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科建设的三个样本

2021-09-03 01:21曹凯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4期
关键词:湘雅医院老年医学老年病

文/本刊记者 曹凯

老年医学发展要打破医院的围墙,把老年人群健康管理起来,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

继全科医学之后,卫生健康主管部门2019年再次提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设发展老年医学科。这也是当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公立医院科室建设的一个阶段性任务。

老年医学科的建设,在国内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学科建设标准规范更是最近10年左右的事情。由于老年患者需求增加,一部分综合医院的老年保健科室,逐渐转型为老年医学科,持续扩大科室规模,逐步扩大收治患者,推动国内老年医学的发展。

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不仅承担着临床诊疗,也承担起老年疾病研究和老年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成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骨干。《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特别走访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下简称“湘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3家医院,截取3家医院老年医学科发展的样本。

当前,一部分公立医院在筹建老年医学科的过程中,在资源配置、科室管理、发展路径上等关键问题上面临选择焦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走访的3家医院,在老年医学科发展探索上都有较长时间,逐渐形成一些共享经验可供借鉴。

李传昶湘雅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老年医学科的发展不能完全全科化,不能总是等着叫其他科室的专家来会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病科

李传昶:以专科化推动科室发展

湘雅医院老年病科建科可以追溯到1990年,现在面向普通老年患者全面开放。2013年,科室拿到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资质,获得政府和医院双重支持,学科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

科室主任李传昶教授,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湘雅医院从事心血管临床,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医生,也是原卫生部首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导师。

2004年,李传昶开始担任老年病科副主任,直到2020年初出任科室主任,持续跟踪老年心血管专科发展。自建科开始,老年心血管、老年神经内科是老年医学科较早设立的两大亚专科,如今各有一个单独病区,每个亚专科医生数量也都是十三四位。

随着科室业务发展,科室逐步增设呼吸、内分泌、老年综合、老年外科等亚专科。整个老年病科,包含国际医疗病区等在内共有9个病区,276张病床位,每年出院患者8000多人次,门诊量达到一年8万人次。

在部分综合医院里面,学科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老年医学科往往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李传昶强调,老年医学科需要夯实基础,做强自身服务能力。“老年医学科的发展不能完全全科化,不能总是等着叫其他科室的专家来会诊,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不能让患者把老年医学科当成康复、护理疗养科室”。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介入诊疗的心内科权威专家,李传昶指出,老年心内科也要跟医院心内科形成差异化发展,坚持突出老年特色的心内科发展方向。近年来,湘雅医院老年心内科在老年瓣膜病、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疾病诊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于老年患者需求增加,一部分综合医院的老年保健科室,逐渐转型为老年医学科。

同时,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健康服务需求,老年医学科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学科融合。“湘雅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过去一般都来自大内科,而不是在本科室内部成长起来的。老年病科招收的研究生,在本科室轮转3~5个月即可,剩下的时间全部都要到医院各个科室去轮转”。

尽管老年病科内部也有不同的亚专科,但是只在科室内部轮转并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首先做好一名医生,然后才是内科医生,最后才有可能做好一名老年医学科医生”。李传昶指出,尽管老年医学科中的心内、神内两大亚专科的实力不输部分三甲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但是年轻医生还是应该去本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轮转。

“老年医学科病种相对有限,有些疾病不到其他科室轮转,根本就见不到,不利于个人成长。比如,川崎病是儿科疾病,一般从儿童时期发病,延续到老年阶段,不到儿科轮转就见不着。”

“以前在心内科,对于肺部CT、头部CT、磁共振影像阅片并没有要求。到了老年病科,老年患者需求是全方位的,我自己也逐渐学习并掌握。”

同时,为了提升医学生对老年医学科的关注,他自己跟医院去争取,保证规培生在老年病科的轮转时长。按照当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设计,老年医学科在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未做要求。在一些医院,老年医学科轮转时间仅一两周,很容易被规培生忽视。

经过30多年发展,整个科室有70多位医生,其中高级职称有34个,博导7名,硕导12名。2016年,湘雅医院获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老年病科发展新起点,科室在复旦大学2019年度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中排名第7位。

目前,老年医学科尽管具备较强急危重症的诊疗能力,但是至今没有老年医学ICU,成为科室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正在向医院积极争取,等待医院根据全院重症医学发展的整体布局来进行协调”。

“另外,科室科研还存在短板,希望引进一批专职科研人才,实现临床与科研的协同发展。”李传昶最后指出。

陈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

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及在居家、社区、医院等不同环节的健康服务都需要连续。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

陈彪: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南门正对着的综合病房大楼,2017年才正式对外开放,就是老年医学部的临床楼。

走进这栋大楼,就会发现大厅墙上展示着“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国内目前仅有6家顶尖医院获此殊荣,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就是这一国家级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

实际上,宣武医院老年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早。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落地医院数十年之久;同时,医院也一直在政府规划中被视为“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龙头”。

2000年,陈彪回国在宣武医院工作,一直从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疾病的诊疗和研究工作,也致力于推动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发展。2004年,他一手组建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整合首医20余所医院的相关学科资源,并长期担任系主任。这是国内医学院校中第一个以老年医学为中心的专门科系。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2014年成立以来,他也一直担任科室主任。

在很多大型三甲医院,老年医学科相当于“院中院”,有相对独立的业务空间和相对独立医护团队;亚专科也是按照器官系统划分,模拟综合医院科室设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宣武医院老年医学部则采取立体化的发展模式。

首先,老年医学部下设独立的老年医学科,现有医生团队六七十人,面向老年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并承担老年医学人才培养任务。

其次,医院其他科室建立“老年医学小组”,开展老年患者的专科疾病诊治和研究,也会跟老年医学科组成多学科管理团队。医院优势特色学科,还成立独立的老年认知障碍、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疾病和心脑血管共病研究型病房。

另外,医院还组建跨学科的老年医学特色融合平台。比如,高龄外科围手术期评估和管理中心、高龄外科研究型病房、老年多重用药管理平台等。

陈彪指出,这种结合“管人”和“管病”的交叉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宣武医院“老年医学”和“神经科学”的学科特色优势。而且,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则围绕老年重大慢性疾病防控、老年共病防治及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等关键问题,牵头建立了24个专科专病联盟,覆盖全国,整合资源,开展大量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老年人群需要连续的健康管理,而不单单是疾病管理。

2015年3月的苹果公司全球发布会上,苹果与全球多家医院研究团队合作推出了医学研究平台ResearchKit,特别是推介了一款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管理的mPower APP。宣武医院则是中国国内参与这一应用开发中的唯一合作单位。这一事件,也让更多人看到智能技术、可穿戴设备在类似帕金森病等老年疾病管理中的价值。

“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身体功能由于持续不断衰退,会出现一些老年综合征,尽管并非疾病,但是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老年人一旦生病,往往会多病共存,甚至长期伴有失能和残疾。”陈彪特别强调,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以提升其生活质量;同时,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乃至临终关怀需要连续,老年人在居家、社区、医院等不同环节的健康服务也需要连续。

不过,老年患者虽然有这样的需求,但是当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大型医疗机构为重心,以治病为中心,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同时,基层社区医疗资源比较薄弱,无法获得患者信任,无法跟大型医院形成健康管理闭环。

以帕金森病为例,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病率约为1.7%~2%,由于专家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帕金森病知晓率和确诊率偏低,诊断时间延迟,确诊患者则缺乏连续管理。

宣武医院是全球最大的帕金森疾病临床诊疗中心,每年确诊数万名患者,也有一流的医护团队,在帕金森病诊疗和管理中仍有潜力可挖。陈彪希望打破医疗机构围墙的束缚,将更多帕金森患者管理起来。

一方面,依托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彪积极推动帕金森病联盟的建立,帮助各地医院培训更多专科医生,最终提高帕金森病知晓率和确诊率。

另一方面,他也尝试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将更多专科医生串联起来,也将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连接起来,希望超越时空地理障碍,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唐山市工人医院老年病二科

黄炜:专业融合发展

“2007年,我跟老年病一科主任一起,跟医院申请,要求医院给科室更名,改成如今的老年病科。”唐山市工人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黄炜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更名之后,新科室的工作重心就从医疗保健转向老年医学。

当时,由于全社会医疗需求的释放,医院各个科室接诊的患者都越来越多。其他科室发展欣欣向荣,老年病科也要与时俱进。2007年才刚刚上任不久的黄炜,就提出了改名。

黄炜1994年被分配到工人医院工作,最初在中西医结合科工作过,通过进修和考研,转攻风湿免疫。

科室更名之初,仅有4名医生,更像是一个大会诊专科,“接诊患者有需要,再去找心内科、神经科、呼吸科等不同科室来会诊”。黄炜指出,“神经内科主任当时跟我说,老年病科要发展到有人请你们会诊,就行了”。

2007年,老年病二科将床位从30多张扩展到58张,并逐年扩充科室医护团队。同时,她还鼓励医生多出门诊,科室门诊数量从1个逐步增加到现在的3个。

经过多年发展,老年病二科现有医生13名,心内科医生3名,神经内科医生2名,呼吸科医生2名,消化科医生2名,肾内科医生1名,内分泌医生1名,风湿免疫科医生1名,变态科医生1名,其中心理咨询师资质医生2名,基本涵盖老年患者需要的主要学科。而且,整个医生团队,70%以上都是硕士,还有1位博士,2位在读博士,现在基本上不需要邀请其他科室来会诊。

而且,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全科医学的政策,医院还从老年病二科分出去一部分医生,组建全科医学团队。

同时,由于黄炜还担任着医院康复医院的副院长、中医科的主任,将中医科医护团队也吸纳进来,跟老年病二科团队一起工作,让中医的针灸、中医药也渗透到老年科,服务患者,开展患者早期床旁神经、心肺康复。

同时,在她的努力下,老年病二科牵头组建唐山市老年医学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包括周边32家医院的老年医学科,未来还将逐步延伸,树立科室在当地老年医学领域的带头引领作用。

医保支付要考虑老年医学科的特殊情况,患者不仅普遍年龄偏高,往往还伴随失能失聪。

为了推动学科快速发展,黄炜也曾经想过设置一些亚专科,还去参观过一些大型三甲医院。最终,她并没有选择按照器官系统继续细分亚专科。这样传统的发展模式在她看来并不符合老年患者需求,也不符合老年医学特点。

“跟别的学科不一样,老年医学关注的是老年患者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这就需要医生个人全面综合的发展,也需要团队更加密切的 协作。”

在科室每位医生发展自身专业的同时,科室一直坚持每周五的科室全体学习,由团队里的医生轮流主持。同时,她还积极争取医院支持,先后将8名医生派出去培训学习,都拿到老年医生的资质。不过,由于河北老年医学专业职称评审渠道暂时没有打开,无法按照老年医学专业晋升。

“下一步,我们希望争取医院支持,建立亚监护室,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黄炜继续补充,“科室不同亚专科的人员比较齐备,未来希望跟康复、营养、药学、心理科合作,开展MDT综合诊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医学医护的人才缺口非常大,学科发展还需要政策扶持。黄炜强调,老年综合评估的定价和收费问题,应该逐步解决;同时,由于老年住院患者往往多病共存,甚至伴有失能,住院时间也偏长,医保DRG/DIP付费模式下老年医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黄炜唐山市工人医院老年病二科主任

老年医学关注的是老年患者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这就需要医生个人全面综合的发展,也需要团队更加密切的协作。

猜你喜欢
湘雅医院老年医学老年病
《老年医学研究》采编系统开通公告
湖北设立老年医学中心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病人PICC围置管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战”疫”一线:“协和”里的“湘雅”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