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形态句法演化探究

2021-09-04 08:01鲁志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方位词助词语序

鲁志杰

汉语“中”的形态句法演化探究

鲁志杰

(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中”与名词相组合的两种语序,跨范畴之间的语序和谐使得“名词+中”成为优势语序,主要是由汉语语法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性所决定的,“中”的形态句法演化路径为: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前置→后置)→体助词(体标记)。

“中”;语序;形态句法;演化路径

一、引言

形态(morphology)一词的词根源于希腊语“morhp-”,是19世纪的思想家歌德提出的概念,最早应用于生物学,以研究生物体的形式和结构。形态学研究的对象是词的形式,即词的内部结构和形式变化。语言里很多形态现象跟句法现象互相关联,语言学家将此称为形态-句法现象,对这类界面现象所做的研究,被称为形态句法学(Morphosyntax)。形态演变的过程既涉及形态成分的产生、改变,还包含形态范畴和形态模式的演变。

学者们对汉语“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位词“中”的用法和功能上,很少有对“中”的形态句法演化路径进行讨论。张谊生对“中”的虚化历程作了研究,指出“中”由方位词发展为时态助词是逐渐虚化的过程,隐喻机制使方位词“中”由表示空间关系向时间范畴发展,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经过“在……中”框架内部分词语脱落,“中”通过语境吸收发展出了表示过程性持续体的语义,“在X地V中”的重新分析,使“V”的陈述性增强,“中”开始具备时态助词的基本特征[1-3],对于汉语“中”的演化路径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中”负载了汉民族的时空认知经验,本文的研究研究旨在从语法化的角度对汉语空间方位词“中”的形态句法演化路径进行分析,从“中”的空间表达出发,探寻其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中”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讨论。

二、“中”的句法核心位置转变

结构和语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中”最早表示方位,后又发展为语法语素,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下面将分词义和用法进行讨论。

先秦时期,表示“内部”概念的“中”与名词组合使用时,有两种不同的语序:名词+中(如“地中、车中、林中、泽中”)和中+名词(如“中心、中田、中谷、中河”)。例如:

例句(1)的“林中”表示的是树林里的含义,例(2)的“中田”义为田内,赵翼所著的《陔余丛考·卷四》记载:“盖据《信南山》诗‘中田有庐’谓公田在井之正中,而有庐在其内,明是以公田为庐舍。不知中田犹云田中耳,古人原有此倒用文法,非必田之正中也。自田而言,田中则为田内,自邑而言,田中并不过如是田间云尔,非必在田之中也。”这两个例句的“中”均为“里、内”义。

方位词“中”怎么会同时存在前置和后置的语言现象?为什么后来只保留了“名词+中”这种语序呢?若想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对汉语从属成分与核心成分的语序进行讨论。

语言学中“核心”的概念主要有二:一是意义的核心,二是句法的核心。以“桌子”一词为例,“桌”是意义的核心,“子”是句法的核心,加了“子”就表示名词性的成分。对于形态句法而言,句法的核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以下关于核心的讨论均为句法核心。

核心成分是不可充分扩展的,核心成分决定短语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从属成分是可以进行充分扩展的。可见,“水中”的“中”是核心成分,“水”是从属成分,论证过程如下:

前提1:核心成分不可以充分扩展,从属成分可以充分扩展。

前提2:“水中”的“中”不可扩展,“水”可充分扩展。

结论1:“水中”的“中”是核心成分,“水”是从属成分。

前提3:中心语是核心成分,修饰语是从属成分。

结论2:“水中”的“中”是中心语,“水”是修饰语。

(3)a. 水中。

b. 深水中。

c. 那片深水中。

d. 旁边那片深水中。

e. 房屋旁边那片深水中。

按照生成语法的观点,短语都是由核心成分投射而来的,如NP的核心是N,VP的核心是V,PP的核心是P。

(4)房屋旁边那片深水中。

图1 “房屋旁边那片深水中”的树形结构

形式句法的树形图不仅揭示了语言的层级,还描述了语言的生成机制,分析了层级间如何向上投射浮现。由图1可清晰地看出LocP的核心就是Loc,在“名词+中”的结构内,“中”为句法的核心成分。下面将其放到更大语言背景中,对先秦之前的“中(核心成分/中心语)+名词(从属成分/修饰语)”和“名词(从属成分/修饰语)+中(核心成分/中心语)”这两种语序进行讨论。

三、“中”与名词的语序及其影响因素

(一)类型学视角下“中”与名词的两种语序

Greenberg依据前后置词的使用、动词和宾语的相对位置、优势语序这三组标准,对基本语序类型的普遍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语序之间具有相关性,并概括出了45条语言共性[4]75-80。其中的“普遍现象2”讨论了语言类型与修饰语、中心名词的关系,在前置词语言中,修饰语和中心名词的语序为“名词—领属定语”,在后置词语言中,语序为“领属定语—名词”。

GU2:使用前置词的语言中,所有格几乎总是后置于中心名词,而使用后置词的语言,所有格几乎总是前置于中心名词。

汉语是前置词语言,现代汉语里修饰语与中心名词的关系为“领属定语—名词”,这一点与“普遍现象2”似乎是矛盾的。Dryer调查了217种语言后指出:OV类型的语言,倾向于使用“领属定语—名词”的语序,亚洲地区的VO型语言倾向于用“名词—领属定语”的语序来表达[5]85-96。Greenberg对语序共性做了讨论,提出了优势语序(dominant order),指在世界语言中,表达相同结构的多种语序中最普遍的语序类型[4]93-98。根据Dryer的统计,在世界语言范围内,“领属定语—名词”的语序为优势语序,在所统计的217种语言里有142种语言都使用这一语序,约占65.4%的比例[5]124-125。

表1 名词与领属成分的语序

在先秦以前出现的“中心词+修饰词”是VO型语言所倾向使用的语序类型,中+名词”结构内的“中”主要有三种功能:一是用于指方位,二是指时间,三是可表等级[6]93。对这一时期表“里、内”义的“中”与名词搭配的语序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上古汉语时期“里、内”义的“中”与名词组合的语序

学者们对“中+名词”语序讨论得十分激烈。张世禄指出《诗经》里出现的“中+名词”结构有的是为了押韵[7]61。

《毛诗正义》孔颖达疏:“中河,河中,此倒句之例也。”此例句中的“河、仪、它”是押韵的,都属于“歌”部,若更换“中”与“河”的语序,“中”字属“冬”部,就不再与“歌”部字押韵了。董志翘统计了《诗经》此结构“中”的位置,“处于句中或非韵脚处的占65.4%,处于句尾韵脚处的仅占34.6%”[6]92。可见,“中+名词”结构的出现并非是出于押韵的需要。

有很多学者认为汉语“中+名词”现象是原始汉藏语特点的遗留。俞敏指出:“原始汉语跟汉藏语都保留汉藏母语的特点:止词在前,动字在后;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8]原始汉语的语序为“宾语+动词”“中心语+修饰语”。邢公畹将汉语和侗台语族的龙州土语进行了比较[9],指出二者在均为“中+名词”的语序,从这一点上可辨认出汉语和侗台语属于亲属语言,龙州土语的基本词汇和句法属于台语(Tai languages)的语言系统,龙州土语用普通话的声调标注大致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阳平)[10]。例如:

(6)joːm˩ han˧ tu˧ pit˥ ju˥ kiaːŋ˧ na。(《山伯英台歌》)

看见一只鸭子在田中。

(7)ŋo˧ tɕik˥ tɕɯ˩ ni˧ pai˧ teːŋ˥ dai tu˧ pia˧ deːŋ˧ nai ma peːŋ˩ ju˥ kiaːŋ˧ kaːŋ˧。(《鱼仙》)

我就是你去钓来放在缸中的那条红鱼。

(8)pin me˩ lu maɯ˥ nai ju˥ kiaːŋ˧ kiːuŋ˩ to˥ naŋ hai.(《乡下定亲的手续》)

于是这新媳妇在轿中还是哭。

在龙州土语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名词”语序,定语后置于名词,即“中心语+修饰语”的语序极为普遍,如例句(7)和(8)的“pia˧ deːŋ˧(鱼红)”“lu maɯ˥(媳妇新)”。无独有偶,跟汉语有发生学关系的苗瑶语也普遍存在“中心语+修饰语”语序。例如[11]:

(9)

(10)

吉卫苗语方位词“上面”和“里面”分别用“kɯ44lo53”“kɯ44ɳɑŋ42”表达,与普通名词组合时,通常省略前面的“kɯ44”。下面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汉语在《诗经》以后普遍使用“修饰语+中心语”的语序,而“中水”的语言形式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优势语序“名词+中”的影响因素

Hawkins依据核心成分与从属成分的位置关系,提出了跨范畴和谐原则(Principle of Cross- Category Harmony)[12]133-138,跨范畴的普遍化使一种语言的语法单一化,“名词+中”这一优势语序的生成和发展是由汉语语法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性决定的。

上古汉语时期“方位词+名词”的语序,受汉语内部核心成分与从属成分间语序的影响,“名词+方位词”的语序的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

表3 上古汉语时期核心成分和从属成分的语序统计

四、“中”的形态句法演化路径

(一)普通名词→前置方位名词

结合萧良琼[13]和姚柏舟[14]20-23等人的研究,“中”最开始为普通名词,姚柏舟列举了《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里所有关于“立中”的二十五片甲骨,占辞中的确会有“无风”“旸日”这样表示天气的词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是一种兼有测日和候风两种作用的测天仪器,本义为兼有测日、候风之用的表竿[14]26-35。可见,表竿义是“中”最早的、最基本的意义,如:

在转喻的作用下,“中”的词义引申为“内部、中央”义,成为方位名词,在上古汉语时期,表示“内部”概念的“中”与名词组合使用时,常采用前置于名词的形式,如:

(13)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诗经·鄘風·柏舟》)

(二)前置方位名词→后置方位名词

由于汉语语法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受汉语内部核心成分与从属成分间语序的影响,相较于“方位词+名词”的语序,“名词+方位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中”的位置开始固定下来,由名词前变为后置于名词,用以描述空间、时间和范围。例如:

(三)后置方位名词→体助词

一个事件或活动的发展从开始到结束总会有一个延续的时间过程,“V中”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延续,现代汉语存在大量“中”用于句末谓词性成分之后的用法,如:

“中”最终演化为表达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语法词,“中”的形态句法演化路径为: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前置→后置)→体助词(体标记)。张谊生[2]50-56在分析从方位词到体助词时,指出助词“中”的形成与介词短语“在+V(的)+过程+中”密切相关,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过程”类词语逐渐脱落,从而形成“在+V+中”,结构内动词的动词性较弱,V前会出现“X的”类定语,构成“在+X的+V+中”,此结构内动词的动词性增强后,助词“的”便会替代为“地”,标志着“中”由方位词转化成为体助词。

对于张谊生的观点,笔者持保留意见,理由有三:一是论证过程过于复杂,同语言的简洁性相悖,正所谓“大道至简”,坚信体助词“中”的形成过程不会如此复杂;二是这一论证过程缺乏历时语言材料的支撑,未指明助词“中”产生于何时,只停留在现代汉语层面论述“中”的演化路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三是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和笔者的考察出入较大,戚晓杰曾指出“在”为时间副词,修饰“VP中”时,“中”揭示的是动作行为进展的情况[15],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历时演变中,副词“在/正/正在”的形式、语义逐渐脱落,“中”在现代汉语完成了由方位词向助词的演化,具有了标记动作进行、状态持续的功能。

五、结语

现代汉语“中”的功能和用法离不开历时的演化,任何语法标记的产生和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语法化过程,对汉语方位词的研究还须借助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材料,“中”最早表示方位,先秦时期既可出现于名词之前(如“中田”),也可用在名词之后(如“林中”),汉语“中+名词”的现象是原始汉藏语特点的遗留,沿用到现代汉语的“名词+中”的表达形式是由汉语语法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性决定的,跨范畴之间的语序和谐使得“名词+方位词”的语序的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中”由前置方位词发展成了后置方位词,后又演化为表达“进行”功能的语法词,“中”的形态句法演化路径为: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前置→后置)→体助词(体标记)。

[1] 张谊生.“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M]//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219-234.

[2] 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6-58.

[3] 张谊生.与汉语虚词关的语法化现象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182-200.

[4] 陆丙甫,陆至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 国外语言学,1984(2):45-60.

[5] Dryer Matthew S. 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 ations[J]. Language, 1992, 68(1): 81-138.

[6] 董志翘.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功能[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89-96.

[7] 张世禄.先秦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7(1):59-64.

[8] 俞敏.倒句探源[J].语言研究,1981,1(0):78-82.

[9] 邢公畹.《诗经》“中”字倒置问题[C]//语言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5-141.

[10] 李方桂.龙州土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22-133.

[11] 向日征.吉卫苗语研究[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38-39.

[12] Hawkins John A. Word Order Universal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133-138.

[13] 萧良琼.卜辞中的“立中”与商代的圭表测影[C]//中国天文史专辑整理研究小组.科技史文集:第十集(天文学专辑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7-45.

[14] 姚柏舟.“中”的“标的”、“时空”类义引申脉络:以《汉语大词典》涉“中”条目为考察范围[D].杭州:浙江大学, 2013:20-35.

[15] 戚晓杰.汉语“动词+中”结构历时发展研究[J].汉字文化, 2008,20(3):35-37.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Syntax of “(中) in Chinese

LU Zhi-ji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The method combining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is used to discuss two kinds of word orders of “Zhong” (中) with nouns. The harmony of word orders cross-categories develops “noun+ Zhong” (中) into a dominant word order,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balance of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grammar system. The morphosyntax evolution path of “Zhong” (中) can be expressed as: common nouns→locative nouns (“Zhong” (中)+N→N+ “Zhong” (中)) →aspectual auxiliary (aspectual marker).

“Zhong” (中); word order; morphosyntax; evolution path

H04

A

1009-9115(2021)04-0029-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4.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YY038),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资助(20YH27D),北京语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2020-09-27

2021-05-14

鲁志杰(1990-),女,河北承德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句法语义学。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猜你喜欢
方位词助词语序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方位词理解能力比较研究
有讲究的方位词
动物们的聚会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