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态”融合理念下的村落分类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陕南传统村落为例

2021-09-04 23:37张中华
南方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陕南业态村落

于 荟,张 沛,李 稷,张中华

引言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与重要载体,其传承的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乡土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传统村落保护更是被学术界视为未来10 年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研究内容[1]。自2012年公示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今,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了五批共计6819 个传统村落,覆盖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并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正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引申出传统村落的发展与转型[2]。而如今,“改良”或“革命”后的传统村落却面临着思路性偏失致使风貌破坏、粗放式开发造成恶性发展以及多种诉求导致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陆续开展之时,利用多方法理论视角科学认知传统村落,对传统村落的演变特点及分类发展进行探索,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更高效的分类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种科学直观、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传统村落分类得到了学界认可与关注,且研究热度也在不断上升。纵观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已有研究,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有助于探寻其共性特征,从而促进地方资源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推动传统村落的分类保护与发展。当前,学界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各异,基于地形地貌、文化特征、空间形态、功能构成、内在价值,民居类型等不同单一要素的分类研究居多[3-5],也有少部分学者依托传统村落多方面要素的互联互动为综合分类因素[6]。在研究理论及方法上,主要依据系统评价理论的综合评价结果对传统村落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类,同时,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使得传统村落分类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7-9]。综上,学术界对传统村落分类的研究表现出多样化、多视角的特征,但在目前乡村振兴和城乡关系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村落也将随之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已有研究仍缺乏从动态、多要素的综合分类方法关注传统村落的转型与保护发展。

文章在对陕南地区22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现状认知的基础上,从动态、多维的研究视角出发,关注传统村落生态、文态、业态以及形态四大要素的动态演变与组合,探讨“五态”研究理念在划分传统村落类型过程中的适用性和作用机制。并试图在陕南区域尺度下,构建“五态”融合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 “五态”融合理论基础与内涵解析

1.1 “五态”融合理论源流

1.2 “五态”融合要素构成

“五态”是立足纵向视角对传统村落人(业态、文态)、村落空间(形态)以及地(生态)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这四类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有机体,各要素间具有内生联动、协同共进的关联关系,充分体现了人、地、村落空间“三元”关系地域系统的动态性、统一性和整体性[12](图1)。其中,(1)生态是指一定社会单元所处的地理区位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构成了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基底和资源本底,作为外向动力奠定了村落的初始生成和发展格局。(2)文态是源于社会存在对人的思维意识、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精神意识和生存规律等社会行为规范与集体文化共识,对村民具有潜移默化的塑造力和约束力。(3)业态是指一定的社会单元群体在地方条件制约下人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互动所形成的各种谋生活动和行为体系的综合,集中体现了村落生产方式、生存智慧和内生动力。(4)形态是指一定社会单元基于自然生态因素和人群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空间表征和结构序列,形态类型从单一到多样、秩序从无序到有序、特征从私密到开放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地方村民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和心理共识的转变。(5)动态是指传统村落作为生命有机体,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其保护与发展需要满足生态本底支撑、业态模式推动、空间形态牵引和文态精神塑造的基本要求,从而推进“五态”的动态平衡与协同共进[13]。

图1 传统村落“五态”要素内涵解析

1.3 “五态”融合协同机制

“五态”中各要素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多样性、功能性和动态性的转变特征,并产生多种类型的互动组合关系。通过系统的解析“五态”在传统村落动态演化过程中的互动逻辑,剖析传统村落人文系统、物质空间与自然系统在长久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协同发展机制(图2)。具体表现为:(1)生态与文态为建构调适关系:生态是传统村落文态的地方源泉,衍生了传统村落的地方文化精神及心理共识;文态表征了传统村落人地关系的价值观念体系,深刻影响着村落全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认知。(2)生态与业态为依附拮抗关系:生态构建了传统村落的业态载体,提供了产业生产平台和生活必要物资;业态则是传统村落依附自然生态的基础路径,体现了村落村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3)生态与形态为制约协调关系:生态是传统村落形态塑造的基础外在因素,划定了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的自然地理环境边界,限定了村落基础物质空间的无序延伸;形态是传统村落人地交互协调的产物,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是人类生产生活被动适应和主动改造自然生态所呈现出来的外在表征。(4)文态与业态为形塑融合关系:文态是传统村落生产活动的群体共识集合,引导以村落村民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对村落物质空间的改造、生产技术与工具的更新以及生产思维与行为的演化;业态是传统村落生存文化的综合集成,表征了地方群体的集体心理、生活态度和生存观念。(5)文态与形态为引导反馈关系:文态是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的基本要义和文化内核,是引导村落空间表征转变、结构序列构建、地缘关系立足的非正式力量;形态是传统村落村民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征,形态的革新反馈助推了村落村民意识观念的集成凝结与效力发挥。(6)业态与形态为交互协同关系:业态是传统村落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传统村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了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的转变;形态则是传统村落开展社会生产的基础物质保障,空间形态的弹性属性能够支撑并促进村落生产网络、产业结构的转变。

图2 传统村落“五态”互动与协同关系研究

在传统村落“形成—发展—成熟—衰落—复兴”的生命周期演进过程中,村落的生态、文态、业态、形态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动力转换,推动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动态时空转变。(1)“形成—发展”阶段:村民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改造自然的转变,呈现出“生态资源聚核”的发展特征,形成了以生态为主导,业态次之的动力机制。(2)“发展—成熟”阶段:内部土地利用转变和人口集聚增长造成了“产业功能共生”,传统稳定的村落业态体系被打破,形成了以业态为主、形态次之的动力机制。(3)“成熟—衰落”阶段:受城镇化与现代化影响,单一或同质因素主导的传统村落逐渐减少,形成了“分异拼贴组织”的结构动力,呈现出以形态与业态为主导,文态次之,生态从属的动力机制。(4)“衰落—复兴”阶段:地方人文因素在传统村落复兴过程中的重要性凸显,在市场驱动和资本推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以文态为主导,并与业态、生态、形态相互适应、相互耦合的“文景适应调控”动力转变特征[14]。

2 “五态”视角下的陕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1 研究样本选取

陕南地区是指陕西省南部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市,共计28 个区县,北靠秦岭、南倚大巴山和米仓山,中部有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地区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河流众多。陕南位于我国南北地区分界线上,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陕南多元性与融合性的社会人文氛围,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生态基础,在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丰富多样且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科学理论指导仍不完善、地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等多种原因,导致陕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转型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在我国已经公布的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有22 个分布在陕南地区,其中安康市有15个,汉中市有5个,商洛市有2个。本文则以22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在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展开对陕南传统村落具体类型划分和发展策略的研究,以期对传统村落的未来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表1、图3)。

表1 陕南地区各区县国家级传统村落统计表

图3 陕南地区各区县国家级传统村落区位分布图

2.2 评价体系构建

传统村落是具有历时性特征的多维复合地域系统,为了解析陕南传统村落的发展状态,针对村落全域,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部分以群体直观感知为主,是对传统村落发展特殊性的转化与诠释,定量部分则通过文字资料与数据统计为依托,分析结果客观而科学。具体分析框架以生态环境提升、文化观念根植、产业经济转型、村落空间重构为重要驱动力,构建基于“五态”融合理念的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其中,准则层分别为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为强化可操作性,参考《传统村落评价认定体系(试行)》以及多位学者构建的乡村发展评价体系,将4 类准则层进一步细化分解为8 类因素层指标,并融合各村落数据资料再对因素层进行细分,最终选取了19 项评价指标,构建“五态”融合理念的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2)。具体构成如下:(1)生态提升。自然生态环境是基础支撑,选取资源丰富度和土地承载力两方面因素指标来测评传统村落的生态本底发展条件。(2)文态根植。地方文化观念是发展内核,选取地方文化保护和文化活态应用两方面因素指标来测评传统村落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业态转型。村落产业发展是根本驱动力,社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两方面因素指标能够明确反映出传统村落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业态的变化趋势。(4)形态重构。空间形态表征是村落特色,村落空间形态的变化需要从形态完整性和空间离散度两方面因素指标来表明。

利用上述DOL的定义公式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必须同时取得利润变动率和销售变动率,这些都是事后反映的数据,不便于DOL的预测。因此,要设法推导出只需基期数据计算经营杠杆的公式,即假定该企业产品的成本、销量和利润保持线性关系,产品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固定成本在一定产能范围内保持稳定,则经营杠杆系数可通过销售额和成本的关系来表示。

表2 基于“五态”融合理念的陕南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对陕南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实践认知及获取数据的处理,采用专家打分法,引入五级比例标度和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出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进行排序(表3)。根据新构建的“五态”融合理念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陕南22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和打分,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分为对于村落发展的正相关作用(↑)或负相关作用(↓),最终形成陕南传统村落的系统评价结果,进而通过对比分析划分研究对象的相应类型。

表3 基于“五态”融合理念的陕南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排序

2.3 村落类型划分

通过明确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各项指标对于传统村落发展的正负相关作用,在理论上依据四要素“↑”或“↓”不同水平状态的组合,将陕南传统村落具体划分为16 种类型。同时,根据四要素在现实中互动与协同关系的分析,业态的更新必然以空间的变革为基础,形态的扩张必然以业态的发展为动力[6]。因此,排除业态与形态发展相异的8 种组合,结合上文对传统村落发展指标体系的梳理,探索其作用机制(图4),构建“五态”研究视角下的陕南传统村落分类模型,最终总结归纳出如下四种类型(表4)。

图4 陕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的评价指标作用机制

表4 基于“五态”融合理念的陕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1)原生滞缓型:此类传统村落的地方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保存现状较好。主要由于其大多位于欠发达地区的偏远山区,受外部因素干扰较少,村落仍然处于自然演变的缓慢进程中,生产、生活、生态都延续着原生村落的状态,无外部入侵的社会经济变革行为。如安康市旬阳县湛家湾村,依山而建,明清时期村落格局及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基本完整,村民生产、生活仍延续着原生状态,基本未受到现代元素影响。

(2)初变发展型:此类传统村落的现状发展基础良好,人口外流现象较少,在大量外来文化、先进观念的渗透下,其本土传统产业模式、物质空间形态及村落功能构成发生了部分现代化变革,地方特色和传统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与发展,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被焕活。如汉中市留坝县庙台子村,由于“汉张留侯祠”坐落于此而得名。基于此,村落已开始发展文化旅游,现状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3)转型重构型:此类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受城镇化、现代化的影响较多,现状发展条件潜力突出。在市场驱动、政策扶持以及资本推动的作用下,村落人口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景观也得到了重塑与传承,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如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村、商洛市镇安县云镇村等,由于物质文化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村落以文化旅游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以古建筑群、古代设施、历史遗存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和以地方名人轶事、信仰纪念、传统工艺以及村民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

(4)消解收缩型:此类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空心化逐渐触发了村落物质空间的自然衰败与功能性丧失,大量资产闲置。传统产业模式发展滞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湮灭,村落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支撑,收缩是当下此类村落发展所面临的必然趋势。如安康市旬阳县庙湾村,现状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保护脆弱,地方传统文化丧失,村落处于自然衰败的境地。

3 不同类型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基于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内涵特征,以“精准保护,分类发展”为理念,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引导,实现传统村落的差异化、高效化发展,从而支撑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3.1 原生滞缓型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引领,构建文景共同体

针对此类传统村落当前自然文化遗产衰落、文化自觉性贫乏、传承情况不容乐观等问题,基于“挖掘地方资源,寻溯村落记忆,修复物质空间,重现生活情景”的思路,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挖掘核心价值,建立地方文化资源库。梳理地方各类自然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村落核心特色价值,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优势,运用大数据、文本化、图示化和影像化等表现形式和处理工具,加强对传统村落的谱系研究、建筑测绘和精细化记录,绘就传统村落地方文化遗产谱系、文化脉络图谱和村落虚拟场景,建立传统村落地方文化资源库。

(2)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常态化传承机制。根据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传承特征及保护现状,按照“原态保留、价值汲取、多元创新、持续运用”的传承思路,通过家族性、行业性及社会性多种方式进行文化研习、传承和传播,形成集体协作和特定场域的生活化、情景化与常态化传承机制,增强群体共识和文化认同,使传统村落的核心文化价值焕发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3)重塑村落记忆,构建村落文景共同体。依托历史文化与物质空间载体的映射关系,通过厚植村落文化底蕴,修复并更新村落物质空间景观和功能属性,实现历史要素与景观空间的时空统一,重塑地方文化景观,凝聚集体乡土记忆,构建村落文景共同体,提高地方认同感和村民归属感,焕活村落生命力和村民记忆的共生性。

3.2 初变发展型传统村落——乡土经济培育,横纵延展产业链

针对此类传统村落当前传统产业模式单一、特色产业发展短板、设施配置短缺、生活需求矛盾等问题,基于“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经济扶持,提升人居环境,触媒式推动发展”的思路,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延展产业链条,提高传统农业附加值。依托现状传统农业产业基础,通过引进现代化技术、农事人才以及大量资金来转变传统生计模式,发展高品质、高效率、特色化的生态循环有机农业,借助农业电商、旅游观光、订单式生产等形式,推动“农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营建地方特色产业品牌。

(2)孵化潜力因素,强化特色产业竞争性。整合传统村落自然生态、农业景观、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发展为驱动,孵化特色经济价值,促进传统农业、传统手工业、地方传统技艺与旅游服务深度融合,注重特色产业差异化、个性化,塑造特色产业品牌标识,产生品牌触媒效应,强化特色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3)完善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舒适性。基于生态循环理念,优化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村落村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乡土味道,延续乡土情景,提升人居环境舒适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化、现代化和智慧化村落,形成培育乡土经济的助燃剂和田园牧歌的承载地,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3 转型重构型传统村落——联动区域发展,创新村落智慧化

针对此类传统村落当前发展方向同质化、发展内容均衡化、发展力量单薄化、发展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基于“明晰发展方向,连片联动发展,多元主体参与,集群式推动发展”的思路,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树立特色品牌,凸显乡村旅游差异化。审度现状发展态势,详查村落资源条件,明确休闲康养、特色旅居的发展方向,通过旅游项目打造,创建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形成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双轮驱动的动力机制,差异化引导村落建设主题旅游示范区,注重村落旅游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品质和品位。

(2)联动区域发展,编织特色文化旅游网。基于集群效应与互补效应,共建共享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重点发展“增长极”传统村落,协同周边村落实现连片联动发展,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空间网络,融入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达到消除同质化、形成良性互动全域旅游系统的目的。

(3)创新发展机制,实现村落运营智慧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形成村民主动参与、政府管理引导、社会组织扶持的村落保护发展机制,促进“人—村—遗”一体化发展。引进智能技术打造传统村落智慧化平台,盘活多业态资源,形成“科技驱动、景村联动、智慧运营”的特色发展模式,实现传统村落全方位、智慧化、景区式的管理与运营。

3.4 消解收缩型传统村落——有限人为干预,积极应对空心化

针对此类传统村落当前人口空心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村落资产难以流转、政企资本支持短缺等问题,基于“顺应演替进程,外部有限介入,方式干预有道,长效化保障发展”的理念,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尊重村民志愿,破解空心化遗留问题。针对传统村落空心化现状,顺应自然演替规律,尊重村民主体搬迁志愿,科学评估村落弃置度。通过轻微人为干预,有序引导生态移民,村落集体安置,改善村落村民生活水平。利用数字化技术挖掘、记录传统村落地方特色,建立异地集中博物馆活态展示弃置村落特色,并回收地方特色构件和材料应用于村落环境景观提升或其他村落更新建设中。对空心化遗留土地问题进行村落宅基地腾退、生态修复破解,实现传统村落遗产资源的价值最大化[15]。

(2)处理产权难题,保障资源维护长效化。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权上的突破和尝试,建立传统村落各类资产的统一管理组织机制,通过集体或国有的形式转变土地性质引导其产权流转,进行多种方式的保护与开发,盘活传统村落资产价值。在集体经济支撑的基础上,吸纳企业资本,以联合和合作的方式壮大集体经济,构建新型村企联建合作经济组织,保障传统村落的长效维护[16]。

结语

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受到了不可逆的影响,人口流失、土地闲置、生态破坏、文化湮灭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妥善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紧迫。本文基于“五态”理念,对陕南地区22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分类研究,探索有针对性的分类发展策略,为指导我国当前从动态、多要素方面进行传统村落的分类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对传统村落生态、文态、业态、形态的内在要素与动态协同关系研究,剖析“五态”在传统村落演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分类方法。(2)通过明确“五态”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将陕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划分原生滞缓型、初变发展型、转型重构型以及消解收缩型共4种类型,进而提出与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演化特征相适应的发展策略。由于传统村落要素组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于“五态”的传统村落分类发展模型还需进一步实证探索,同时,对于陕南地区省级层面传统村落的案例研究仍需要继续跟进与补充。

图、表来源

所有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陕南业态村落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尴尬的陕南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