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晨,史素杰,唐 楠,杨濮瑞,赵延慧,卢慧兰,武佼佼,韩 琳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甘肃 730030
护理本科专业认证是保障护理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高等护理教育适应时代需求、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要的测试仪和动力源[1]。进行专业认证有利于推动高校质量保障由外部力量转为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护理专业认证过程分为自愿申请、自评自建、专家考察、认证后整改4个环节,其中“自评自建”是认证的核心环节[3],而教学档案作为专业认证查阅的重要原始支撑依据,其建设筹备是各认证院校“自评自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文字、图表、电子载体等形式存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材料总称[4-5],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是总结教学经验、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我院目前正在积极筹备迎接专业认证,学院成立教学档案筹备组,基于PDCA管理循环[6-7]探索形成了学院、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实践科室(病区)的三级教学档案标准体系,为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促进医教研协同、加速认证筹备工作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以期为其他认证筹备院校提供参考。
1.1 计划阶段(P)
1.1.1 标准解读与发展 2018年10月—2019年4月,兰州大学对照“双一流”大学建设标准,组织各专业严格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为基础,进一步拓宽、加深、细化、纳新、拔高,研制各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我院认真解读《国标》,经过多个论证环节形成了《兰州大学护理学教学质量标准》(简称《校标》),并遵照该标准从各教学运行环节建设教学档案标准。
1.1.2 人员分工组织 成立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小组(简称工作小组),分设学院档案组、教研室档案组、实验教学中心档案组和教学实践基地档案组。每组2~5人,设组长和秘书,完成相应层级的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建设。
1.1.3 分析现存问题 目前我院各层级教学档案建设存在以下问题:①档案类别不全。大量教学原始资料散落在各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研室都有应归档而未归档的原始资料,导致档案类别不全,如无师资队伍资料、教学资源与合作资料,且部分资料缺乏动态更新,分类交叉模糊。②归档意识不强。专职教师科研压力较大,“重科研轻教学”苗头明显,部分教师对待教学档案的撰写和整理工作只是简单应对;临床教师担负着大量一线护理工作,部分教师对待带教工作处于被动接受、应付状态,日常带教中多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留下的教学过程原始资料较少。③质量不高。现存教学档案中有的内容不符合规范,有的资料缺乏连贯性,存在敷衍、记流水账现象,如相同课程内容各教学轮次间无知识拓展更新等。
1.1.4 制定建设对策 围绕上述问题,工作小组在建设探索过程中制定以下具体措施:①完善类别。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合理补充文档类别,厘清教学各环节关系,分类存放文档。②强化意识。强调教学活动的痕迹整理,做完一项工作的同时即完成相应文档并及时归档,提高档案建设的责任心和积极性。③提高质量。严格规范各档案类别包含要素,明确数据统计和动态更新要求,制定文本材料提纲和表格模板,提高文档记录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体现教学活动特色,避免盲目照搬和复制。
1.2 执行阶段(D) 遵照上述计划举措,标准建设共经历4次推进和1次专家审议,形成教学档案标准体系试运行版,具体进度执行安排见表1。
表1 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建设进度安排
1.3 检查阶段(C) 2019年7月—2019年10月,各部门按照该标准进行试运行建设,采用督查、自查和互查相结合的形式,工作小组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发现共性问题,促进文档同质化和特色化发展;教研室间以及各临床科室间互查自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归纳厘清标准优化意见并制定改进方案。
1.4 处理阶段(A) 2019年11月底,依照上述改进方案进一步补充修订教学档案标准体系,从而形成标准体系的终版并投入使用,在运行中不断反思归纳,进入下一个循环,指导教学档案管理中问题的持续解决,激发教学管理质量与活力。
基于PDCA管理循环,工作小组在原有档案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类别18项,明确档案要素构成,支撑材料表格新增27个,修订8个,补充文字材料提纲4个,研制相关管理办法3项,形成了学院、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实践科室(病区)的分级教学档案标准体系,见表2~表4。
表2 学院层面教学档案建设标准
表4 教学实践基地/实践科室(病区)教学档案建设标准
表3 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教学档案建设标准
教学档案的查阅在专业认证中所占份额较大,其质量直接影响认证结果[3]。该标准体系的构建对我校护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1 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特点
3.1.1 目标清晰 该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按照《校标》建立一套针对护理学本科教育认证的完整档案体系,真实、全面、充分地为我校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指标提供支撑佐证,明确护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规程,达到认证标准[2]。该标准体系建设紧扣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明晰档案类别、档案要素和支撑材料的构成,进行原始资料的建立、收集、分类、存档。
3.1.2 系统性强 护理本科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多环节封闭信息反馈系统[8-9],该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将原本独立的教学档案有机连接,从学院、教研室/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和实践科室(病区)3个层级,以“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反馈”为框架进行构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系统,彼此关联、互相印证,系统性较强。
3.1.3 规范性高 该标准体系每个层级的档案类别均经过充分论证,明确下设档案要素,并规范各要素支撑材料的格式要求,制式表格均备注详细的收集时间、填写要求、审核流程、保存方式等;文字材料提纲均明确书写时间、书写内容、更新要求等。如明确试讲、集体备课的参加对象、组织时间、课程准备要求、记录方式等。
3.2 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
3.2.1 规范教学活动 该标准体系合理挖掘了教学活动中的信息资源,新增了课前师生座谈、学情分析,课中思政元素渗透、教学方法创新,课后反馈总结、探索对策等环节,对规范教学组织流程、探索护理教育教学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3.2.2 实现多方参与 该标准体系的建设注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参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新增设计师生见面/座谈会记录、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表、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记录等9个相关文档,体现日常教育活动中素材的积累过程,多方参与实现本科教育质量提升。
3.3 培养责任意识 档案责任意识是完成档案建设的前提条件,教学档案标准的建设过程也是全员参与的过程,在工作小组的带领下,促使全员认识到档案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教学工作和教学档案同等重要,工作一结束档案即完成,档案责任意识得以提高,多数教师能毫无怨言地承担档案建设义务,并踏实努力完成。
3.4 提高教学质量 该标准体系中尤其突出教学质量评价环节的档案建设,如新增教改效果分析、临床带教教师评价表、实习生座谈会记录等,教案中明确要求注明新知识、新理念和内容动态更新等,有效改善了往常应付教学改革、敷衍临床带教、不重视实习指导、一个课件讲多年、一个教案用多年等不良现象,该标准体系倒逼教师关注教学质量,也促使教学的隐性付出投入得以衡量可视。
我院基于PDCA循环构建护理专业教学档案标准体系,对建立教学档案管理体系、规范教学档案制度、丰富教学档案资源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教学特色不凸显、档案信息化建设较弱等问题[10],我院也将进一步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专业认证及其复审提供优质的档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