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

2021-09-05 03:04李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小学生

李杰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育工作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小学生正处于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可塑性。利用劳动实践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劳动中增强体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内容进行论述,提出劳动实践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劳动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完善小学综合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劳动实践; 小学生;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044-002

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工作是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因为不具备成熟的心智,容易遭受炫富、拜金等负能量的影响。甚至有许多小学生将作为网红当成自己的职业梦想。基于此,小学教育更应做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培养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在享受劳动的乐趣中健康成长。

一、培养小学生劳动实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当前社會中的许多企业招聘时都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但研究数据表明,当下仅有5%的人才在应聘中具备劳动实践能力,其余的人才普遍缺少劳动实践能力[1]。基于上述问题,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就要做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在他们初步接触集体教育中,利用劳动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做好学生综合能力的引导及培养工作。

二、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开展现状

(一)劳动观念淡薄

就我国学生现状而言,学生不会劳动,甚至从不做家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过多重视学生的成绩,降低甚至没有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工作。导致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虽然有具备思维活力与创新力,但却没有劳动实践能力。更是接受不了挫折,一旦发生一点小问题将溃不成军。这都是缺乏劳动实践教育导致的[2]。

(二)劳动习惯缺乏

由于当今生活状态改变,许多家庭中的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他们的衣食住行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溺爱现象的产生。在家庭中,他们是“小公主”“小皇帝”。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一些学生基本的洗脸、洗内衣等劳动都是长辈代劳,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这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没有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不珍惜劳动成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国民的餐桌发生了很大改变。大鱼大肉更是常态。养成了小学生吃不了、不爱吃的东西,随手丢掉的臭毛病。他们不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认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得到。对于他人的劳动成果极为不尊重。甚至一些学生花费大价钱请学生吃饭,点了一大桌子的食物,最后被浪费掉。这都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而这也为学生三观的建立带去负面影响[3]。

二、劳动实践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分配产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个人收入变得越加多样化[4]。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也会随着个人收入的变化增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开始出现了“不劳而获”的心理。这对于心智并不成熟的学生造成了影响。他们开始质疑“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动摇了自身的思想。更有的受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拜金、物质、享乐主义中迷失自己,不会分辨社会中的真善美,养成了好逸恶劳的错误思想。

(二)学校因素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多数学校考虑自身升学率的问题,将教育工作重点放置在学生的分数中,忽略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从而造成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劳动实践的培训,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空有理论,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这都是忽略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培养造成的。还有一些学校,开展了劳动实践课程。但是错误的认为该课程内容应照书本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传播,一味的告诉学生劳动者最光荣,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没有将劳动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并不是无师自通的。应重视劳动实践教育工作,协调处理好劳动实践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由于学校与教师忽略了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表现消极、缺乏自主性,无法完成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家庭因素

受当代物质意识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应该当官挣大钱。一些家长用清洁工、服务员作为反面教材,告诉学生,你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将来只能干这些工作。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给予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让学生在家干活,什么活都不让学生做,美其名曰怕耽误学生学习。甚至一些家长利用劳动作为对学生的惩罚,学生在出现贪玩、成绩低、不听话的时候,就会让孩子做劳动。长期以往,学生在家庭错误的观念及行为引导下形成了对劳动的厌恶心理。特别是当代多为独生子女,这一想象更为严重。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6]。

三、劳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从上文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劳动实践意识差、能力不强多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因素。使学生建立错误的劳动观念,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将积极主动的劳动思想渗透到教育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基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的提高,每个学生又大多是家庭的独子,所以学生几乎不需要亲自做家庭劳动。为防止这一状况养成学生好逸恶劳的思想,就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7]。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劳动实践的能力,适当布置一些劳动任务给予学生。如:擦黑板、打扫教室、擦玻璃、整理班级中座椅等等,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之中。同时,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让家长配合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自己收拾房间、洗袜子、洗内衣,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刷碗、洗筷子等。经常参与这些简单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锻炼,自理能力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自主劳动的意识,真正的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

(二)基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生活理解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导致他们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小学劳动实践教育中,可以通过教育学生尊重且热爱劳动,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其次,教育工作应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法制意识,能够规范自身行为,理性分析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通过自主作为,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对自己所做所为负责任。同时,要树立团结互助的意识,热心公益事业,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宽以待人、不嫌贫爱富等等。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工作可以做好学生社会意识的建立工作[8]。还可以举办劳动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作为志愿者到不用的社区捡白色垃圾,做环保小衛士。并在后续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做好爱护公共环境。还可以到孤寡老人家里,帮助老人做家务、到敬老院中献爱心,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中获得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活动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学生的人生阅历少,所以在很多方面缺乏自主意识,特别是感恩意识。以家庭举例,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感受不到父母上班的辛苦,甚至认为父母上班如同自己上学一样,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没有体验过父母工作的艰新,就不会了解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学生会有浪费粮食、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造成的。而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则可以减缓这些问题。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外出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牧场挤牛奶、到花圃栽种施肥、帮助环卫工人扫垃圾等等。通过这些劳动实践,让学生意识到每个行业工作者的艰辛,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有他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只有学生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学会感恩。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学会感恩,完成学生劳动实践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

小学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要与生活内容、社会责任、感恩意识等内容建立关联,从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为学生制订更多有趣、好玩、发人深思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并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国际视野[N]人民政协报,2020-04-08

[2]张文超,何宇潇,路正社.浅谈高校劳动课与后勤服务结合的育人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31

[3]郝娜.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彰显劳动综合育人功能[J]智库时代,2020(10):278

[4]张焱秋.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47

[5]于雅,邓宏宝.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与途径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19(12):21

[6]戴海香.培智学校学生生活劳动能力培养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9(17):62

[7]陈思宇,黄甫全.论重建“打扫卫生”劳动课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4):1

[8]刁丽敏.培养劳动素养 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J]辽宁教育,2017(14):77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