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金兰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1500)
金兰镇一养牛户于2020年9月底从山东省临沂市购买5~18月龄鲁西黄牛129头,价值85万元,因长途运输受寒,加之气候、水土、草料不适,一周内65头肉牛发病,出现感冒、肺炎、肠炎等病混合感染,已死亡2头。
病牛咳嗽、鼻孔一侧或两侧流浓鼻液、眼部少量分泌物,部分牛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流涎。
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肺部与胸腔。肺和胸膜轻度粘连,肺脏实变,呈菜花样,切面呈大理石样,有不规则坏死病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肾脏水肿;脑内积液,有脓性液体在脑右侧。
采集1头患病牛病变肺组织、肺门淋巴结、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各1份。
取病变肺组织与肺门淋巴结无菌研磨成匀浆后,与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反复冻融以用SDS-Protein K法提取DNA,以针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特异性引物SC1/SC2,对上述DNA样本进行PCR扩增[1],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未从送检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组织与肺门淋巴结中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特异性引物SC1/SC2未扩增到277bp目的条带,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核酸检出率为0(0/4),表明该牛未患牛传染性胸膜肺炎[2]。
图1 PCR核酸检测结果
取病变肺组织与肺门淋巴结无菌研磨成匀浆后,与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反复冻融以用SDS-Protein K法提取DNA,以针对牛支原体肺炎病原通用引物16SP1/16SP2,对上述DNA样本进行PCR扩增,结果见图2。
图2 PCR核酸检测结果
由图2可知,从送检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中以牛支原体肺炎病原通用引物16SP1/16SP2扩增到约1600bp目的条带,未从肺组织与肺门淋巴结中扩增到条带,牛支原体肺炎病原核酸检出率为50.0%(2/4),表明该病死牛已患牛支原体肺炎[3]。
从送检1头病死牛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组织与肺门淋巴结中未检测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核酸(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从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检测到牛支原体肺炎病原核酸,检出率为50.0%(2/4)。表明该病死牛已患牛支原体肺炎。
在治疗之前我们首先按2mg/kg体重用盐酸咪唑苯脲对全部牛进行驱虫,然后对发病的牛群进行分组治疗:
第一组病重的牛群使用氟苯尼考同时联用酒石酸泰乐菌素治疗。用法:每天上午和下午按20mg/kg体重肌注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混饮:每1g加水5kg,一日2次。两种药连用7d。治愈率达87%。
第二组病情较轻的牛群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用量:12mg/kg体重,混于病牛日粮中饲喂。效果:1周后咳嗽减轻,2周后咳嗽停止。
疑似牛支原体肺炎的要早诊断,早治疗。在牛群引进后立即进行全群治疗,能明显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用药时应使用足够剂量与疗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