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激励视角下现代职教体系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1-09-03 21:17钱海峰顾曹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钱海峰 顾曹阳

摘 要:现代职教体系是中高职和本科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为例,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职教体系学生教学现状及“任务激励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的本质和意义,从任务激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阐述了职业生涯意识觉醒、职业生涯自我探索、职业生涯行动决策和职业生涯自我激励四个阶段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 任务激励;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187-00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建设的新要求,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有力措施引领和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1]。其中“3+4”“5+2”是中职与本科7年一贯制分段培养项目,也是现代职教体系中的重要试点项目。这2个试点项目打通了新的本科升学通道,构建中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新的人才培养工程,助力新时代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教学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是本科阶段学生的必修通识课程。国内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目标明确、学业任务大,顺利进入高校后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逐步丧失目标,失去前进的方向,容易产生精神上的空虚。尤其是“3+4”的本科学生,他们通过自主考试转段升本,高中阶段压力相对小、高中环境相对松散、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步入大学后很快忘记自己学生身份,导致学业、职业规划成空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內心诉求,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价,对学生学业指导、目标树立和就业规划等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对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且教学模式单一并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团队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学生过程性评价和考核标准模糊、课程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少等问题突出,导致这门课程的教育效果并不太理想。

二、“任务激励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本质及必要性

1.“任务激励式教学”的本质

“任务激励式教学”原先在我国内起步较晚,尤其是理论研究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更多是形式上的套用,近几年虽然开始得到广大教育同行的青睐并研究推广,但更多偏向于中小学的课程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还没有系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因此,针对现代职教体系为主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或类别应用积极开展任务激励式教学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任务激励式教学可以理解为是将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点、能力与技能的实践点融入教学全过程并分设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每个环节;在激励机制驱动下学生能提升学习兴趣,主动利用各类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全程跟踪,正确引导,答疑解惑,强化任务激励性考核机制,给予学生充分肯定[2]。任务激励式教学对提高本科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混合式教学”的本质

“混合式教学”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传统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化教学有机结合,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现代教学模式[3、4]。“混合式教学”模式凸显“双主”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优势在于: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教师作为引导者、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得到进一步体现;另一方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要依据科学,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也要体现课程体系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受用性,提高课程效率;同时,课程设计要为学生量身定制,因人而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要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优化信息终端、教学资源和学生主体关系;最后,建立过程性反馈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控制和分析教学全过程,制定科学个性的教学活动。

3.实施任务激励式混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任务激励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分阶段分任务推进教学进程,学生在任务驱动和反馈激励下,利用线上线下各类资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互助式学习,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热情。任务激励式混合教学对提高本科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是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采用任务激励混合式教学,首先能在课程进行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次,采用任务发布式教学,可以细化和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目标会更明确,也能因人而异设置学习任务,突出个性化教学;最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宽了教学的时空域,极大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也能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思维,真正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这门课程贯穿于大学四年,而非局限于传统课堂。

三、任务激励式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任务激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轴,以阶段性任务为抓手,明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锻炼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开发反映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激励式教材和教学空间。借鉴莱福斯的“经验迁移理论”,设计“阶梯状”课程链,让学生从简单认识自我到科学规划自我的能力递进提升。任务激励式混合教学进一步依托于数字化教学内容,按照学习任务分块式建立数字化学习空间,把专业揉合进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科学丰富教学内容,以职业规范为基础,正确认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形成终身学习的价值观。以能力培养为驱动,设置阶段任务引导,线上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激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阶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由精品网络课程学习、教师面授辅导和教学实践三个部分组成,通常包括网络视频、参观企业、职业生涯讲座、模拟面试、课堂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任务激励式混合教学更注重情境式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任务为引导,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以现代职教体系学生为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为Ⅰ和Ⅱ,分别在大一上学期和大三下学期集中授课,但其对学生的影响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而作为授课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关注也是持续的,具体任务激励混合式教学实施如下[5、6]:

(1)职业生涯意识觉醒——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职业生涯意识觉醒是青年学生初入大学校园,通过本课程学习,引导对大学生活和自身发展规划有明晰思考,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理念,协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充盈大学生涯及后续理想择业、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教师依据现代职教体系学生生源特点、学情和课程任务,布置成长任务,激励他们用大学生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自己和所学专业。同时,混合利用好各类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发布人物访谈、学生干部座谈、校友讲座等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塑造生涯规划意识,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手段,唤醒学生对于大学四年规划的思考与讨论,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职业生涯自我探索——培养专业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和道德规范

学生初步树立理想信念,学会利用测评工具,自主探索自身的能力特点,拓展自己的职业兴趣,确立未来发展方向。这一阶段,现代职教体系学生已基本熟悉適应大学生活,对所学专业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一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呈上启下阶段。通过任务激励混合式教学手段,开拓学生专业学习的路径,增加学生企业参观、见习或者与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行业信息,获取自身对职场的感性认知;同时发布模块化任务,学习空间更加灵活化,在学生平时生活、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刻意去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跟踪学生,及时疏解学生在自我探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树立正面人格,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明确未来的职业定位,培养专业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和道德规范。

(3)职业生涯行动决策——找准未来定位,培育终身学习理念

职业生涯行动决策是大学生自我独立的重要体现。通过线上线下课程教学,教师对政府就创业政策和相关劳动法规、职场交际、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求职心理、职场信息收集及考研复习等方面详细阐述,为学生职业生涯行动决策提供理论基础。现代职教体系学生在临近大学毕业阶段会有一定的焦虑,这是由于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缺少社会经验引起的。因此,本课程更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需要的去设置课程任务,提升教学的时效和针对性,尤其是毕业前学业和就业问题要多维度做好帮扶,引导学生树立面对未来的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向前迈步,找准定位,科学决策,贵在行动,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4)职业生涯自我激励——直面未来,勇于前行、敢于攀登

职业生涯自我激励是大学生真正能面对未来挑战的内在基石。本课程从学习任务发布到教师持续激励,都是以塑造现代职教学生的健康心理为根本目的,课程贯穿大学生涯四年并对未来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就业、生活等压力下,自我激励、塑造信心,敢于克服困难;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下,自我激励、扛起责任,勇于踏出关键一步;在面对社会锤炼与大浪淘沙的残酷下,自我激励、无所畏惧,在职业生涯中永葆初心,奋勇向前,成为经得起时间和社会考验的人。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中,任务激励性混合教学模式能拓宽现代职教体系学生学习的时空域,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锻炼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完成任务和获得激励的循环中稳步前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对职业发展的自信心,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学效果明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一般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高职转段学生就创业精准帮扶机制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时代视域下高校榜样精神教育机制构建研究”(2019SJB400)和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专项课题“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创新研究”(KYY17511)的阶段性成果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翠苗.“多元参与、校企协同、社会开放”现代职教集团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7(36):25-28

[2]李妙妍.基于任务激励的Java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9(22):5092-5094

[3]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手册[Z]2013

[4]邱文棣.混合教学 道术统一:中职单片机课程“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0):55-57

[5]刘启玉,于欣,范良忠.基于任务激励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4):41-44

[6]岳柳,汤帮耀.“阶段化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7(03):74-77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