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肉牛布病感染情况调查

2021-09-03 12:43:58赵胜杰刘光辉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种牛场次布病

赵胜杰,盛 敏,刘光辉,崔 沛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500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规定的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病牛及带菌牛是牛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对人和其他健康家畜危害极大[2]。本研究对河南省肉牛布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布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次调查共监测未免疫肉牛养殖场户226场次,检测血清样品7494份。其中: 种牛场21场次,检测样品714份;商品代牛场154场次,检测样品4858份;散养户51场次,检测样品1922份。

1.2 方法

布病抗体的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初检和试管凝集试验确诊的垂直试验策略,具体操作依照国家标准GB/T 18646-2018进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监测肉牛养殖场户226场次,检测肉牛血清样品7494份,其中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场群1个,阳性样品1份,整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1%和0.44%。

2.2 不同场群分布情况

种牛场和规模牛场中均未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样品,仅散养户有检出,其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5%和1.96%。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场群布病感染抗体检出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2020年河南省共监测肉牛养殖场户226场次,检测血清样品7494份,仅有1份阳性样品检出。本次调查检出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布病菌株主要以羊种布鲁氏菌为主,肉牛虽然可以感染,但可能性较低[3]。二是部分样品的溶血现象可能导致出现假阴性[4]。三是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实验特性及其在结果判定上的主观性可能导致假阴性的出现[5,6,7]。

本次调查中,种牛场和规模化牛场未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样品,这与其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高和布病净化工作的开展有关。仅散养户有布病感染抗体检出,可能与散养户养殖环境差、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低等有关。

本次调查显示,河南省肉牛布病感染抗体检出率较低,仅散养户有阳性样品检出。建议继续推进种畜场和规模场疫病净化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散养户的监测和指导,确保布病流行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猜你喜欢
种牛场次布病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防疫体系的建设
兽医导刊(2020年23期)2020-12-30 22:14:02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基于运行场次用时误差的载人设备故障预警可视化研究
排考场次分配方法及其SQL实现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1
布病防控知识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0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地铁观影指南
电影故事(2015年33期)2015-09-06 01:05:30
241 头澳大利亚种牛空降太原山西检验检疫局完成现场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