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开 喻承甫
摘 要 采用问卷法对335 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究了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和学校联结影响高中生感恩的路径。结果发现:亲子、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均与高中生感恩显著正相关;学校联结显著中介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对高中生感恩的影响。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学校联结是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影响高中生感恩的重要中介机制。因此,促进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加强感恩干预,提升学校联结,可显著促进高中生感恩水平的发展。
关 键 词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学校联结;感恩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8-00-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感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影响人类幸福感的最重要的24个积极心理品质之一,感恩(Gratitude)是指个体用感激情绪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一种人格品质。研究表明,感恩与高中生学业成绩、学习动机、身体健康、幸福感等显著正相关,而与焦虑抑郁、攻击行为、自伤行为等显著负相关。[1][2]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究高中生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而为干预提升高中生感恩能力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依恋是指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建立的强烈情感联结,包括与父母、同伴等的关系。[3]家庭和学校是高中生的重要社会化场所,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对高中生感恩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种先天的行为调节系统,依恋行为系统能够驱使个体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保持与依恋对象的亲近,并获得相对稳定的安全感。安全型依恋可以建立和扩大一系列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社会心理过程的循环,而不安全型依恋则会占用大量心理资源,从而阻碍成长。具体来说,良好的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可以促进高中生更多地感知来自父母、同伴的关心、温暖、被爱、被重视等,并对自我和外在世界建立积极的认知,进而有助于促进感恩的发展。相反地,不良的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会增加高中生的相对剥夺感,进而削弱感恩。实证研究也提供了间接的证据,研究发现,消极的依恋负向预测感恩。[4]此外,感恩记录、感恩沉思、表達感恩行为等感恩干预方法也可有效提高感恩水平。[5]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1: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与高中生感恩显著正向关联。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感恩干预是如何促进感恩的呢?依据社会联结理论(social-bonding theory),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感恩干预会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从而提升其对于国家、社会和学校所推崇的社会规范的习得性,进而促进了感恩。一方面,当个体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并内化为促进学校联结的力量和激励资源,反之,安全依恋关系的缺失则降低心理需求的满足,增加不安全感,进而迁移到学校生活中也会充满不安全感,从而降低学校参与程度,削弱了与学校的联结。实证研究也表明,报告有安全的父母和同伴依恋关系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学校依恋以及适应性的学校行为,而依恋关系不好的青少年则会出现更多的学校行为问题。[6]有关感恩干预研究亦发现,感恩干预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学校满意度、亲社会行为等。[7]另一方面,与学校保持良好的联结能够促进青少年感恩的发展。以往研究指出,感恩的发展得益于他人的支持和帮助。[8]积极的学校联结有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能够促进青少年在学校情境中的积极主客观经历和体验,获得的归属感和支持感,进而诱发感恩。此外,研究也表明,父母、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结果的影响可能是通过促进其与社会组织的联结(如学校联结)而实现的。[9]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研究2:学校联结显著中介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与高中生感恩的关系。
鉴于感恩对高中生积极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以高中生为被试,拟探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学校联结对高中生感恩的影响,以期为促进高中生感恩的培养提供科学证据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选取广州市某中学高中生共335人为被试,其中男生131人,女生204人;高一年级153人,高二年级182人;被试年龄范围介于15到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61岁,标准差为0.57岁。
2.研究工具
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测量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10]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各25道题,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6个月里与父母和同伴的信任、沟通与疏离的频率,如“我父母尊重我的情感”“我的朋友理解我”等。采用五点计分,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计算亲子、同伴依恋各自条目的均分,得分越高表示亲子、同伴依恋程度越高。
采用学校参与量表(The School Engagement Scale)的学校情感参与分量表来测量学校联结。[11]共八个项目,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6个月里与学校里重要的人和物之间的情感联结程度,如“我感觉我是我们学校的一份子” 等。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很不同意,5表示很同意。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学校联结程度越高。
从记录感恩、感恩沉思和表达感恩行为三个视角,采用三个项目,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6个月里的接受感恩干预频率。采用七点计分,1表示从不,7表示几乎每一天。计算三个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接受感恩干预越多。
采用六项目感恩问卷(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 6-item, GQ-6)测量感恩。[3]共六个项目,要求被试报告在过去6个月里感恩体验的频率和强度,以及感恩情绪的密度和广度。例题如“随着我逐渐长大,我越来越感激我生命中的人、事情和处境”。采用七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得分越高表示感恩倾向越强。
3.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施测前获得學生本人的知情同意。完成问卷约需10分钟。采用SPSS 20.0以及Mplus 7.0进行数据处理。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1.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1呈现了本研究各个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阵。结果发现:(1)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学校联结均与高中生感恩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这四个因素均是高中生感恩的保护性促进因素;(2)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与高中生学校联结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均是高中生学校联结的重要保护性因素。
由表1可知,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水平较高,均值分别为3.54、3.73(中位数为2.5);其次,学生学校联结水平较高,均值为3.64(中位数为2.5);最后,学生的感恩干预和感恩水平较高,均值分别为3.73、5.39(中位数为3.5)。
2.家庭、同伴和学校因素影响高中生感恩的路径分析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路径分析检验了学校联结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与高中生感恩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数据分析发现,模型拟合良好:χ2 = 0.19,df = 1,χ2/df = 0.19,CFI= 1.00,RMSEA = 0.00 (90 % CI [0.00, 0.11]),以及SRMR = 0.004。结果发现:(1)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感恩干预可显著预测学校联结;(2)学校联结可显著预测感恩;(3)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感恩干预对感恩的残余预测效应也显著。进一步地,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bootstrap置信区间检验中介作用的显著性;结果发现:(1)中介路径“亲子依恋 → 学校联结 → 感恩”显著,其效应值为0.06,SE = 0.02,95% CI [0.03, 0.10](置信区间不包括零即表示显著,包括零即表示不显著;下同。);(2)中介路径“同伴依恋 → 学校联结 → 感恩”显著,其效应值为0.05,SE = 0.02,95% CI [0.02, 0.09];(3)中介路径“感恩干预 → 学校联结 → 感恩”显著,其效应值为0.04,SE = 0.02,95% CI [0.01, 0.09]。
四、讨论
与研究假设1相一致,本研究发现,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均与高中生感恩显著正相关。即与父母、同伴的良好依恋关系是高中生感恩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具有良好依恋关系的高中生不仅能更多地获得他人的帮助,也能更积极地解读他人的帮助行为,因而表现出更多的感恩。此外,感恩记录、感恩沉思、表达感恩行为等是促进感恩的有效干预方法。
与研究假设2相一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均可通过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进而增强其感恩水平。具有良好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高中生更加信任父母、同伴,更愿意与其所处的外在环境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结(如学校联结)。进一步地,具有高学校联结的高中生,不仅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而且也更愿意遵守并内化学校的感恩教育。感恩干预也是通过增强学校联结,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其感恩的发展。
五、教育启示
1.增强亲子依恋
本研究发现,亲子依恋对高中生感恩有积极预测作用。这启示我们可通过提高亲子依恋来促进高中生感恩的发展。一方面,父母需要增加陪伴子女的时间和亲子沟通。父母陪伴子女的时间越多,亲子沟通越顺畅,则亲子之间越亲密;与此同时,子女也能更多感受到父母的付出,进而激发其对父母的感恩。另一方面,父母需采用民主、温暖的教养方式,避免采用专制、纵容的教养方式。民主、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利于促进子女心理安全感的建立,从而有助于促进子女对周围环境和人的信任。这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对其所遇到的事和人的感恩。
2.增强同伴依恋
本研究也发现,同伴依恋可增进高中生感恩的发展。同伴是高中生的主要社交对象,良好的同伴依恋不仅能让高中生感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也会让其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习得对方的助人行为,从而促进其的感恩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通过自己和睦的夫妻关系,及其与子女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习得社交技能,进而促进其同伴关系。学校和教师可通过提升师生关系质量,促进团结友爱的学校氛围、班级氛围,来双管齐下地促进同伴依恋。
3.加强感恩干预
本研究也发现,感恩记录、感恩沉思和表达感恩行为等感恩干预方法可直接促进高中生感恩。父母和教师可通过要求高中生每天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值得感恩的人或事。如当自己感到情绪低落时,有同学主动问候;又如抗击新冠疫情的感人事迹。父母和教师也可以让高中生省思发生在自己身上值得感恩的人或事,这有助于激发积极情绪,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而激起感恩之情。父母和教师还可以引导高中生以实际行动感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识。
4.提升学校联结
本研究还发现,亲子依恋、同伴依恋、感恩干预可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进而增进其感恩发展。父母和教师需要树立高中生“读书有用论”的价值观,促进他们与学校的情感联结。父母和教师也需要给予高中生及时的指导和鼓励,促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业效能感和在学校的幸福感。学校还需要营造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处处能感受到温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进而增强学校联结。
参考文献:
[1][5]喻承甫,张卫,李董平,等.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0(7):1110-1121.
[2]Li D,Zhang W,Li X,et al.Gratitude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Direct, mediated, and moderated effect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2(1):55-66.
[3]Armsden G C,Greenberg M T.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7(5):427-454.
[4]Lin C C.Attach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young adult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gratitude[J].Current psychology,2019(9): 1513-1520.
[6]Oldfield J,Humphrey N,Hebron J.The role of 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school connectedness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outcomes[J].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16(1):21-29.
[7]Froh J J,Kashdan T B,Yurkewicz C,et al.The benefits of passion and absorption in activities:Engaged living in adolescent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0(4):311-332.
[8]王建平,喻承甫,曾毅茵,等.青少年感恩的影響因素及其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260-266.
[9]Shochet I M,Homel R,Cockshaw W D,et al.How do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attachment to parents interrelate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08(3):676-681.
[10]Armsden G C,Greenberg M T.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7(5):427-454.
[11]Wang MT,Willett J B,Eccles J S.The assessment of school engagement:Examining dimensionality an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cross gender and race/ethnicity[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11(4):465-480.
[12]McCullough M E,Emmons R A,Tsang J.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1):112-127.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