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
【摘 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如今,大力推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以此保证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有效和系统的教育体验。
【关键词】 家庭教育;德育渗透;心理健康;劳动;爱国
隨着现代教育改革思潮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各阶段教育制定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其中,在小学教育中,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品质,以此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基于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有效地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校园中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思想引导。
一、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段,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重视教育的方式,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途径,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
首先,家长作为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人,应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所以在平时的相处中,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此才能保证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前进。其次,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较大的思想压力。例如,当学生放学回到家后,家长不要只顾着自己的工作,而是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因为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委屈往往无法得到发泄,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形成错误的认知,所以家长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对学生做出有效引导。如,当学生在学校中与同学发生争吵时,家长通过了解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向同学认错并且要赢得同学的原谅。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如,争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家长的疏导,学生在心理上必然会豁然开朗,并且还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方向。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劳动的意义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所以在生活中会产生懒惰的心理,以及形成浪费和忽视劳动成果的不良习惯,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小学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改变“孩子还小”的思想观念,而要推行“多锻炼”“多体验”的教育方式,尽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形式,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家长需要在劳动教育中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的技巧,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例如,家长选择节假日期间,以生活体验的形式,将学生带到生活条件较差的山区。而后家长要引领学生到田间进行农活作业,并且要耐心地教授学生一些农具的使用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家长可以适当地设置小奖励。如,“完成这片田地的除草任务,可以获得糖果”。学生在知悉有奖励的情况下,必然会积极地投入田间劳作中,但是由于劳动经验不足或者年龄较小,往往无法完成任务,此时家长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知学生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并且要让学生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此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生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让学生从小对国家产生浓烈的感情,从而为学生的后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家长自身必须具备强烈的爱国意识,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对祖国抱有感激之情和爱戴之意,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学生的老师,需要注重教育的方式,可以适当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爱国主义活动。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着学生去参观抗日战争博物馆,由于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历史资料,学生在参观时必然会向家长询问一些细节,为了提高德育质量,这就要求家长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
此外,家长了解到小学生对于电影有着强烈的喜好,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带学生到电影院中观看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影视作品,以此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家长可以让学生将参观抗日战争博物馆和观看爱国影视作品的感想,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同时也达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家庭教育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品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在家庭教育中,要想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需要家长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