权利,让他们有机会从自己的思維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科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的课堂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我就将他们分成了实验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来完成一袋空气质量的测量。在该实验活动中,我不会对学生进行任何的指导,这样会干扰他们的思维,导致探究学习的效果下降,所以我会尽量弱化自己的课堂地位。但在学生实验时,我会观察他们的行为,并对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予以记录,以确保在之后的讨论环节能够予以纠正,让他们获得科学知识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又如,在进行《光和影》的课堂教学时,一开始我先进行示范,让学生看到我的手影变成了一只挥动翅膀的小鸟,由此来实现对他们探究动力的激发。之后,我引导他们去实验探究,让他们利用光和影来设计出其他有趣的形象和内容,更为主动地去进行课堂探究,由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这样,让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互动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思维、观念和行为能力的提升。
三、设计趣味实验,强化知识记忆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应用能力。与前文所提到的课堂探究环节不同,此环节的趣味实验是完全独立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课堂训练的实验、学生课后的实验作业,或一堂专门的实验课。相对而言,这种趣味实验具有更好的引导作用,且能够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进行《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的教学时,我就专门开设了一堂“实验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气球的制作,看哪个小组的热气球制作实验能够成功。在实验过程中,我除了为学生提供素材之外,还会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又如,在“造一艘小船”的实验课上,我为各小组学生提供5张A4纸,他们需要用这5张A4纸制作出一艘小船,评价小船的唯一标准是浮力的大小。在学生完成制作之后,我会在班级中对他们的小船进行浮力实验,看看哪个小组的小船浮力最大。我会根据各小组小船的浮力水平,为他们记录平时成绩,加以鼓励。
在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时,我会为他们录制视频资料,并在课后将其剪辑上传到班级群和校园网上,其目的是留住学生的深刻记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以后学科知识的学习打下知识的基础。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各学科教育工作中,学科教师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想,并在科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探究体验。教师还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启发,让他们在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